《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异地改造建设项目氯霉素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公示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6.30
浏览:27644 次
前 言 1.1 建设项目特点 本项目为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异地改造建设项目氯霉素建设工程,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园区,由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4341万元开发建设。氯霉素属广谱抑菌抗生素,是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特效药物之一
前 言
1.1建设项目特点
本项目为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异地改造建设项目氯霉素建设工程,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园区,由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4341万元开发建设。氯霉素属广谱抑菌抗生素,是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特效药物之一,其次用于敏感微可作用于细菌核糖核蛋白体的50S亚基,而阻挠蛋白质的合成,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生物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本项目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氯霉素及中间体产品,年产氯霉素440吨。
本项目的建设将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废水、噪声以及固体废物,为使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污染尽可能避免和削减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减缓和防范周围环境可能对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等有关规定及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2环评工作过程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委托辽宁省环境规划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现场踏勘,向项目负责人了解该项目的建设过程和排污情况,调查基地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污染源调查、资料收集等工作。
1.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来源于生产车间排放的废气;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车间冲洗水;噪声来自于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固体废物主要为生产固废;环境风险主要为有毒物质泄漏。废气经过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生产废水和车间冲洗水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管网;通过设备选型、安装消声隔声装置、合理布局等措施降低噪声污染;固体废物经分类处理后集中处理;通过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在加强风险管理的条件下,可以降低项目环境风险的影响。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
1.4评价结论
通过本次环评工作的开展,得出的结论是: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通过在营运期采取废气处理设施、消声隔声装置等环保措施后,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将被有效控制,项目建设社会效益良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可行。
1总则
1.1编制依据
1.1.1国家、地方法律法规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
l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6.1;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4.24;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l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2005.11.1;
l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l 国家环境保护部等,环发[2016]1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6;
l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6;
l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3;
l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2.22;
l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l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环评(2016)150号《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6.10
l 国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4]30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2014.3
l 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l 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的公告,2015年第17号;
l 环境保护部《制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2016.12.24
l 环境保护部,《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公告 2012年 第18号) ;
l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环发[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l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
l 环境保护部《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2010.1;
l 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2014.01.01;
l 环境保护部,第31号《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13.5.24;
l 环境保护部,环发[2014]177号关于印发《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
l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9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l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2015.4;
l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2013.9;
l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2016.5
l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55号《辽宁省禁止提取地下水规定》2011.3.3;
l 辽宁省政府,《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11.4.1;
l 辽宁省政府,《辽宁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辽政办发(2016)76号;
l 辽宁省政府令第283号《辽宁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l 辽宁省政府令第134号《辽宁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l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辽环发[2015]17号关于贯彻执行《环保部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l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文件,《辽环发[2015]37号关于印发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的通知》;
l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辽环发[2016]8号《关于印发<辽宁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办法>的通知》;
l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辽宁省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l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管理意见的批复》,沈政【2000】15号文件,2000年2月29日;
l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沈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管理意见的批复》,沈政【2000】30号文件,2000年3月27日;
l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沈阳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方案的批复》沈政【2003】17号文件,2003年2月25日;
l 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2015年12月。
1.1.2环境保护行业规范规范
l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016.12;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行业标准HJ611-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制药建设项目》;
1.1.3本项目有关文件与资料
l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异地改造建设项目氯霉素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6.11;
l 《沈阳化学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2015.12;
l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异地改造建设项目氯霉素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沈阳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设计有限公司,2016.8;
l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2评价工作原则
(1)本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要求,以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为重点,力争做到评价工作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真实客观,最终得出的评价结论明确可信,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固废、噪声等进行详细分析,给出污染流程;切实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分析稳定排放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本项目生产废水进入总厂区的污水处理站高浓度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出水水质执行废水排放执行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进水水质标准,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因此,本报告仅进行依托的东药厂区内污水处理厂、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依托处理及达标排放可行性分析,不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4)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环境风险评价的有关文件精神,做好本项目的环境风险事故的预测、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1.3评价等级和重点
1.3.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HJ/T2.3-1993,HJ2.4-2009)中有关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原则,结合本项目特点,本次工作对各专题评价等级确定如下: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经筛选,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氯苯、甲醇、异丙醇、溴化氢、非甲烷总烃,以有环境质量标准的甲醇、非甲烷总烃作为因子,根据导则推荐的SCREEN3模式,计算其各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
i及各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
10%,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 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
3;
—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
3;
—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最远距离。
计算结果见表1-1,各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
i,见表1-2。
表1-1 污染物地面浓度预测一览表
污染物 |
Ci
mg/m3 |
C0i
mg/m3 |
Pi % |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
评价
等级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甲醇 |
0.0005671 |
3.0 |
0.02 |
Pi≥80%,且D10%≥5km |
其他 |
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
三级 |
非甲烷总烃 |
0.02677 |
2.0 |
1.34 |
由上表可判定,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项目废水经管线收集后送至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出水达到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处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表2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规定,并结合本项目营运期污水的排放情况,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低于三级,仅对废水进行简单环境影响分析,不对地表水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
(3)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建设项目行业分类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①建设项目行业分类
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本项目属于I类项目。
②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根据现场踏查,建设项目所在的园区附近曾存在居民饮用水水井,但居民搬迁后已不作为饮用水源,根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属于不敏感。
根据上述两个方面评价结果,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确定本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
表1-3 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
项目类别
环境敏感程度 |
I类项目 |
Ⅱ类项目 |
Ⅲ类项目 |
敏感 |
一 |
一 |
二 |
较敏感 |
一 |
二 |
三 |
不敏感 |
二 |
三 |
三 |
(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根据HJ2.4-2009规定,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其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3类标准地区。本项目实施前后公司厂界噪声值增高量在3dB(A)以内。因此,本项目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3.2评价工作重点
本次环评的重点专题为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及环境风险评价专题。
1.4评价范围及评价因子筛选
1.4.1评价范围
本评价各专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确定如下: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本项目车间为中心,直径为5km的圆形区域(具体见图1-1)。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公司污水总排口及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
(3)根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化工园区的影响,适当扩大评价区域面积,评价区面积约为42km
2。具体评价范围:以拟建厂区为中心,北界大牤牛~后马村;南界岳家村~马贝村,西界至岳家村,东界至大青村~西胜村一线
(3)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公司厂界。
1.4.2评价因子筛选
通过对本项目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物排放分析,并结合同类工程的环境影响类比调查,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要素筛选见表1-3。
表1-3 环境影响筛选距阵
环境要素 |
空气环境 |
水环境 |
声环境 |
社会环境 |
运
行
期 |
废气 |
● |
|
|
|
废水 |
|
● |
|
|
固废 |
● |
● |
|
|
噪声 |
|
|
● |
|
环境风险 |
● |
● |
● |
● |
工程建成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 |
|
|
|
○ |
注:○正影响;●负影响。
根据筛选结果确定本项目的评价内容及评价因子见表1-4。
表1-4 评价内容及评价因子
序号 |
评价专题 |
评价要素 |
评价因子 |
1 |
污染源分析与评价 |
废水 |
pH、CODCr、氨氮、甲醇、甲醛、Cl-; |
废气 |
有组织排放:HBr、氯苯、异丙醇、甲醇、非甲烷总烃
无组织排放:HBr、氯苯、异丙醇、甲醇、甲醛、非甲烷总烃 |
固体废物 |
工业固体废物 |
噪声 |
等效声级LAeq |
2 |
环境影响
评价 |
环境空气 |
现状调查:常规因子:PM10、SO2、NOx,特征因子:甲醇、氯苯、非甲烷总烃,共7项;
预测评价:有组织排放因子:甲醇、氯苯、溴化氢、非甲烷总烃,共6项;
无组织排放因子:甲醇、氯苯、溴化氢、甲醛、非甲烷总烃,共5项。 |
地表水 |
预测评价:pH、CODCr、氨氮、甲醇、Cl-,共5项。 |
地下水 |
预测评价:COD、氨氮 |
3 |
环境风险
评价 |
环境空气 |
甲醛、CO |
1.5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1.5.1污染控制目标
基于本项目污染物产生情况以及环境影响问题,并根据评价区内环境功能区的要求,确定本项目污染控制的目标。
从总体上说,本项目总体污染控制目标是:
——做到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
——确保项目实施后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双达标”目标;
——采取有效的事故安全防范及应急措施,使本工程的环境风险降低至最小。
污染控制目标具体如下:
(1)废气污染控制目标
对于本项目排放的甲醇、溴化氢、氯苯、非甲烷总烃等污染物,要充分作好治理措施论证,力争采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且经济的治理措施,并要加大回收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确保废气中污染物达标排放。
(2)废水污染控制目标
按照“一水多用、节约用水”的原则,做好用排水平衡分析,确保本项目排放的废水水质满足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的进水水质要求。
(3)噪声污染控制目标
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4)固体废物控制目标
采取有效的回收措施,使固体废物达到最有效的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量,同时做好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5)事故风险污染控制目标
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及监管措施,杜绝事故性排放废气、废水,影响周围居民的非正常情况发生。
1.5.2环境保护目标
(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周围主要为园区内的企业、工业用地以及农村居民区,林台村、后马村、大牤牛和二牤牛已搬迁,项目评价范围内共3处敏感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见下表1-5-1。
表1-5-1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序号 |
保护目标 |
相对
方位 |
距源点最近距离(km) |
人
数(人) |
环境功能区划 |
执行标准 |
1 |
前马村(拆迁中) |
E |
0.46 |
355 |
二级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
2 |
三牤牛(拆迁中) |
N |
1.54 |
648 |
3 |
岳家村(拆迁中) |
SW |
2.12 |
1357 |
(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为浑蒲灌渠,列为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下表1-5-2。
表1-5-2 项目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
河道名称 |
方位 |
距离(km) |
执行标准 |
1 |
浑蒲灌渠 |
W |
0.59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标准 |
图例
—项目所在地
—评价范围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地下水保护目标
— 地下水流向
|
图1-1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图
(3)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区无城镇供水水源地,仅部分村屯,如三牤牛、前马、岳家村等集中或分散开采地下水,作为农业灌溉水源。因此上述村屯中处于厂区下游的岳家村地下水井即为本次评价的地下水保护目标。
1.6评价标准
1.6.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
常规污染物SO
2、PM
10及NO
X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甲醇、甲醛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最高允许浓度限值, 非甲烷总烃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标准限值。详见表1-6。
表1-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序号 |
项目 |
污染物的浓度限值(mg/m3) |
备注 |
一次值 |
小时平均值 |
日平均值 |
1 |
SO2 |
- |
0.50 |
0.15 |
GB3095-2012 |
2 |
PM10 |
- |
- |
0.15 |
3 |
NOX |
- |
0.25 |
0.10 |
4 |
甲醇 |
3.00 |
- |
1.00 |
参照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的最高容许浓度 |
5 |
甲醛 |
0.05 |
|
|
6 |
非甲烷总烃 |
- |
2.0 |
- |
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P244 |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浑河沈阳市区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细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具体指标见表1-7。
表1-7 地表水水质标准一览表 单位:mg/L(pH除外)
污染物名称 |
Ⅳ类浓度限值 |
Ⅴ类浓度限值 |
pH |
6-9 |
6-9 |
COD |
≤30 |
≤40 |
BOD5 |
≤6 |
≤10 |
NH3-N |
≤1.5 |
≤2.0 |
TP |
≤0.3 |
≤0.4 |
TN |
≤1.5 |
≤2.0 |
硫化物 |
≤0.5 |
≤1.0 |
氯化物 |
≤250 |
≤250 |
(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苯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执行,具体见表1-8。
表1-8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序号 |
项目 |
标准值 |
序号 |
项目 |
标准值 |
1 |
氨氮 |
≤0.2 |
11 |
铬 |
≤0.05 |
2 |
氯化物 |
≤250 |
12 |
砷 |
≤0.05 |
3 |
硫酸盐 |
≤250 |
13 |
汞 |
≤0.001 |
4 |
硝酸盐 |
≤20 |
14 |
镍 |
≤0.05 |
5 |
亚硝酸盐 |
≤0.02 |
15 |
总硬度 |
≤450 |
6 |
氟化物 |
≤1.0 |
16 |
溶解性总固体 |
≤1000 |
7 |
锌 |
≤1.0 |
17 |
pH值 |
6.5-8.5 |
8 |
铜 |
≤1.0 |
18 |
苯 |
0.01 |
9 |
铅 |
≤0.05 |
19 |
氰化物 |
≤0.05 |
10 |
镉 |
≤0.01 |
|
|
|
(4)声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声环境3类功能区所对应的标准值,等效声级LeqdB(A),昼间65,夜间55。
(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具体见表1-9。
表1-9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单位:mg/kg
项目 |
pH |
铬 |
汞 |
铅 |
镉 |
铜 |
镍 |
锌 |
三级 |
>6.5 |
≤300 |
≤1.5 |
≤500 |
≤1.0 |
≤400 |
≤200 |
≤500 |
1.6.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排放标准
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二级标准,详见表1-10。
表1-10 工艺废气排放标准值
污染物
名称 |
最高允许
排放浓度
(mg/m3) |
排气筒高度(m) |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 |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 |
标准来源 |
监控点 |
浓度(mg/m3) |
氯苯 |
100 |
27 |
2.0 |
周界外最高浓度点 |
0.40 |
GB16297-1996 |
甲醇 |
190 |
27 |
22.9 |
12 |
非甲烷总烃 |
— |
27 |
42.2 |
厂界 |
4.0 |
注:*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内插法计算。
(2)废水排放标准
本项目污水经总厂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根据《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企业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有毒污染物总镉、烷基汞、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总汞在本标准规定的监控位置执行相应的排放限值;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由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能力商定或执行相关标准”。
因此,废水排放应执行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的设计进水水质标准,同时应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表2中标准限值。具体见表1-10。
表1-10 废水排放标准 单位: mg/L(除pH外)
序号 |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
DB21/1627-2008表2标准 |
污水厂进水水质标准 |
本项目采用限值 |
备注 |
1 |
pH值 |
6~9 |
/ |
6~9 |
以企业总排放口计 |
2 |
COD |
300 |
300 |
300 |
3 |
BOD5 |
250 |
150 |
150 |
4 |
SS |
300 |
200 |
200 |
5 |
氨氮 |
30 |
30 |
30 |
6 |
甲醇 |
15.0 |
/ |
15.0 |
7 |
氯化物(以Cl-计) |
1000 |
/ |
1000 |
(3)噪声
本项目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厂界外声环境3类功能区所对应的标准值,即昼间65dB(A),夜间55 dB(A)。
(4)固体废物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2016.6;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公告2013年36号)。
1.7产业政策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鼓励类
十三条
医药类中第1项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开发与生产”、 第8项为“基本药物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及降低成本”,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2区域环境概况
2.1自然环境概况
(1)地理位置
沈阳化学工业区位于沈阳市西部、沈西工业走廊的东北端,占地30km
2,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战略重点。园区东起规划路(沙岭镇南部低洼水面以西),西至小高花堡,北靠开发大道(京沈高速公路以南1000~1700m处),南到铁西区界及沈盘公路以北850~1200m处。
本项目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化学工业园区,厂址东侧紧邻细河九北街,南侧为空地,西面为铁路,北面紧邻沈西六东路。
本项目地理位置见2-1。
2.2地理位置
沈阳化学工业区位于沈阳市西部、沈西工业走廊的东北端,占地30km2,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战略重点。园区东起规划路(沙岭镇南部低洼水面以西),西至小高花堡,北靠开发大道(京沈高速公路以南1000~1700m处),南到铁西区界及沈盘公路以北850~1200m处。
本项目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化学工业园区,厂址东侧紧邻细河九北街,南侧为空地,西面为铁路,北面紧邻沈西六东路。
2.3自然环境概况
2.3.1地形地貌
评价区所处地貌单元的成因类型主要为浑河冲积漫滩,地形平坦开阔,由北东向南西微倾斜,地面标高30.6-28.0m,局部在林台村西南有砂丘分布。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冲积、冲洪积亚粘土及砂砾石组成。厂址及周边地面标高在28.93~29.13m之间。
2.3.2工程地质条件
1、区域地质构造
根据《辽宁省区域地质志》调查评价区所处地质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I)~胶辽台隆(I11)~铁岭-靖宇台拱(I11)~汎河凹陷西侧,受华夏式、新华夏式构造体系控制。古老基底太古化混合花岗岩,太古代末郯庐断裂系断裂活动控制着地质发展历史,形成北北东-北东向的隆起和凹陷,构成了老第三纪裂谷,新生了大民屯凹陷区。上覆地层受构造控制,在断陷部接受沉积,陆相碎屑沉积富含有机物质。
新构造运动是现代的内动力地质作用,由新第三纪至第四纪主要表现为升降运动,它控制着地貌骨架和第四纪地貌形成。区内新构造运动表现沿袭老构造体系的均匀沉降,渐新世喜山运动之后,进水入整体坳陷阶段,在下沉过程中间歇性非常明显,出现三个相对静止时期,形成三个埋藏叠置的冲洪积扇,表现为沉积厚度的不等和颗粒组合
图2-1 项目地理位置图
的变化,对地层的沉积韵律也起控制作用。辽宁省构造分区图见图2-2,下辽河平原基底构造略图见图2-3。
图2-2 辽宁省构造分区图
2、区域地震
据史料记载,沈阳地区历史上仅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即1765年5.5级地震;抚顺地区历史上发生过一次破坏性地震,即1496年东州地区5-6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调查评价区所在地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q,相对地震裂度为7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图2-3 下辽河平原基底构造略图
3、区域地层岩性
评价区及其周边全部被第四纪地层所覆盖,自东而西地形由高而低,堆积物由薄而厚,颗粒由粗而细,粘性土所占比例由低而高,结构由简单而复杂,沉积韵律由不显著而显著,在水平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第四纪地层的形成主要受气候条件、新构造运动的强弱和基底构造状态所控制,其成因类型复杂,岩相变化大、地层发育齐全是第四纪地层的显著特点,现由老到新概述如下。
1)中下更新统(Q
1+2gl)
其成因为冰川沉积和冲洪积,颜色以灰黄、黄褐色为主,夹灰白色、灰绿色、黑色等杂色。岩性主要为砂砾石,内混有粘性土,结构较紧密,岩芯呈柱状,为半胶结状态。其顶部有一层较稳定的粘性土,厚2-5m,中间亦夹有粘性土夹层或淤泥透镜体,水平方向上岩相变化较大。埋深50-65m,厚度30-50m。
2)上更新统(Q
32al-pl)
其成因主要为冲洪积,包括个别的冲积和湖积成因,岩性上部主要为黄色、黄褐色冲洪积、冲积粘性土,砂砾石层;下部为灰色、棕黄色冲洪积砂砾卵石,结构较紧密,顶部有一层粘性土,中间亦夹有粘性土夹层。含水层埋深5-20m,厚30-60m。
3)全新统(Q
41al)
全新统沉积广泛,成因与岩相比较简单,主要为冲积成因,组成河流高漫滩和低漫滩,河床内岩性以砂砾卵石为主。高漫滩内地表岩性主要为黄色、浅灰色亚砂土、亚粘土。下部为砂砾石层,其特点是结构松散,厚度和层底埋深为20m左右。本层的结构和岩性特征在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与下伏地层一致,由东向西粘性土比例加大,结构逐渐复杂。
4、拟建场址及周围地层岩性
通过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工作中的地质、水文地质综合性勘察,结合区域性资料,查明拟建场区的地层结构、地层岩性和工程地质特征,现分别按地层由上而下作如下描述:
拟建场区0-25m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粉质粘土、中砂、粗砂、砾砂等组成,具体地层由上至下为:
①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褐色,土质不均,具铁锰质结核,该层在表层0.5m左右为耕土。该层分布连续,层厚2.5~3.9m。
①1粉质粘土:灰褐色。该层在场地南侧局部分布,层厚0.3~0.6m。
②中砂:黄褐色~灰褐色,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亚角形,均粒结构,级配一般,饱和,稍密。该层分布连续,层厚0.9~4.9m。
③粗砂:黄褐色~灰褐色,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亚角形,混粒结构,级配较好,含少量圆砾,饱和,中密。该层分布连续,层厚1.5~5.4m。
④砾砂:黄褐色~灰褐色,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颗粒呈亚角形,混粒结构,级配较好,饱和,密实,在场地西侧局部夹粘性土薄层。该层分布连续,层厚1.1~3.4m。
④1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褐色,土质不均,含铁锰质结核。该层分布不连续,呈薄层赋存于④砾砂层中,层厚0.3~0.6m。
⑤粗砂:黄褐色~灰褐色,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棱角形,混粒结构,级配一般,饱和,密实。该层分布连续,层厚8.2~10.9m。
⑤1砾砂:黄褐色~灰褐色,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颗粒呈亚角形,混粒结构,级配较好,饱和,密实。该层仅在208#钻孔可见,层厚2.3m。
⑥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褐色,土质均匀。该层分布连续,在钻孔深度25.0m范围内未穿透该层,揭露该层最大厚度2.7m。
上述地层的分布、埋藏深度及厚度等详见图2-4-1、2-4-2。
图2-4-1 厂区地质剖面图
图2-4-2 厂区地质剖面图
2.3.3水文地质
评价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为浑河漫滩。区内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埋藏较浅,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为区内的主要含水层,其下伏第三系河湖相沉积的砂岩、泥岩互层,富水性较弱,可视为底部隔水层。具体情况可见2.5.2章节。
2.3.4气候条件
该区地处中纬度北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1℃;采暖期平均气温-5.2℃。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11.3℃);非采暖期平均气温17.7℃,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24.1℃)。年降水量706.3mm,多集中在7、8两月,并以7月份的平均降水量为最大(168.4mm)。采暖期各月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并以1月份为最少(7.0mm)。
年平均气压1011.17hPa;采暖期平均气压1019.1hPa;1月份平均气压最高1021.2 hPa;非采暖期平均气压1005.5 hPa,其中7月份平均气压最低998.9 hPa.。
年平均相对湿度64.09%,采暖期平均相对湿度较小57.8%,并以3、4月份最小52.0%;非采暖期平均相对湿度66.6%,并以7、8月份为最大78.0%。
年平均风速2.9m/s,其中该地区冬季平均风速最小,为2.48m/s。春季平均风速最大,为3.96m/s。
该地区春季最多风向为S,其频率为12.91%,次多风向为SSW,其频率为12.09%,静风频率为0.63%。该地区夏季最多风向为S,其频率为13.22%,次多风向为SSW,其频率为12.55%,静风频率为1.27%。该地区秋季最多风向为NNE,其频率为12.04%,次多风向为SE,其频率为10.76%,静风频率为1.74%。该地区冬季最多风向为SE,其频率为12.92%,次多风向为SSE,其频率为11.57%,静风频率为2.55%。全年最多风向为S,其频率为10.82%,次多风向为SSE,其频率为10.63%,静风频率为1.54%。
2.3.5地表水系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主要有浑河和细河。
浑河发源于辽宁省清原县长白山支脉的滚马岭,流经清原县、抚顺市、沈阳市、海城市与太子河汇合后形成大辽河,于营口市入渤海。浑河全长415km,流域面积为1148km
2。浑河在上游接纳抚顺市的城市污水后,于沈阳市东陵区晓仁镜村入沈阳境内,流经东陵区、市区南部、于洪区、辽中县,浑河沈阳段长172.6km,主要支流有汪家河、满堂河、杨官河、白塔堡河、蒲河等天然河及细河、南运河、新开河等人工河渠。浑河受大伙房水库放流影响,每年4~9月大伙房水库放水,平均流量7~10m
3/s。
细河为浑河的一条支流,全长78.4km,起源于沈山铁路揽军屯西,于辽中县黄腊坨子汇入浑河,主要功能为接纳沈阳市北部、西部地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量为70×10
4m
3/d。细河在化学工业区的南面由东北向西南流过,距化学工业区最近距离为1.0km。
2.4相关规划
根据《沈阳化学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015年12月)及沈阳市环保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关于沈阳化学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主要规划内容如下。
2.4.1规划范围及时限
(1)规划范围
沈阳化学工业区规划范围为北起开发大道,南到沈西五中路和沈西九东路,东至四环路,西到细河二十三北街。本规划园区东西长约12.7km,南北宽约3.5km,总占地面积为30.8km
2。
(2)规划时限
结合规划园区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土地开发进度,并鉴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实际状况,为保证规划的时效性,规划时限确定为2015-2020年。
2.4.2产业发展目标
规划确定了6个产业版块,分别为基础原材料、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橡胶加工、制药、涂料。
2.4.3供排水规划
1、供水规划
园区建成后,新鲜水总用量5333m
3/h。根据《沈阳市铁西新城总体规划》,九水厂现状规模10万m
3/d,规划规模15万m
3/d;另外,规划建设10万m
3/d的配水厂一座。通过九水厂扩建和配水厂建设,可以满足园区用水需求。
2、排水工程规划
(1)污水处理及回用设施规划
根据《沈阳市铁西新城总体规划》,拟通过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满足沈阳化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需要。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的处理程度达到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但需配套建设中水回用设施,使园区中水回用率不低于50%。中水水质可按《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规定的中水作为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指标控制。
(2)排水系统规划
根据污水性质的不同,沈阳化学工业园区排水系统分为有机废水收集系统、雨水系统、达标尾水排放系统和事故废水收集系统。
①有机废水收集系统
有机废水主要包括园区内生活污水、各工艺装置排放有机废水、地坪冲洗水、初期污染雨水等。
有机废水达到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接管标准后,经管网收集后送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回用。
②雨水系统
规划区的排水系统均采取雨污分流方式,未受污染的雨水通过区内的雨水管道汇集后排入浑蒲灌渠。
雨水排除采用地面与雨水管道相结合的方式,雨水管道沿主要道路布置在道路两侧,管道结合地面坡度沿规划道路敷设,采用重力流排除雨水。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超过Φ2000的管道采用矩形暗沟。
③达标尾水排放系统
园区污水处理及回用设施的达标尾水经监测池监测达标后,集中排至细河。园区只设一个集中废水排放口,不允许企业自设排污口。
④事故废水收集系统
园区内大部分企业均建有事故水池,防止事故状态下废水排至周边水体环境。园区目前事故水池由各企业单独建设,且之间没有管道联通,事故发生时,不能做到共享,造成了土地、资金浪费。建议园区统一建设事故水池或者企业共建事故水池。
考虑浑蒲灌渠在沈阳化学工业园区中部沿东北-西南方向穿过。作为沈阳西部农田灌溉的主灌渠,园区建设可能对其灌渠的水质造成影响,特别是发生事故时,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流入灌渠,对灌渠下游农田和土壤造成污染,同时也会污染地下水。而地下水或土壤一旦被污染,修复难度大,周期长,带来的损失巨大。建议:
为保证沈阳西部农田灌溉用水的需求,避免沈阳化学工业园区建设可能对农业生产及地下水产生污染,应对浑蒲灌渠进行改线。
现有的浑蒲灌渠可作为园区的景观水系,经过防渗处理,可发挥其容量大的特点作为区域风险事故池。
2.4.4供热规划
(1)供热规划
根据规划区所需热负荷大小及供热半径分布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园区规划项目所需热负荷大部分为中低压蒸汽负荷,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从提高整个园区的供热效率及经济效益出发,在园区西部规划建设一座自备热电站,热电站建设分期进行,并留有扩建余地。
新建热电站与沈西热电厂将联合为化工园区供热,其中沈西热电厂主要为园区东部现有项目供热。
新建热电站分期建设3台480t/h燃煤锅炉,配套2台CB50 -8.83/4.0/1.0抽背机组。锅炉产生的9.8MPa的高压蒸汽进入抽背式汽轮机组,抽背出工艺及公用工程所需要中低压蒸汽,同时产生可利用电量90MW。
(2)供热管网规划
沈阳化学工业园区高中低压蒸汽管网有三个等级:9.8MPa、4.0MPa、1.0MPa及以下。
各生产装置所需的高中低压蒸汽,由园区公用热力管网统一供应。蒸汽管线采用沿地上工业管廊架设,各热用户回收的蒸汽冷凝液由管网统一收集并换回动力站进行处理后再使用。
国电沈阳热电有限公司沈西热电厂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浑河二十街26号,由中国国电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全额投资,经批准于2008年8月正式组建。沈西热电厂已经办理了环评手续并取得了环评批复 (环审[2008]586号),2013年,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以辽环管函[2013]54号批准试生产,并通过验收监测,现已正常运行。现有锅炉2×1125t/h,单台机组抽气量220t/h,供汽参数:压力0.8-0.9MPa,温度260℃。现有供汽规模:蒸汽用户75家,最大供汽规模210t/h,两台机组剩余供汽规模230t/h。本项目最大供汽需求3.6t/h,因此,国电沈阳热电有限公司沈西热电厂剩余供汽规模能够满足本项目供汽需求。
2.4.5供电规划
(1)供电设施规划
目前,在园区东侧建设一座220KV东胜变电站,电压等级为220/66KV,主变总容量为540MVA;园区南侧规划建设一座220KV高花变电站,电压等级为220/66KV,主变总容量为720MVA,从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角度,本次规划66KV外电源引自该两座变电站。
根据园区现有及规划项目用电负荷的需要,在规划园区内现有的66KV变电站基础上,再分期建设四至五座66KV降压变电站,电压等级为66/10KV,规模分别为两台50000KVA主变压器。变电站66KV侧母线分别引自220KV东胜变及高花变,同时与园区内规划热电站发电机经升压后的66KV侧出线并网运行。
现有及规划的66KV变电站将来作为整个沈阳市化学工业园区的主供电源点,向园区内近远期建设项目提供10kV等级供电线路。届时,在园区内规划建设数个10kV开关站及相应中低压变配电设施即可满足园区内近远期建设项目高低压用电负荷的需要。
规划10KV以下中低压供电线路沿园区规划的工业管廊架空敷设,无管廊处沿道路埋地敷设,化工区内66KV以上高压线路沿道路埋地或架空敷设。
(2)工业园区内电网规划
园区内供电电压等级主要为66/10/0.4kV。
考虑到化工生产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基本属于二级用电负荷,园区内各用户均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方式。各中低压用户根据需要分别建设10/0.4kV车间变电所。
高压走廊控制宽度66KV线路为20米,66KV高压走廊基本于规划建成区外围布置。
2.4.6道路及交通体系规划
1、对外运输系统规划
园区对外交通规划应处理好过境交通与园区道路之间的道路衔接问题,使过境交通快捷、便利、安全通过。
开发大道是园区对外运输的主要通道,连接至新蔡公路。园区南北向主干路四环路、细河十三北街、细河十六北街、细河十八北街、细河二十一北街和细河二十三北街等道路与开发大道相接,形成对外运输的主干网络。
沙岭站规划中有预留铁路线位,可以为园区项目提供铁路专用线。沈阳化学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于2010年11月竣工通车,企业可根据需求申请与铁路线设立接口,进行货品的铁路运输。
2、区内道路规划
① 道路系统规划
区内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主干路是贯通园区的交通性道路,次干路是与主干路衔接的集散道路,主要以承担组团之间交通为主,支路主要解决地块内部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为了增强规划的弹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将次干路和支路定为弹性道路,可根据项目实际需要调整相应路网。
主干路为交通性干道,是园区对外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主干路设计车速为60km/h。沿线严格控制出入口,保证道路的顺畅贯通。在重要道路的相交处,考虑未来交叉口拓宽的可能性,控制交叉口地区的用地建设。
次干路为区域交通主要集散道路,次干道设计车速为40km/h,次干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线路、断面调整。
各区片内道路交叉口,均采用平交,且尽量正交,道路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45°。
规划道路整体上采用棋盘式布置,以适应区块用地规整需求。规划道路间距结合园区内用地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间距,工业区内道路间距在500~800m之间,各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
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50、60m;
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2、30、40m;
支路和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9m;
②停车场规划
停车场分为机动车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场两种,规划考虑园区为产业发展与物流运输并举的性质,园区的停车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规划在仓储物流区建设二处集中停车场。其余用地内停车场可结合企业用地进行内部布局停车场设施,满足企业停车的需求,不再单独设施社会停车场。
园区内公交网络与区域公共交通之间的客流转换通过换乘枢纽解决。园区内公交网络,采用中型巴士,可由园区直接提供,深入各片内部,方便抵达各地块,承担短距离内部交通联系功能。园区内外公交网络采用标准公交车型,以快速和大容量为特色,承担中远距离的客运联系,与周边城镇公交一体化运营。各项目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安排公共班车,在项目界区内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和需要设置停车场。
③加油站规划
规划区内结合现状,在保留原有加油站的基础上新增一处加油站,位于仓储物流区停车场附近
2.4.7环境保护规划
(1)废气及防治措施
①废气排放
经估算,园区规划项目及配套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量约700吨/年,NO
x排放量约750吨/年。(污染物的排放量会根据煤质、脱硫效率、规划项目热电配置情况发生变化)。
②污染防治措施
A、进区项目应采用转化率高,废气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B、采用火炬或焚烧炉,对生产废气中的浓度较高有机污染物或恶臭物质及事故状态下排出的可燃气体等进行处理。
C、严格控制有毒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并对有毒和有害气体排放实施在线自动检测仪监控。
D、在区内建设集中供热设施,对于锅炉烟气,采用电袋除尘等先进的除尘工艺,并采用先进脱硫脱硝工艺,达标排放。
(2)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
①废水排放
园区废水总产生量5879m
3/h,经污水处理和回用装置处理后,中水回用量1216m
3/h,尾水达标外排量2431m
3/h。外排尾水COD、氨氮浓度分别按50mg/L、5mg/L计算,相应COD、氨氮排放量为1065t/a、106.5t/a。
②污染防治措施
A、园区排水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制,有机废水和清净废水分别收集后,排入相应的废水收集系统。
B、园区规划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对区内有机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和回用,中水回用率不低于50%。
C、在各企业废水外排口设在线监测设施,防止高浓度有害废水影响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D、优先使用中水,节约新鲜水资源,减少排污量。
E、入区企业设事故水池,防止事故状态下废水外排对周边环境带来的污染。
F、原则上园区只有一个排污口,禁止企业任意设置排污水口。
(3)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①在园区建设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根据园区内入驻企业的产业结构,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的要求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
②园区各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设施在布置上应严格区分为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并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污染区做好防渗工作。
③设置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状态下污染物在地下水含水层中的扩散。若不慎发生污染物泄漏事故,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下渗,如可采取表面活性剂吸附或将被污染土壤置换等措施。
(4)固废排放及防治措施
①固废排放
园区规划项目实施后,工业固体废弃物总排放量约30万吨/年,其中锅炉灰渣、制氢废渣占总排放量的80%以上。
②污染防治措施
A、灰渣的综合利用
锅炉灰渣和气化废渣化学组成类似于粘土,可以替代粘土做生产水泥的原料或制砖等其它建材产品。
B、危险弃物处理及处置
危险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少量废旧催化剂、高沸物。含重金属的废旧催化剂返厂回收,不能回收的送有资质单位处理。
园区集中设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建设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有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有隔离设施、警报装置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有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标签。规划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应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并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分类存放,贮存期限不超过1年。
C、生活垃圾
园区内设垃圾转运站一座,用于集中收集规划区生活垃圾,并由市政部门通过专用车辆运至市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处置。在沈阳市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之前,园区生活垃圾可以运往老虎冲垃圾填埋场处理,待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工程建成后,由其焚烧处理。
2.4.8卫生防护距离确定
规划园区以
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向西外800m,向东外500m,东、西、南边界外500m设为环境防护距离,对于环境防护距离内的居民全部进行搬迁,同时禁止新规划居民点和敏感点;动迁步骤可依据化学工业区的规划进度而定,但应严格限制处于动迁范围的居民点,有序引导其向距沈阳化学工业园区3km范围外的区域发展,防止其规模进一步扩大。
2.4.9环境功能区划
(1)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
本项目位于沈阳化学工业园区,根据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属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分类
评价区域内地表水为浑河和细河。浑河沈阳市区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2)中Ⅳ类标准,细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2)中Ⅴ类标准。
(3)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分类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4)环境噪声功能区分类
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3类,声环境相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
2.3.10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沈阳化学工业园区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征地范围内,厂址选择符合沈阳化学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要求。
2.5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本次评价环境质量现状部分常规污染物数据引用《磷霉素氨丁三醇/盐酸金刚乙胺/肉碱王/长春西汀/左乙拉西坦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5年3月,监测单位为辽宁恒诚检测有限公司;根据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对部分特征污染物进行了监测,同时对厂界无组织排放情况进行了监测,监测时间为2017年3月,监测单位为辽宁万益职业卫生技术有限公司。
2.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环境空气现状监测
(1)监测点位置
表2-1 空气现状监测点一览表
编号 |
名 称 |
测点位置 |
北纬 |
东经 |
1# |
林台村 |
41°42′42″ |
122 °09′14″ |
2# |
项目区主导风向下风向1200m |
41°44′39″ |
123°09′44″ |
3# |
项目所在地 |
41°43′40″ |
123 °09′38″ |
大气及噪声监测点位见图2-6。
图2-6 环境空气及环境噪声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图
(2)监测项目:SO
2、NO
x、PM
10、PM
2.5、甲醇、甲醛、氯化氢、氯苯、非甲烷总烃。
(3)监测时间及频次:2015年03月25日-03月31日连续监测7天,其中SO
2、NO
x、PM
10、PM
2.5日均值每天至少连续采样20小时;SO
2、NO
x、甲醇、甲醛、非甲烷总烃小时值每天采样次数为4次(2:00、8:00、14:00、20:00),每小时至少连续采样45min。每天采样4次。同时记录气温、气压和相对温度、风向、风速等。
(4)分析方法
具体分析方法见下表
表2-7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法
污染物名称 |
分析方法 |
标准/规范代码 |
SO2 |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
HJ482-2009 |
NOx |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
HJ479-2009 |
PM10 |
重量法 |
HJ618-2011 |
PM2.5 |
重量法 |
HJ618-2011 |
甲醇 |
气相色谱法 |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增补版) |
甲醛 |
气相色谱法 |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增补版) |
非甲烷总烃 |
气相色谱法 |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增补版) |
氯苯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644-2013) |
氯化氢 |
离子色谱仪 |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549-2016) |
(5)监测结果:监测结果经统计整理后形成表6.1-3~表6.1-6。
表2-8 SO
2及NOx小时值监测结果 单位:mg/m3
点位 |
日期 |
SO2 |
NOx |
02:00 |
08:00 |
14:00 |
20:00 |
02:00 |
08:00 |
14:00 |
20:00 |
1# |
03.25 |
0.036 |
0.098 |
0.040 |
0.058 |
0.060 |
0.102 |
0.045 |
0.061 |
03.26 |
0.028 |
0.084 |
0.044 |
0.056 |
0.030 |
0.056 |
0.059 |
0.048 |
03.27 |
0.044 |
0.052 |
0.066 |
0.078 |
0.028 |
0.036 |
0.058 |
0.047 |
03.28 |
0.030 |
0.112 |
0.042 |
0.049 |
0.027 |
0.046 |
0.065 |
0.038 |
03.29 |
0.017 |
0.048 |
0.039 |
0.067 |
0.044 |
0.069 |
0.052 |
0.050 |
03.30 |
0.027 |
0.057 |
0.019 |
0.033 |
0.018 |
0.036 |
0.058 |
0.044 |
03.31 |
0.010 |
0.055 |
0.026 |
0.048 |
0.032 |
0.054 |
0.027 |
0.041 |
2# |
03.25 |
0.019 |
0.114 |
0.051 |
0.078 |
0.042 |
0.041 |
0.088 |
0.056 |
03.26 |
0.033 |
0.048 |
0.052 |
0.069 |
0.036 |
0.028 |
0.039 |
0.048 |
03.27 |
0.046 |
0.055 |
0.032 |
0.047 |
0.028 |
0.039 |
0.033 |
0.047 |
03.28 |
0.038 |
0.076 |
0.056 |
0.067 |
0.019 |
0.042 |
0.048 |
0.032 |
03.29 |
0.052 |
0.099 |
0.061 |
0.074 |
0.030 |
0.033 |
0.038 |
0.052 |
03.30 |
0.022 |
0.028 |
0.033 |
0.057 |
0.052 |
0.036 |
0.076 |
0.066 |
03.31 |
0.026 |
0.066 |
0.021 |
0.030 |
0.036 |
0.041 |
0.048 |
0.036 |
3# |
03.25 |
0.011 |
0.077 |
0.034 |
0.038 |
0.050 |
0.059 |
0.052 |
0.036 |
03.26 |
0.040 |
0.092 |
0.044 |
0.070 |
0.022 |
0.029 |
0.038 |
0.074 |
03.27 |
0.044 |
0.079 |
0.049 |
0.058 |
0.037 |
0.041 |
0.070 |
0.062 |
03.28 |
0.036 |
0.038 |
0.039 |
0.048 |
0.024 |
0.058 |
0.052 |
0.047 |
03.29 |
0.021 |
0.036 |
0.041 |
0.067 |
0.019 |
0.027 |
0.038 |
0.041 |
03.30 |
0.036 |
0.068 |
0.028 |
0.041 |
0.025 |
0.054 |
0.074 |
0.062 |
03.31 |
0.018 |
0.054 |
0.031 |
0.034 |
0.039 |
0.058 |
0.041 |
0.039 |
表2-9 非甲烷总烃一次值监测结果 单位:mg/m
3
点位 |
日期 |
非甲烷总烃 |
02:00 |
08:00 |
14:00 |
20:00 |
1# |
03.25 |
0.6 |
0.7 |
0.9 |
0.7 |
03.26 |
0.7 |
0.9 |
0.8 |
0.7 |
03.27 |
0.8 |
0.8 |
0.9 |
0.9 |
03.28 |
0.7 |
0.7 |
0.8 |
0.6 |
03.29 |
0.7 |
0.8 |
0.9 |
0.9 |
03.30 |
0.8 |
0.7 |
0.8 |
0.6 |
03.31 |
0.6 |
0.8 |
0.7 |
0.6 |
2# |
03.25 |
0.8 |
0.8 |
0.7 |
0.7 |
03.26 |
0.8 |
0.8 |
0.9 |
0.7 |
03.27 |
0.7 |
0.8 |
0.9 |
0.9 |
03.28 |
0.6 |
0.7 |
0.8 |
0.6 |
03.29 |
0.6 |
0.8 |
0.8 |
0.8 |
03.30 |
0.7 |
0.9 |
0.6 |
0.7 |
03.31 |
0.8 |
0.8 |
1.0 |
0.8 |
3# |
03.25 |
0.7 |
0.7 |
0.9 |
0.8 |
03.26 |
0.8 |
0.9 |
0.7 |
0.7 |
03.27 |
0.8 |
0.8 |
0.9 |
0.8 |
03.28 |
0.7 |
0.7 |
0.9 |
0.8 |
03.29 |
0.6 |
0.7 |
0.8 |
0.9 |
03.30 |
0.8 |
0.7 |
0.9 |
0.7 |
03.31 |
0.9 |
0.8 |
0.9 |
0.8 |
表2-10 甲醇一次值监测结果 单位:mg/m
3
点位 |
日期 |
甲醇 |
02:00 |
08:00 |
14:00 |
20:00 |
1# |
03.2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7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0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1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2# |
03.2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7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0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1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3# |
03.2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7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0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1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表2-11 甲醛一次值监测结果 单位:mg/m
3
点位 |
日期 |
甲醇 |
02:00 |
08:00 |
14:00 |
20:00 |
1# |
03.2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7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0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1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2# |
03.2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7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0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1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3# |
03.2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7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0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1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表2-12 环境空气日均值监测结果 单位:mg/m
3
点位 |
日期 |
SO2 |
NOx |
PM10 |
PM2.5 |
|
日平均值 |
日平均值 |
日平均值 |
日平均值 |
|
|
1# |
03.25 |
0.072 |
0.071 |
0.103 |
0.059 |
|
03.26 |
0.055 |
0.044 |
0.096 |
0.055 |
|
03.27 |
0.054 |
0.039 |
0.082 |
0.046 |
|
03.28 |
0.057 |
0.052 |
0.136 |
0.082 |
|
03.29 |
0.034 |
0.051 |
0.146 |
0.102 |
|
03.30 |
0.041 |
0.033 |
0.072 |
0.044 |
|
03.31 |
0.042 |
0.037 |
0.090 |
0.051 |
|
2# |
03.25 |
0.077 |
0.050 |
0.111 |
0.066 |
|
03.26 |
0.046 |
0.041 |
0.098 |
0.058 |
|
03.27 |
0.043 |
0.034 |
0.123 |
0.071 |
|
03.28 |
0.060 |
0.035 |
0.138 |
0.089 |
|
03.29 |
0.068 |
0.041 |
0.162 |
0.092 |
|
03.30 |
0.036 |
0.057 |
0.108 |
0.062 |
|
03.31 |
0.034 |
0.038 |
0.092 |
0.054 |
|
3# |
03.25 |
0.052 |
0.047 |
0.085 |
0.048 |
|
03.26 |
0.064 |
0.056 |
0.087 |
0.052 |
|
03.27 |
0.062 |
0.050 |
0.119 |
0.067 |
|
03.28 |
0.040 |
0.049 |
0.147 |
0.092 |
|
03.29 |
0.044 |
0.033 |
0.128 |
0.073 |
|
03.30 |
0.052 |
0.048 |
0.095 |
0.054 |
|
03.31 |
0.037 |
0.042 |
0.098 |
0.055 |
|
表2-13 氯化氢一次值监测结果 单位:mg/m
3
点位 |
日期(2017年) |
氯化氢 |
02:00 |
08:00 |
14:00 |
20:00 |
1# |
03.23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4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7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2# |
03.23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4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7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3# |
03.23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4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7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表2-14 氯苯一次值监测结果 单位:μg/m
3
点位 |
日期 |
氯苯 |
02:00 |
08:00 |
14:00 |
20:00 |
1# |
03.2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7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0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1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2# |
03.2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7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0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1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3# |
03.2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7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2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0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31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2、监测结果分析
(1)评价方法
最大浓度占标率公式:I
i=C
maxi/C
oi
式中:I
i—i种污染物的最大浓度占标率;
C
maxi—i种污染物的最大浓度值,mg/m
3;
C
oi—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
3。
超标率公式:
(2)监测结果分析:监测结果分析情况见下表2-15-1~表2-15-3。
表2-1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小时值、一次值)
点位 |
项目 |
SO2 |
NOx |
非甲烷总烃 |
1# |
浓度范围(mg/m3) |
0.010-0.112 |
0.018-0.102 |
0.6-0.9 |
最大浓度占标率Ii(%) |
22.4 |
40.8 |
45 |
超标率(%) |
0 |
0 |
0 |
是否达标 |
是 |
是 |
是 |
2# |
浓度范围(mg/m3) |
0.019-0.0114 |
0.019-0.088 |
0.6-1.0 |
最大浓度占标率Ii(%) |
22.8 |
35.2 |
50 |
超标率(%) |
0 |
0 |
0 |
是否达标 |
是 |
是 |
是 |
3# |
浓度范围(mg/m3) |
0.011-0.092 |
0.019-0.074 |
0.6-0.9 |
最大浓度占标率Ii(%) |
18.4 |
29.6 |
45 |
超标率(%) |
0 |
0 |
0 |
是否达标 |
是 |
是 |
是 |
表2-15-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小时值、一次值)
点位 |
项目 |
氯化氢 |
甲醇 |
甲醛 |
1# |
浓度范围(mg/m3)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最大浓度占标率Ii(%) |
— |
— |
— |
超标率(%) |
0 |
0 |
0 |
是否达标 |
是 |
是 |
是 |
2# |
浓度范围(mg/m3)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最大浓度占标率Ii(%) |
— |
— |
— |
超标率(%) |
0 |
0 |
0 |
是否达标 |
是 |
是 |
是 |
3# |
浓度范围(mg/m3)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最大浓度占标率Ii(%) |
— |
— |
— |
超标率(%) |
0 |
0 |
0 |
是否达标 |
是 |
是 |
是 |
表2-15-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日均值)
点位 |
项目 |
SO2 |
NOx |
PM10 |
PM2.5 |
1# |
浓度范围(mg/m3) |
0.034-0.072 |
0.033-0.071 |
0.044-0.102 |
0.044-0.102 |
最大浓度占标率Ii(%) |
48 |
71 |
97.3 |
136 |
超标率(%) |
0 |
0 |
0 |
28.6 |
是否达标 |
是 |
是 |
是 |
否 |
2# |
浓度范围(mg/m3) |
0.034-0.077 |
0.034-0.057 |
0.092-0.162 |
0.054-0.092 |
最大浓度占标率Ii(%) |
51.3 |
57 |
108 |
122.6 |
超标率(%) |
0 |
0 |
14.3 |
28.6 |
是否达标 |
是 |
是 |
否 |
否 |
3# |
浓度范围(mg/m3) |
0.037-0.064 |
0.033-0.056 |
0.085-0.147 |
0.048-0.092 |
最大浓度占标率Ii(%) |
42.7 |
56 |
98 |
122.6 |
超标率(%) |
0 |
0 |
0 |
14.3 |
是否达标 |
是 |
是 |
是 |
否 |
3、厂界无组织监控结果与评价
(1)监测点位
在东药厂区东、南、西、北共布设4个厂界无组织监控点位,具体见图2-10。
(2)监测项目
甲醇、氯苯、非甲烷总烃。
(3)监测时间及频率
厂界无组织监控点监测时间及频率见表2-16。
表2-16 监测时间及频率
监测点位 |
监测时间 |
监测频次 |
厂界(东、南、西、北) |
2017年3月26日~3月28日 |
每天4次 |
(4)监测结果
厂界无组织监控结果见表2-17。
表2-17 厂界无组织监控结果一览表
监测项目 |
监测点位及浓度范围(mg/m3) |
标准值
(mg/m3) |
东厂界1# |
西厂界2# |
南厂界3# |
北厂界4# |
甲醇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12 |
氯苯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4 |
非甲烷总烃 |
0.36~0.65 |
0.25~0.70 |
0.30~0.83 |
0.24~0.66 |
4.0 |
4、环境空气现状评价
根据监测结果,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NO
x、SO
2小时均值及NO
x、SO
2日均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PM
10、PM
2.5日均值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甲醇一次值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要求;非甲烷总烃小时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P244》(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中的相应标准。PM
10、PM
2.5日均值超标原因主要是地表裸露以及场地施工引起扬尘导致的。
由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可见,甲醇、非甲烷总烃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那个标准》(GB16297-1996)中企业厂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
2.5.2地下水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的形成及其运动规律
评价区的地下水作为平原区的地下水的组成部分,其循环规律要完全受区域自然和人类活动条件的控制,也就是说,这里的地下水作为水循环的一个环节,是在降水、表水、包气带水、蒸发、开采诸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和径流循环的。区域地下水的形成条件由东部的入渗径流循环,向西逐渐转化为多项补给径流排泄区。由于平原区农田大部分为稻田,稻田和渠水渗漏补给已成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补给量约占地下水总补给量的48%,与大气降水、地表水体共同构成地下水的补给项。区域内的地下水开发程度很高,开采已引起地下水补给条件的很大变化,总的影响方向是扩大了补给项,夺取了消耗项,增加了地下水的开采储量。评价区上游含水层颗粒粗,平均渗透系数可达65m/d,水力梯度0.69‰,地下水径流通畅,交替积极;下游含水层颗粒变细,平均渗透系数15m/d,水力梯度0.53‰,地下水径流较上游变得滞缓。地下水的排泄消耗各项,开采占其总量的62%。在谟家大闸以下的浑河段,地下水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高于河水位,河流排泄地下水,约占地下水排泄总量的26%。地下水的蒸发消耗决定于地下水的埋深和包气带岩性,本区地下水埋深较浅,蒸发是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之一,约占地下水排泄总量的9%左右。其他地下水以径流的方式排出区外。
(2)评价区主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
评价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为浑河漫滩。区内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埋藏较浅,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为区内的主要含水层,其下伏第三系河湖相沉积的砂岩、泥岩互层,富水性较弱,可视为底部隔水层。区内含水层按其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埋藏分布,富水性等特征,从老至新分述如下。
1) 第四系中、下更新统承压水含水层
区内中、下更新统含水层,在区域上分布广泛而稳定,且超覆于新第三系地层之上。岩性主要为棕黄色、褐黄色的砂砾石、砂卵石含大量粘土层,层底深度80-120m,平均厚度在40-50m以上。该层由于局部夹有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透镜体或夹层,其富水性较弱。
根据区域以往勘查资料,该含水层单井出水量在3000t/d左右,渗透系数为5.32-14.8m/d。
2)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潜水-微承压水含水层
上更新统含水层广泛超覆于中更新统之上,主要岩性为灰黄色、棕黄色的砂砾石含少量粘土,层底埋深60-100m,厚度大于40m,为本区第二含水层,单位涌水量423-864m3/d•m,渗透系数40-60m/d。地下水主要靠地下水径流和上层水渗入补给。单井出水量3000-4000t/d。
3)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潜水含水层
评价区全新统分布广泛,但成因和岩相比较简单,主要是冲积河床相。分布在浑河高、低漫滩。岩性地表部为黄色、黄褐色的亚砂土、灰黑、灰褐色的亚粘土构成,厚度3-7m,厚度变化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变厚。其下为棕黄色、黄褐色中粗砂、砂砾石、砂砾卵石层,层底深度18-25m,该层平均厚度20m左右,为本区第一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5.0-7.7m,单位涌水量816-1765m3/d•m, 渗透系数66.6-79.4m/d。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型。该含水层主要受大气降水、灌溉水入渗和上游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地下径流及蒸发排泄。详见图2-7-1 评价区水文地质图、图2-7-2 水文地质剖面图A-A’。
2、拟建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区及其附近地段即本次重点评价地块,坐落在浑河冲积漫滩。本次评价进行了地下水位、水质监测,同时搜集了沈阳市给水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沈阳市沙岭-大青地区供水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并利用了其在本评价区进行的抽水试验、采样化验及地下水位监测、测量等系统的专门性水文地质资料,基本查清该地段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含水层是全新统下部冲积中粗砂含砾、砂砾石层,分布稳定,厚度平均在19.5m左右。其盖层及含水层顶板岩性为黄褐色粉质粘土,岩性密实、分布稳定,厚度2.5-3.9m,渗透性较差,对地表及携带的污染物的入渗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该含水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埋深6.95-7.27m,年内水位变化幅度1.0m左右。地下水总体由北东向南西径流。单井出水量一般在5000t/d左右,渗透系数66.6-79.4m/d。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155-785mg/l。该含水层主要受大气降水、灌溉水入渗和上游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及地下径流。
3、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在浑河沿岸现时的自然和开采等人类活动影响的条件下,地下水长年补给河水,因而水文条件一般情况下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不大。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如1995年的特大洪水,则出现大范围、大量地补给地下水,这种突然引起的地下水位的升高,要数年才能回落到原水位,此时水文因素对地下水动态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深度首先是潜水最为敏感,之后影响到浅层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
图2-7-3 曲线为浑河高漫滩上的孔隙潜水,可见丰水季节水位陡然升高,很快达到
图2-7-1 评价区水文地质图
图2-7-2 水文地质剖面图A-A’
峰值,丰水季过后水位逐渐回落,到枯水季出现最低谷,水位波动近于2m;阶地上的孔隙潜水动态属于灌溉-气象型,在引表水灌溉的地区,灌溉期地下水位即开始上升,延续到丰水期达到高峰,停灌后开始回落,到第二年灌溉前达到谷底。同时开采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其动态类型变得复杂,形成多种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的类型。总之,评价区地下水总体流向为北东-南西向,水力坡度约0.85‰。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主要受稻田灌溉和气象所控制。最低水位在每年的4月-5月中旬。稻田灌溉后地下水位开始上升,年变幅为1-2m。
图2-7-3 高漫滩区潜水动态曲线图
4、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周边居民搬迁后,区内现有生产井主要为农业灌溉井。农业灌溉井一般开采潜水和浅层承压水,单井出水量1.5-4.2万m
3/a,平均2.0万m
3/a,开采期主要集中在3月至10月。
5、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布点
在评价区共选择7眼钻孔与民井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监测点的布设既考虑拟建厂址,又兼顾厂址区地下水上、下游区域,监测井分布见表2-19、图2-8。
表2-19 地下水水质监测点详情一览表
序号 |
监测点位 |
与项目区相对位置 |
井深(m) |
水位埋深(m) |
1 |
厂区北角 |
上游 |
80 |
6.95 |
2 |
厂区中部 |
—— |
80 |
7.27 |
3 |
厂区南部 |
—— |
30 |
7.70 |
4 |
厂区南角 |
下游 |
30 |
5.40 |
5 |
前马村南 |
侧上游 |
11 |
6.00 |
6 |
厂区南部 |
下游 |
30 |
7.70 |
7 |
厂区西侧 |
侧下游 |
8 |
5.00 |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硝酸盐氮 、氨氮、铁、铜、锌、铅、汞、六价铬、镉、挥发酚、甲苯、甲醇、总油、总磷等22项。
(3)分析方法
水样采集、保存及分析方法按《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要求进行,地下水监测方法具体见表2-20。
表2-20 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法一览表
序号 |
监测
项目 |
分析方法 |
最低检出浓度(量) |
1 |
pH值 |
玻璃电极法 |
0.01(pH值) |
2 |
总硬度 |
EDTA滴定法 |
1.00mg/L(以CaCO3计) |
3 |
溶解性总固体 |
重量法 |
4mg/L |
4 |
CODMn |
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 |
0.05mg/L |
5 |
SO42- |
离子色谱法 |
0.05mg/L |
6 |
Cl- |
离子色谱法 |
0.02mg/L |
7 |
F- |
离子色谱法 |
0.01mg/L |
8 |
甲醇 |
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 |
0.002mg/L |
9 |
NO3-N |
离子色谱法 |
0.01mg/L |
10 |
NH3-N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0.02mg/L |
11 |
Fe |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
0.0045mg/L |
12 |
Cu |
无火焰原子吸收风光光度法 |
0.009mg/L |
13 |
Zn |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
0.001mg/L |
14 |
Pb |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0.0025mg/L |
15 |
Hg |
原子荧光光度法 |
0.00005mg/L |
16 |
Cr6+ |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0.004mg/L |
17 |
Cd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0.0001mg/L |
18 |
挥发酚 |
溴化容量法 |
0.0003mg/L |
19 |
甲苯 |
气相色谱法 |
0.00011mg/L |
20 |
甲醇 |
气相色谱法 |
1mg/L |
21 |
总油 |
红外分光光度法 |
0.01mg/L |
22 |
总磷 |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
0.1mg/L |
图2-8 监测井分布图
(4)监测频次
监测时间:2014年9月26日
监测频次:监测一次
2、监测结果
(1)监测结果
地下水监测结果经统计整理具体见表2-21。
表2-21 地下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pH无量纲)
序号 |
监测
项目 |
S1# |
S2# |
S3# |
S4# |
S5# |
S6# |
S7# |
1 |
pH值 |
7.03 |
7.63 |
6.7 |
7.06 |
7.22 |
6.82 |
7.3 |
2 |
总硬度 |
61.8 |
89 |
235 |
351 |
478 |
257 |
157 |
3 |
溶解性总固体 |
155 |
166 |
561 |
574 |
785 |
413
|
398 |
4 |
CODMn |
1.94 |
1.7 |
1.72 |
2.24 |
0.9 |
0.48 |
2.28 |
5 |
SO42- |
3.69 |
25.4 |
124 |
139 |
159 |
98.4 |
65.1 |
6 |
Cl- |
45.5 |
8.44 |
131 |
94.6 |
81.3 |
22.7 |
30.2 |
7 |
F- |
0.19 |
0.39 |
0.12 |
0.17 |
0.26 |
0.15 |
0.4 |
8 |
CN- |
<0.002 |
<0.002 |
<0.002 |
<0.002 |
<0.002 |
<0.002 |
<0.002 |
9 |
NO3-N |
0.76 |
0.1 |
<0.01 |
1.79 |
44.2 |
30.9 |
1.09 |
10 |
NH3-N |
1.29 |
0.9 |
0.64 |
2.1 |
<0.02 |
<0.02 |
0.5 |
11 |
Fe |
0.04 |
0.145 |
<0.0045 |
0.0425 |
0.235 |
<0.0045 |
1.13 |
12 |
Cu |
<0.009 |
<0.009 |
<0.009 |
<0.009 |
<0.009 |
<0.009 |
<0.009 |
13 |
Zn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14 |
Pb |
<0.0025 |
<0.0025 |
<0.0025 |
<0.0025 |
<0.0025 |
<0.0025 |
<0.0025 |
15 |
Hg |
<0.00005 |
<0.00005 |
<0.00005 |
<0.00005 |
<0.00005 |
<0.00005 |
<0.00005 |
16 |
Cr6+ |
<0.004 |
<0.004 |
<0.004 |
<0.004 |
<0.004 |
<0.004 |
<0.004 |
17 |
Cd |
<0.0001 |
<0.0001 |
<0.0001 |
<0.0001 |
<0.0001 |
<0.0001 |
<0.0001 |
18 |
挥发酚 |
<0.0003 |
<0.0003 |
<0.0003 |
<0.0003 |
0.001 |
<0.0003 |
0.0047 |
19 |
甲苯 |
<0.00011 |
<0.00011 |
<0.00011 |
<0.00011 |
<0.00011 |
<0.00011 |
<0.00011 |
20 |
甲醇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21 |
总油 |
9.27 |
0.22 |
0.14 |
9.32 |
0.05 |
0.06 |
0.15 |
22 |
总磷 |
0.03 |
1.06 |
0.48 |
0.22 |
0.18 |
0.04 |
0.83 |
3、现状评价
(1)评价方法
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模式—表示为:
式中:S
i,j—单项水质评价因子i在第j取样点的标准指数;
C
i,j—水质评价因子i在第j取样点的浓度,mg/L;
C
si—i因子ud评价标准,mg/L。
pH值的标准指数为: ,pH≤7.0;
,pH>7.0。
式中:S
pH,j—单项水质评价因子pH在第j取样点的标准指数;
pH
j—水质评价因子pH在第j点的pH值;
pH
sd—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值:
pH
su—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值。
经过计算,如果评价因子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明该污染因子超出了水质评价标准,已经不能满足该水域的功能区要求。
(2)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见表2-22,对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做如下评价:
表2-22 地下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评价表 单位:mg/L
序号 |
监测项目 |
S1# |
S2# |
S3# |
S4# |
S5# |
S6# |
S7# |
1 |
pH值 |
0.02 |
0.42 |
0.60 |
0.04 |
0.15 |
0.36 |
0.20 |
2 |
总硬度 |
0.14 |
0.20 |
0.52 |
0.78 |
1.06 |
0.57 |
0.35 |
3 |
溶解性总固体 |
0.16 |
0.17 |
0.56 |
0.57 |
0.79 |
0.41 |
0.40 |
4 |
CODMn |
0.65 |
0.57 |
0.57 |
0.75 |
0.30 |
0.16 |
0.76 |
5 |
SO42- |
0.01 |
0.10 |
0.50 |
0.56 |
0.64 |
0.39 |
0.26 |
6 |
Cl- |
0.18 |
0.03 |
0.52 |
0.38 |
0.33 |
0.09 |
0.12 |
7 |
F- |
0.19 |
0.39 |
0.12 |
0.17 |
0.26 |
0.15 |
0.40 |
8 |
CN- |
<0.04 |
<0.04 |
<0.04 |
<0.04 |
<0.04 |
<0.04 |
<0.04 |
9 |
NO3-N |
0.04 |
0.01 |
<0.0005 |
0.09 |
2.21 |
1.55 |
0.05 |
10 |
NH3-N |
6.45 |
4.50 |
3.20 |
10.50 |
<0.1 |
<0.1 |
2.50 |
11 |
Fe |
0.13 |
0.48 |
<0.015 |
0.14 |
0.78 |
<0.015 |
3.77 |
12 |
Cu |
<0.009 |
<0.009 |
<0.009 |
<0.009 |
<0.009 |
<0.009 |
<0.009 |
13 |
Zn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14 |
Pb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15 |
Hg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16 |
Cr6+ |
<0.08 |
<0.08 |
<0.08 |
<0.08 |
<0.08 |
<0.08 |
<0.08 |
17 |
Cd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
18 |
挥发酚 |
<0.15 |
<0.15 |
<0.15 |
<0.15 |
0.50 |
<0.15 |
2.35 |
19 |
甲苯 |
<0.00016 |
<0.00016 |
<0.00016 |
<0.00016 |
<0.00016 |
<0.00016 |
<0.00016 |
由评价结果可知,各项超标因子中超标倍数最高为氨氮,超标点包括S1#、S2#、S3#、S4#、S7#,超标率71.4%,超标倍数1.50-9.50;其次为铁,超标点为S7#,超标率14.3%,超标倍数2.77;挥发酚超标点为S7#,超标率14.6%,超标倍数1.35;硝酸盐氮S5#、S6#超标,超标率28.6%,超标倍数0.55-1.21;总硬度仅S1#略微高于水质标准,超标率14.3%,超标倍数0.06。
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地下水除硝酸盐氮、氨氮、铁、挥发酚以及总硬度略超标外,其它指标基本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限值的要求。氮类污染主要来自拟建厂区及其周边的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铁超标为原生地质原因,挥发酚超标原因为上游工业存在污染情况。
针对该区域地下水超标问题,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已会同其他相关部门正在拟定监测计划及治理方案,将逐步解决化工园区地下水超标问题。
2.5.3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点位置:1#厂界东、2#厂界南、3#厂界西、4#厂界北
(2)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L
Aeq。
(3)监测方法、时间、频次:监测时间为2015年3月25~27日,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执行,监测2天,每天昼间和夜间各测一次。
(4)监测条件
气象条件应满足无风、无雨、无雪、风力小于四级(5m/s),监测时声级计的传声器应加防风罩 。
2、监测结果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2-18。
表2-18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
日期 |
时间 |
1#厂界东 |
2#厂界南 |
3#厂界西 |
4#厂界北 |
标准 |
03月25日 |
昼间 |
54.2 |
51.7 |
53.2 |
54.3 |
65 |
夜间 |
42.8 |
42.7 |
43.9 |
43.2 |
55 |
03月26日 |
昼间 |
53.8 |
52.7 |
53.5 |
55.1 |
65 |
夜间 |
43.6 |
41.8 |
42.2 |
42.3 |
55 |
03月27日 |
昼间 |
54.0 |
52.1 |
53.9 |
54.7 |
65 |
夜间 |
42.6 |
41.2 |
42.2 |
43.5 |
55 |
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由上表可知,1#东厂界、2#南厂界、3#西厂界、4#北厂界昼、夜间环境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
2.4.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土壤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点位置:1#长春西汀车间位置,2#丙炔醇装置位置,3#罐区,4#污水处理厂位置,5#固废堆场位置,土样为0-20cm的表层土。
具体点位见监测点位布置见表2-19-1和图2-9。
表2-19-1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一览表
编号 |
区位 |
地理坐标 |
N |
E |
1# |
长春西汀车间位置 |
41º43′49″ |
123º09′25″ |
2# |
丙炔醇装置位置 |
41º43′38″ |
123º09′38″ |
3# |
罐区 |
41º43′27″ |
123º09′16″ |
4# |
污水处理厂位置 |
41º43′32″ |
123º09′12″ |
5# |
固废堆场位置 |
41º43′26″ |
123º08′56″ |
(2)监测因子:pH、Cu、Cr、Zn、Ni、As、Hg、Pb、Cd
(3)监测时间及频率
采样时间为2015年3月25日,每天1次。
(4)分析方法
土壤监测分析方法见表2-19-2。
表2-19-2 地表水监测分析方法
污染物名称 |
分析方法 |
标准/规范代码 |
检出限 |
pH |
pH计法 |
NY/T 1121.2-2006 |
/ |
铜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8-1997 |
1 mg/kg |
铬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 491-2009 |
5 mg/kg |
锌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8-1997 |
0.5mg/kg |
镍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9-1997 |
5mg/kg |
砷 |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4-1997 |
0.5mg/kg |
汞 |
原子荧光法 |
GB/T 22105.1-2008 |
0.002 mg/kg |
铅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40-1997 |
0.2mg/kg |
镉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41-1997 |
0.01mg/kg |
图2-9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图
2、监测结果
(1)监测结果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见表2-20。
表2-20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L
检测项目 |
1#长春西汀车间位置 |
2#丙炔醇装置位置 |
3#罐区 |
4#污水处理厂位置 |
5#固废堆场位置 |
pH(无量纲) |
7.58 |
6.64 |
6.58 |
7.11 |
7.02 |
铜(mg/kg) |
26 |
35 |
37 |
24 |
28 |
铬(mg/kg) |
131 |
101 |
93 |
108 |
99 |
锌(mg/kg) |
97.8 |
108.8 |
117.7 |
83.8 |
85.6 |
镍(mg/kg) |
36 |
21 |
22 |
39 |
35 |
砷(mg/kg) |
22.8 |
12.1 |
20.5 |
8.2 |
12.2 |
汞(mg/kg) |
0.076 |
0.155 |
0.124 |
0.054 |
0.039 |
铅(mg/kg) |
14.0 |
91.7 |
82.4 |
79.1 |
46.1 |
镉(mg/kg) |
0.15 |
0.29 |
0.25 |
0.29 |
0.10 |
由表2-20可以看出,5个监测点位的监测项目各污染物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三级标准要求。
2.4.6小结
1、环境空气质量:根据监测结果,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NO
x、SO
2小时均值及NO
x、SO
2日均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PM
10、PM
2.5日均值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甲醇一次值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要求;非甲烷总烃小时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P244》(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中的相应标准。PM
10、PM
2.5日均值超标原因主要是采暖期锅炉排放的烟尘及冬季地表裸露起风引起扬尘导致的。
2、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区地下水除硝酸盐氮、氨氮、铁、挥发酚以及总硬度略超标外,其它指标基本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限值的要求。
3、声环境质量:1#东厂界、2#南厂界、3#西厂界、4#北厂界昼、夜间环境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
4、土壤环境质量: 各监测点位的监测项目各污染物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三级标准要求。
3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区概况
3.1整体搬迁后东药厂区概况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研发化学原料药品及制剂药品为主,并同时经营医药产品批发及零售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集团。东药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之一,是中国医药产品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东药拥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市场销售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产品除销往国内各地外,还远销到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日本、巴西、俄罗斯、南非、东欧、东南亚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额达1.5亿美元,位列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出口企业首位。东药产品以优质、安全、疗效确切在消费者中享有盛名。
进入新世纪以来,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研制并获准的新药有34种,新投产的原料药和中间体30种,新增各类剂型制剂产品95种。其中,抗艾滋病药品齐多夫定的上市,结束了我国抗艾药品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抗艾滋病药物恩曲他滨的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左卡尼汀及系列产品被列入国家重点火炬计划;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拥有的主要专利技术有20项,其中有3项分别获国家级优秀医药专利一、二、三等奖,先后有4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获国家、省、市科学技术奖励。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沈阳市的整体发展速度更是在全国居于前列,整个城市规划和建设围绕着经济建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根据沈阳市制订的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现市区内的机械制造、化工、冶金、橡胶等行业均要搬迁至位于沈西工业走廊的细河经济区内,从而形成一个依托沈阳母城新兴工业区,以达到资源有效整合、改善城市环境、大力发展工业的目的。东药集团根据沈阳市的安排,也从市区迁出。根据东药集团的整体搬迁改造安排,企业生产将集中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化学工业园区内。
根据现场踏查,目前,厂区内项目建设情况见表3-1。
表3-1 厂区内项目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产量 |
环评批复文号 |
建设情况 |
环评批复要求落实情况 |
是否生产 |
验收情况 |
1 |
磷霉素钠 |
900t |
沈环保审字【2010】123号 |
已建 |
已落实 |
否 |
否 |
磷霉素钙 |
300t |
左盐 |
2300t |
2 |
左卡及系列 |
2000t |
沈环保审字【2010】118号 |
已建 |
已落实 |
否 |
否 |
3 |
金刚烷胺 |
600t |
沈环保审字【2010】433号 |
已建 |
已落实 |
否 |
否 |
硫糖铝 |
700t |
4 |
脑复康 |
3000t |
沈环保审字【2010】120号 |
已建 |
已落实 |
否 |
否 |
5 |
卡前列甲酯 |
10KG |
沈环保审字【2013】0045号 |
已建 |
已落实 |
否 |
否 |
6 |
氨酪酸 |
200t |
沈环保审字【2013】0056号 |
已建 |
已落实 |
否 |
否 |
SD-银 |
1.5t |
呋塞米 |
5t |
VA酸 |
0.3t |
7 |
磷霉素氨丁三醇 |
50t |
沈环保经开审字【2015】0280号 |
已建 |
— |
否 |
否 |
盐酸金刚乙胺 |
28.2t |
肉碱王 |
100t |
长春西汀 |
1.0t |
左乙拉西坦 |
15t |
8 |
丙炔醇 |
883.98t |
沈环保经开审字【2015】0279号 |
在建 |
—— |
否 |
否 |
丁炔二醇 |
1641.28t |
α-吡咯烷酮 |
1800t |
9 |
叶酸 |
50t |
沈环保经开审字【2016】0009号 |
已建 |
已落实 |
否 |
否 |
10 |
东药213分公司甲醇VC项目 |
—— |
沈环保经开审字【2016】0123号 |
在建 |
—— |
否 |
否 |
11 |
东药213分公司氯丙二醇回收项目 |
—— |
沈环保经开审字【2016】0124号 |
在建 |
—— |
否 |
否 |
12 |
东药201分公司盐酸回收项目 |
—— |
沈环保经开审字【2016】0125号 |
在建 |
—— |
否 |
否 |
13 |
东药213分公司乙醇回收项目 |
—— |
沈环保经开审字【2016】0126号 |
在建 |
—— |
否 |
否 |
14 |
仓储系统 |
—— |
沈环保审字【2010】435号 |
已建 |
已落实 |
否 |
否 |
15 |
毒品库 |
—— |
沈环保审字【2013】0057号 |
已建 |
已落实 |
否 |
否 |
16 |
辅助公用设施工程 |
—— |
沈环保审字【2010】188号 |
已建 |
已落实 |
是 |
沈环保试字【2014】0018号 |
17 |
污染治理工程 |
—— |
沈环保审字【2010】187号 |
已建 |
已落实 |
否 |
否 |
18 |
生产管理中心 |
—— |
沈环保审字【2010】434号 |
已建 |
已落实 |
是 |
沈环保试字【2014】0019号 |
19 |
总更衣楼项目 |
—— |
沈环保审字【2011】051号 |
已建 |
已落实 |
是 |
沈环保试字【2014】0017号沈环保经开验字【2016】0133号 |
20 |
自建锅炉项目 |
—— |
沈环保审字【2010】184号 |
在建 |
—— |
否 |
否 |
3.2厂区总体布局情况
(1) 规划理念
搬迁后东药集团整个原料药厂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92×10
4m
2,分为生产和生活两个地块,其中生产地块规划占地面积为180×10
4m
2,生活地块规划占地面积12×10
4 m
2。厂区北临南渠岸路,四周均为市政干道,交通便利。生产地块厂区总图布置规划设计理念如下:
① 规划要服务生产,符合GMP要求;
② 辅助功能集中布置,主要产品组团布置;
③ 合理的组织物流,仓储设施布置靠近产品组团;
④ 合理的规划绿地,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
⑤ 注重环保和节能;
⑥ 动力设施分区域设置,尽量缩短管道运输距离。
(2) 功能分区
依据产品性质,物流量、外部人、物流条件及征地情况,在总图规划中分几个功能分区。
丙炔醇及系列产品生产区:丙炔醇系列产品作为厂区主导产品之一,集中了丙炔醇下游多个产品,如脑复康、黄连素、SD,磷霉素系列及无菌等产品,形成了大的产品群体,本组团主要以物流关联为主线,集中布置。
维生素生产区:本功能分区为了更有效的落实GMP相关要求,集中厂区维C产品、维B产品,并将维C的前部产品山梨醇及制氢功能规划布置在该功能分区。
功能性辅助区:包括环保设施、大宗原料仓储区及锅炉设施。环保设施集全厂的废气、废液、废固处理功能;大宗原料仓储区集中全厂大宗罐装液体、桶装液体及固体等大宗原料、辅料仓储设施。锅炉设施则集中为全厂提供蒸气,并带动气拖空压机及环保设施的鼓风机。
行政及办公区:该功能分区主要为厂区行政管理中心和产品检验中心,并为全厂职工提供生活保障功能,交通工具停放功能。
预留精细化工原料生产区:本功能分区集中预留用地,企业可根据发展情况灵活建设。
成品仓储区:厂区整体规划为两个成品仓库,两个仓库就近覆盖南北两个区块,既相对集中,又相对分散。
食品生产区:作为东药集团子公司,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管理权限,所以在规划中将其独立布置,并单独设置人流、物流出入口。
(3) 布置方案
整个原料药厂区的厂前区安排在总平面的东南部,主要由综合办公楼(安排行政管理部分)和研发中心(安排质检化验以及科研)以及生活部分;厂区北部主要安排环保、维修部分;厂区西部由于靠近铁路,主要安排运输量比较大的仓储部分以及蒸汽锅炉部分;厂区中间一带核心区安排各个产品的生产区。
厂区自然地形较平坦,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方式,厂区设计建筑物室外标高高于道路标高。场地排水采用地下雨水管道为主的排水方式。
考虑医药化工生产的特点,在厂区内种植各类绿化树种和草坪,使厂区不产生裸露的土地,减少灰尘,防止污染。
原料药生产区东侧由市政道路分隔开的另一块12×10
4m
2土地主要考虑进行生活服务设施以及包装材料设施的建设。
东药集团原料药厂区总平面布置规划详见图3-1。
3.3厂区环保工程情况
3.3.1废气处理
(1)有组织废气
药品生产过程中废气产生种类较多,针对废气的不同性质,在各生产车间设置废气收集及处理设施,使废气处理达标后由排气筒高空排放。
(2)无组织废气
针对无组织废气,企业主要采取使用密闭物料管道容器等工艺、设备措施,以减少溶剂挥发和呼吸废气的排放;各储罐均设有液位计,有效预防物料外泄;尽量采取大批量输送,减少大小呼吸产生的物料挥发,通过以上措施最大程度减小废气无组织排放。
3.3.2废水处理
东药集团根据老厂区污水处理装置多年的运行及小试、中试研究结果,对新厂区污水处理厂采用复合生物处理工艺。总体工艺路线如下:
①高浓度废水进入厌氧生物处理,再进行好氧处理,视处理情况可与低浓度污水一并再进行复合好氧处理或直接排放。
②低浓度废水经预处理后,进行水解酸化、复合好氧处理。
③VC离子交换酸性废水中和后,单独进行水解酸化、好氧处理达标后排放。
④预留低浓度废水处理后再生处理部分。
⑤污泥处理采用“厌氧消化/工业化生物制气”工艺。
⑥恶臭治理采用“化学洗涤+生物过滤”组合工艺。
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见图3-2。
(5)各处理系统的设置
预处理系统:
①格栅
分别在低浓度水预处理装置和高浓度水预处理装置前设置两道格栅,以拦截较大的杂物。格栅设在格栅井中,过栅水通往沉砂池及预沉淀池。
②沉砂池
低浓度水经格栅后,入沉砂池,用以去除水中较大的砂砾等颗粒物。沉砂池为曝气沉砂池,沉砂由吸砂机吸出。沉砂池1座,长21m、宽8.4m、有效水深5m、总容积:880m
3。
高浓废水沉砂池1座,长15.7m、宽8.4m、有效水深5m、总容积659.4m
3。
③初沉池
共设4座初沉池,其中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各2座,设有2座配水井,每个处理单元各一座,配水井为直径5.7m,总高6.6m,配水井均匀向初沉池配水,并设置闸板,便于沉淀池检修维护。
高浓度废水初沉池直径14m,池深4.5m,有效水深4.0m,内设中心传动刮泥机;低浓度废水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2.8h,沉淀池直径30m,池深4.1m,有效水深3.6m,内设中心传动刮泥机。
④调节池
分别在高浓度废水厌氧水解装置、低浓度废水水解酸化之前以及酸性废水水解酸化前设置8座调节池。分别利用水下搅拌器和压缩空气进行搅拌,用于水质、水量的均衡调节。在该池上设有加药间,加药池设搅拌装置,加药装置用于加碱、加磷等。
高浓度调节池共4做,池长26m、宽15m、有效水深8m;低浓度废水调节池池2座,池长45m、宽30m、有效水深8m;酸性废水调节池2座,池长26m、宽150m、有效水深8m。
⑥污水事故池
设污水事故池一座,采用半地下形式,主要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发生事故、污水异常及发生火灾事故有消防废水产生时使用,平时必须保持空池状态。事故池总容积13000m
3。
⑦雨水收集池
设雨水收集池1座,厂区初期雨水(15min)经雨水系统统一在此雨水收集池内收集,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排入市政雨水系统,不合格的水由泵提升至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雨水系统。
生物处理系统:
①高浓度废水厌氧处理池
厌氧处理池用于高浓度废水的生物水解酸化及厌氧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生物水解及有机酸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处理性,其中部分有机物可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排出,池体分组排布,并联运行。池上设有三相分离器,用于甲烷气体的收集和污泥回流;进水依靠布水器。
高浓度废水厌氧处理池工14座,其中一系列废水水解酸化池2座,池长22.5m,池宽18m,池深9m,有效水深8m;一系列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4座,池长30m,池宽26m,池深10.5m,有效水深9.5m;二系列厌氧处理池8座,池长26m,池宽12m,池深9m,有效水深8m;高厌氧废水处理池总容积为66000m
3。
②低浓度废水水解池
低浓度废水水解池用于低浓度混合废水的生物水解酸化处理,利用兼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生物水解及有机酸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处理性,池体分组排布,并联运行。
低浓度水解池4座,池长25m、宽22.5 m、有效高度8m、总容积20000 m
3。
③高浓度好氧生物池
高浓度废水厌氧处理后需经好氧生物处理,以去除大部分厌氧后遗留的有机物。
高浓度废水好氧生化池共10座池体,设计MLSS:3000mg/L,DO值: 2mg/L ,Nv:1.0kgCOD/m
3d;一系列高浓度好氧废水2座,池长55m、宽44 m、高度6.8m;二系列高浓度好氧废水处理池8座,每座池长36m,池宽17.5m,高度6.8m;高浓度废水好氧生物池总容积50000m
3。
④混合好氧生物池
低浓度水和高浓度好氧处理生物池出水进行混合后,工程采用好氧生化处理,利用活性污泥大幅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混合废水生化池2座,该池设计MLSS:2000~3000mg/L,DO值: 2~3mg/L ,Nv:1.0kgCOD/m
3.d;每座池长63m、宽55 m、高度6.8m,总容积47000m
3。
⑤混合好氧曝气生物滤池
为保证处理系统稳定达标,本工程对一级好氧出水进一步处理上应用了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利用附着在陶粒填料上的微生物膜来深度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以期达到更高的处理效率。
该池设计DO值: 2~3mg/L ,Nv:0.5kgCOD/m
3.d;生物滤池分为10格,每格长13m,宽9m,总面积4400m
2。
⑥混合好氧处理二沉池
混合好氧处理二沉池用于好氧生物处理出水的泥水分离,预计采用辐流式二沉池。二沉池2座,针对好样接触氧化池配备,
池体直径:40m、池体需要表面2500m
2、容积10000m
3。
①酸性废水处理系统:
酸性废水中和处理系统
VC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较高COD浓度的强酸性有机废水,主要含盐酸,工程上采用碳酸钙(七零砂)上流式膨胀中和滤塔进行中和。处理工艺为:酸性废水→ 集水池→ 上流式膨胀中和滤塔→ 脱气池→ 处理后排水。
该系统集水池容积3000m
3,上流式膨胀中和滤塔Φ4×4m、共12个,脱气池Φ2×4m、共4个。
②中和后酸水生物处理系统
中和后的酸性废水因其水质的特殊性,需要单独处理并单独排放。处理工艺为:中和后酸水→ 曝气沉砂→ 调节→ 生物水解→ 接触氧化→ 沉降→ 处理后排放。
该系统曝气沉砂池50 m
3,调节池7000m
3,生物水解池7300 m
3,接触氧化池33000 m
3,沉降池2500 m
3。
污泥处理系统:
①设计规模及工艺选择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含水率为80%的剩余污泥200t,处理工艺拟采用“厌氧消化+工业化生物制气”工艺,厌氧消化反应器拟采用平底圆柱形消化罐。
②工艺流程
污泥送至污泥贮池进行均质和预热处理,调配好的污泥由螺杆泵投配入消化罐,污泥经过22-24天的中温消化处理后,产生的消化液经过贮池调解后,进入脱水机房进行脱水处理。
消化液经过脱水处理后产生两种产物,分别为沼渣和沼液。沼渣经过2天的堆放拟作为园林绿化农用和垃圾填埋场覆盖土使用(需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不是危险废物),沼液混入污水处理厂进水进行深度处理。污泥中温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另一个重要产物为沼气,沼气经过鼓风机房加压进入脱硫装置,脱硫后供给沼气锅炉房,作为污泥预热及污泥消化罐保温使用。污泥系统工艺流程见图3-3。
总厂区污水处理站根据总厂区搬迁产品污水产生量设计,设计处理规模为7×10
4m
3/d,其中一期处理规模为2.0×10
4m
3/d,二期处理规模为3.0×10
4m
3/d,三期预留处理能力2.0×10
4 m
3/d。厂区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2)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隶属于国电东北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沈西九东路58号,在化工园污水处理厂东侧。北临沈西十二东路,东临细河十北街,西临新蔡公路,南部为铁路专线。工程占地247409.07m
2,设计日处理量25万吨,其中东药废水7万吨,开发区污水18万吨,工程总投资65449.04万元。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已取得环评批复,尚未进行验收。环评批复文号为沈环保审字[2013]0125号。
根据水源不同,本厂预处理工艺分为两条主线:其中7万吨/日东药废水的预处理采用曝气沉砂+臭氧氧化+水解酸化工艺;另18万吨/日市政污水预处理采用曝气沉砂+水解酸化工艺,两种废水分别经过预处理后混合,混合后的污水二级处理工艺采用改良A
2/O工艺;深度处理采用高效沉淀池+臭氧氧化+纤维束过滤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外运工艺;除臭采用生物除臭工艺。
本项目依托总厂区污水处理站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见表3-2。
表3-2 污染物排放浓度及出水水质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水质指标 |
pH |
COD |
BOD |
SS |
氨氮 |
N |
P |
石油类 |
处理站污染物排放浓度 |
6-9 |
≤280 |
≤150 |
≤200 |
20 |
40 |
3.0 |
5.0 |
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进出水质情况见表3-3。
表3-3 设计进出水质指标 单位:mg/L
项目 |
COD |
BOD5 |
SS |
NH3-N |
TN |
TP |
设计进水指标 |
300 |
150 |
200 |
30 |
40 |
3.0 |
设计出水指标 |
≤50 |
≤10 |
≤10 |
≤5(8) |
≤15 |
≤0.5 |
3.3.3固体废物处理
制药企业主要产生三类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以及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以及生活垃圾可由市政统一收集处理,危险废物除部分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外,其余可由东药新厂区自建的危险废物焚烧炉进行处置。具体情况如下:
(1)危险废物焚烧炉建设原因及概况
由于东药产生的危险废物较大,当地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很难满足东药集团焚烧危险废物的需要;且危险废物中其中约有50%以上具有高热值(6000-8000kcal/t),是可利用的燃料,可利用热能降低焚烧运行费用;同时,企业自建焚烧炉可以降低危险废物运输途中的风险,减少运输量,降低运输费用。
基于以上原因,在《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异地改造污染治理工程项目》(环评批复文件沈环保审字【2010】187号)中建设了一座危险废物焚烧炉,建设地点位于东药厂区西北地块,现该焚烧炉已建成,准备申请竣工验收
(2)危险废物焚烧炉工艺流程
危险废物先进行浓缩等预处理,然后经密闭的传输系统自动传输入炉,有机废弃物在1100~1300℃高温下充分燃烧,分解成各种气体;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通过有机热载体炉回收利用,高温烟气则通过急冷装置进行急冷处理,使500℃以上高温烟气在1秒钟之内降至200℃以下,有效遏制了二噁英的产生;烟气经布袋除尘、脱酸(碱液洗涤)、脱水活性炭吸附等多级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灰渣及烟气净化富集的飞灰送有资质的定点单位处理;烟气净化水循环使用。
图3-4 企业自建危险废物焚烧炉工艺流程示意图
3.3.4企业现存环保问题
目前,总厂区内各建设项目尚未进行生产,经调查,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沈阳化学工业区卫生防护距离内尚有居民未搬迁,如前马村、岳家村等。
2、东药集团厂区依托的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尚未进行竣工验收,暂时无法接纳本企业的废水。如需变更污水接收单位,需重新对其处理本企业污水可行性进行论证,并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3.4 东药现有氯霉素生产情况
现有氯霉素工程位于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总厂北二路厂区,主要产品为氯霉素,年产量为547.67t/a。现有氯霉素工程有职工234人,年工作330天。
待本项目投产后,现有氯霉素生产装置全部停用。
3.4.1工艺流程
氯霉素生产经过溴缩(水解、缩合)、还原、分拆、左旋精制工序,得到粗品氯霉素,最后经过精制得到氯霉素成品。
3.4.2 原有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处理措施
现有项目废气均为无组织排放。
(2)废水处理措施
车间废水排入厂区污水处理中心统一处理。
(3)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氯霉素工程现有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交市政处理,危险废物一部分外委处置,另一部分如废酸等外卖给其他企业作为生产原料。
3.4.3 现有氯霉素车间存在环境问题
⑴ 有毒有害废气影响
氯霉素工程现有厂区生产时,工艺废气均为无组织排放,对厂区及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的污染。
⑵ 固废管理措施不完善
各生产车间部分危险废物(如化学原料里层包装袋等)尚未纳入全厂危废管理范畴。
⑶ 环境监测力量不足
氯霉素工程现有环境监测力量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环境保扩工作需要,缺乏各种快速应急监测仪器及大型监测设备。
⑷ 排污口不规范化
车间排水口未按环保要求设置相关标志牌。
3.4.4 东药原厂区污染物达标情况
辽宁康宁环境监测评价有限公司于2016年10月13日、10月14日和10月17日对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北二路厂区和张士厂区污水总排口的废水、北二路厂区的工艺废气和两个厂区的厂界噪声进行了现场采样及测试。监测结论如下:
①废水
北二路厂区和张士厂区污水总排口排出的废水中PH值、苯胺和硝基苯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中三级标准限值的要求;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挥发酚和石油类的浓度均符合《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表2中的标准限值要求。
②废气
北二路厂区车间废气排放口排出的氯化氢和甲醇浓度以及无组织排放的氯化氢、甲醇、颗粒物、二氧化硫、甲醛、非甲烷总烃、苯、氯苯浓度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二级标准要求。
3.4.5项目搬迁过程及遗留地块环保要求
项目原厂址停止生产,不再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剩余产品可继续出售;剩余原材料可转运到新厂区;项目停产搬迁后,原厂址全部设备进行清洗,清洗废水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清洗干净的设备可拆除外售回收或部分转运到新厂区继续使用。现有厂区内未经清洗处理的生产设备,不得随意外售。
同时东药氯霉素项目退役期对环境的影响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建筑及设备管线拆除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新厂区氯霉素产品预计于2018年年末建成投产,待新厂区氯霉素项目建成并通过环保验收后,老厂区氯霉素产品立即停止生产。生产设备、贮罐和管线将拆除。
东药氯霉素项目原有的生产设备、贮罐和管线内会残留一些化学品,为避免拆除过程中的遗留化学品污染环境,本次评价要求企业对遗留的生产设备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液经收集后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清洗干净的设备可拆除外售回收或转运到新厂区继续使用,以尽量避免设备拆除过程中化学品残渣粉尘污染大气环境。
在进行建筑物、设备管线拆除的过程中主要污染为拆除时产生的大量粉尘,此外可能存在极少量设备或管线中残留的化学品泄漏污染的情况。因此本次评价要求企业在对设备或管线拆除时,应使用专门的容器收集可能存在的化学品,一旦发现设备或管线中存在化学品残留,应及时转移至专门的容器临时贮存,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收集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污染环境;在厂房建筑物时可适当洒水,减少拆除过程的扬尘量,有效控制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⑵ 残留固体废物的影响
东药氯霉素项目建筑物拆除过程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应按照有关部门规定妥善处置。废门窗、废钢筋也可回收出售,废砖大部分经挑检后可回收利用,废混凝土和少量碎砖可用于填方。
⑶ 对区域土壤环境的影响
氯霉素项目退役期在进行设备或管线拆除时也会存在化学品泄漏并污染区域土壤环境的可能,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及时将可能残留的化学品转移至专门的容器中贮存后,可大大降低区域土壤受污染的可能。
由于氯霉素项目已生产多年,考虑该地块可能存在土壤污染等问题,结合氯霉素产品厂区平面布置以及该区域地下水走向(由东北向西南)。企业应针对氯霉素项目原厂址,制定监测计划,遗留环境问题、土地污染等,应及时修复,恢复利用。
4工程分析
4.1建设项目概况
4.1.1基本情况
(1) 项目名称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异地改造建设项目氯霉素建设工程
(2) 建设性质
异地新建。
(3)建设单位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项目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1434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374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00 万元。
(5)项目定员、班制运转及年操作时数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三级管理、一级核算制,公司设有生产管理、技术、质量、供应等部门,完成公司的各项行政管理职能。本工程建设后投产后,生产管理纳入公司的管理机构和体制。
本项目建设后,根据岗位核算,需各类管理、技术、操作及生产辅助等人员180人,具体见下表:
表4-1 本项目定员一览表
部门 |
人数 |
备注 |
技术管理人员 |
21 |
白班 |
操作人员 |
155 |
四班两运转 |
辅助人员 |
4 |
白班 |
合 计 |
180 |
|
建设项目全年工作330d;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采用单班制,工作时间为8h;操作人员采用四班两运转制,每班工作时间为12h。
4.1.2项目组成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440t/a氯霉素及中间体产品等生产装置,所需供排水、供电、供汽等依托全厂公用工程,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及暂存均依托全厂环保工程。
建设项目生产内容见表4-2-1,项目组成见表4-2-2。
表4-2-1 建设项目生产内容
生产装置名称 |
生产规模 |
年生产批次 |
年生产天数 |
溴缩工段 |
生产缩合物824t/a |
1707(缩合工段) |
330d/a |
还原工段 |
生产氨基物691t/a |
1440 |
330d/a |
精制工段 |
生产左旋氨基物346t/a;右旋氨基物346t/a |
1473 |
330d/a |
成品工段 |
440t/a |
765 |
330d/a |
注:各工段中不同装置生产批次不同,具体见各工段物料平衡图。
表4-2-2 本工程项目组成表
项目名称 |
建设规模 |
备注 |
主体工程 |
1 |
溴缩工段 |
生产缩合物32t/a(不含自用) |
新建 |
2 |
还原工段 |
生产氨基物:298t/a(不含自用) |
新建 |
3 |
精制工段(包括分拆、精制、回收等工序) |
生产左旋氨基物:40 t/a(不含自用),右旋氨基物346 t/a, |
新建 |
4 |
成品工段 |
生产氯霉素:440 t/a |
新建 |
辅助生产设施 |
1 |
软化水处理站 |
—— |
新建 |
2 |
仓库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3 |
罐区 |
新建乙酐、氯苯、甲醛等共计5个储罐 |
新建液体原料罐区 |
4 |
液体产品储池 |
12000m3 |
新建 |
5 |
仪表维修车间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6 |
中央化验室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公用工程 |
1 |
供水系统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2 |
变、配电室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3 |
供热工程 |
—— |
依托沈西热电厂 |
4 |
循环水站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5 |
消防池及泵房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6 |
办公区、食堂等生活设施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环保工程 |
1 |
尾气净化设施 |
—— |
车间集中尾气1级水喷淋吸收装置/活性炭吸附后经27m高排气筒排放。 |
2 |
污水处理站 |
—— |
依托全厂20000m3/d污水处理厂 |
3 |
事故池 |
—— |
依托全厂13000m3事故池 |
本工程主要生产设备情况见表4-3-1~4-3-5。
4.1.3产品方案、产品规格
(1)产品方案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见表4-4和图4-1。
表4-4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表
名称 |
规模 |
备注 |
氯霉素 |
440吨/年 |
主产品 |
缩合物 |
32吨/年 |
中间体 |
溴化氢 |
715吨/年 |
副产品 |
精制右旋氨基物 |
220吨/年 |
副产品 |
精制左旋氨基物 |
40吨/年 |
中间体 |
甲醛酯 |
1320吨/年 |
副产品 |
异丙酯 |
90吨/年 |
副产品 |
丙酮 |
110吨/年 |
副产品 |
聚合氯化铝 |
10000吨/年 |
副产品 |
甲醇 |
320吨/年 |
副产品 |
图4-1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图
(2)产品规格
建设项目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5-1~4-5-10。
表4-5-1 氯霉素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标准 |
企业内控标准 |
中国药典2015版(ChP2015) |
1 |
性状 |
|
白色至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
白色至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
2 |
溶解度 |
|
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或丙二醇,微溶于水 |
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或丙二醇,微溶于水 |
3 |
鉴别 |
|
呈正反应
HPLC:符合规定
IR:符合规定 |
呈正反应
HPLC:符合规定
IR:符合规定 |
4 |
熔点 |
℃ |
149~153 |
149~153 |
5 |
比旋度 |
° |
+18.5~+20.0 |
+18.5~+21.5 |
6 |
干燥湿重 |
% |
≤0.5 |
≤0.5 |
7 |
灼烧残渣 |
% |
≤0.1 |
≤0.1 |
8 |
含量
(干品计) |
% |
98.5~102.0 |
98.0~102.0 |
9 |
酸碱度
(PH值) |
|
5.0~7.5 |
4.5~7.5 |
10 |
氯化物 |
ppm |
—— |
—— |
11 |
有关物质 |
% |
氯霉素二醇物≤1.0
对硝基苯甲醛≤0.5 |
氯霉素二醇物≤1.0
对硝基苯甲醛≤0.5 |
12 |
结晶性 |
|
符合规定 |
符合规定 |
13 |
细菌内毒素供注射 |
EU/mg |
—— |
—— |
14 |
无菌 |
|
—— |
—— |
15 |
热原 |
|
—— |
—— |
16 |
残留溶剂 |
% |
甲醇≤0.3
异丙醇≤0.5
氯苯≤0.036
苯≤0.0002
乙醇≤0.5 |
甲醇≤0.3
异丙醇≤0.5
氯苯≤0.036
苯≤0.0002
乙醇≤0.5 |
表4-5-2 缩合物产品主要技术参数(Q/DBZY•015-J-CB-436-001-2017)
序号 |
项目 |
标准 |
1 |
熔点 |
熔点: 158℃-164.0℃ |
2 |
干燥失重 |
干燥失重:≤0.3% |
3 |
外观 |
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
表4-5-3 氢溴酸产品主要技术参数(Q/DBZY•015-J-CB-439-001-2017)
表4-5-4 精制右旋氨基物产品主要技术参数(Q/DBZY•015-J-CB-405-001-2017)
序号 |
项目 |
标准 |
1 |
熔点 |
≥158℃ |
2 |
水分 |
≤0.3% |
3 |
外观 |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
表4-5-5 精制左旋氨基物产品主要技术参数(Q/DYGF·J51-CB-419-2011)
序号 |
项目 |
标准 |
1 |
熔点:≥158℃ |
化测法 |
2 |
干燥失重:≤0.3%二级品 |
电烘箱干燥 |
3 |
色泽:高于或等于标准 |
目测法 |
4 |
左旋体:含量≥-96% |
旋光仪测定 |
表4-5-6 甲醛酯产品主要技术参数(Q/DBZY•015-J-CB-440-001-2017)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企业内控标准 |
1 |
含量 |
% |
≥30 |
表4-5-7 异丙酯产品主要技术参数(Q/DBZY•015-J-CB-441-001-2017)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企业内控标准 |
1 |
含量 |
% |
≥30 |
表4-5-8丙酮产品主要技术参数(Q/DBZY•015-J-CB-433-001-2017)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企业内控标准 |
1 |
含量 |
% |
≥30 |
表4-5-9聚氯化铝主要技术参数(Q/DBZY•015-J-CB-433-001-2017)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企业内控标准 |
1 |
三氧化二铝(Al2O3) |
% |
≥6.0 |
2 |
盐基度B(%) |
% |
30-95 |
3 |
总酸度(HCl)(%) |
% |
≥5 |
表4-5-10 甲醇产品指标及其执行标准(Q/DBZY·015-J-CB-424-2016)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企业内控标准 |
1 |
外观 |
—— |
无色透明液体 |
2 |
水分 |
% |
≤5 |
3 |
任一单一杂质 |
% |
≤0.1 |
4.1.4平面布置及合理性分析
(1)布置原则
①充分利用厂区土地面积,以节约占地和投资,方便生产管理;
②在符合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范与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工艺流程顺畅便捷,功能分区明确合理;
③以物料输送流向为主线,尽可能合并组合厂房设施,以节约占地和能量损耗。
④服从地方的总体规划要求,考虑厂区的自然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
⑤分区合理,功能明确。
(2)布置方案
本项目是在建设项目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车间的总体安排和布置。
厂区内自然地形较平坦,本项目建设厂区竖向布置考虑采用平坡式布置方式,厂区设计建筑物室外标高高于道路标高。场地排水采用地下雨水管道为主的排水方式。
本工程与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异地改造建设项目黄连素及胡椒环建设工程同时进行,生产厂房与黄连素项目共用一座建筑,公用工程统筹考虑在黄连素及胡椒环建设工程中,本项目只涉及氯霉素产品的整个生产装置。本项目生产装置占地面积3316㎡,位于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细河原料药厂区的南部边缘,使用细河原料药厂区总体规划的C400地块。本项目所用的液体原料储存于黄连素及胡椒环建设工程新建的储罐区,车间化验室、办公楼等辅助设施设置在本地块内建设的辅助楼内,人员的更衣洗浴也在总更衣楼内设置。仪表压缩和氮气由已建成的公用工程中心提供,脱盐水、循环水和乙二醇冷冻水系统在E400地块新建的动力中心建设。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见图4-2。
4.2原辅材料供应、消耗
4.3公用工程
(1) 给排水系统
1、供水
给水水源为沈阳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市政自来水,供水压力0.4MPa,管径约DN700~800,供水水温8~12℃,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园区供水由九水厂和配水厂供应,根据《沈阳市铁西新城总体规划》,九水厂现状规模10万m
3/d,规划规模15万m
3/d;另外,规划建设10万m
3/d的配水厂一座。设计新鲜水供水能力为6250t/h,园区现新鲜水供应能力4166.7t/h,园区现有及规划项目新鲜水总用量3764t/h,现剩余供水能力为402.7t/h。满足本项目所需水量。
① 冷却循环水
冷却循环水由E200动力中心供应,该中心供水能力1500t/h,供应温度为30℃,要求回水温度低于35℃。具体用途:反应罐夹套冷却、干燥、分馏等换热器冷却水。
②生活水
项目用生活水由开发区供水公司自来水管网供给,水温8~12℃,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③工艺用水
由东药公用工程中心5000m
3的自来水储水池集中供应,供水能力1375m
3/h,取供水方式为市政自来水---蓄水池---供水泵---管道输送---供水。厂内0.4 MPa输送,到车间各单体厂房不需进行二次加压。
④消防用水
依托本区块内设2座1000m
3地下砼水池,作为消防储水池,共配备消防水泵4台。
⑤脱盐水
由东药E200地块的公用工程中心一次水制备能力为875t/h,已取得批复项目预计用412t/h,本项目用量为12.8t/h,可满足本项目需求。
2、排水
(1)污水系统
全厂排水管网采用分流制,污水包括清污水、浓污水、酸碱水等,经各自管道直埋至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根据《沈阳市铁西新城总体规划》,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日处理量为25万t,满足沈阳化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需要。
(2)雨水系统
厂初期雨水(15min)及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消防废水均经雨水系统统一在厂区的雨水收集池内收集,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排入市政雨水系统,不合格的水由泵提升至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雨水系统。厂区周围雨水管网较为建全,设有2条直径为2m的雨水管道,可以满足东药集团全厂雨水排放要求。
雨水收集池和事故池均处于厂区西北角的环保区块内,容积分别为10752m
3和13000m
3。
3、供热
(1)生产用汽
工业蒸汽是由国电沈阳热电有限公司沈西热电厂提供,东药锅炉房作为备用汽源,供应压力为8bar,温度不超过240℃。车间内将自行安装蒸汽减压和分配系统,然后输送至各个使用点。具体用途包括:反应加热,空调暖通系统的加热。
国电沈阳热电有限公司沈西热电厂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浑河二十街26号,由中国国电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全额投资,经批准于2008年8月正式组建。现有锅炉2×1125t/h,单台机组抽气量220t/h,供汽参数:压力0.8-0.9MPa,温度260℃。现有供汽规模:蒸汽用户75家,最大供汽规模210t/h,两台机组剩余供汽规模230t/h。本项目最大供汽需求0.35t/h,小于国电沈阳热电有限公司沈西热电厂剩余供汽规模230t/h,因此,国电沈阳热电有限公司沈西热电厂剩余供汽规模能够满足本项目供汽需求。
东药集团自建3台75t/h、压力5.3Mpa的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全厂的备用汽源,当国电沈阳热电有限公司沈西热电厂的供汽规模不能满足项目用汽需求时启用。
(2)采暖用热
采暖热源由厂区E200区域建设的一套蒸汽换热系统供给,送水温度90℃,回水温度70℃。各车间和建筑就近从厂区热水井接管入户,沿地下进入各个供暖地点。
4、供电
(1)供电电源
电源由沈阳供电公司提供,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其中一回由项目侧东南化工园现有一座220/66kV变电站--东胜变66kv母线引出接至本项目总变电站;另一回由米其林公司供电的电缆线路T接至本项目总变电站。沈阳化学工业园区内近远期规划建设一座动力站,动力站总装机容量为100MW,除去自用电后,可向园区提供约90MW电能,因此园区近远期需由外电网供电约490MW(含预留区)。根据沈阳化学工业园区现有及规划项目用电需求,以及综合考虑公用辅助设施(包括公用工程)用电,沈阳化学工业园区近远期用电负荷预测值约为58万KW(其中预留地9万KW)。满足本项目供电要求。
(2)供电方案
厂区北侧C100区域建设一座66/10KV总变电站,采用双路供电方式,负责为全厂各组团用电负荷供电。
根据厂区生产车间的布置型式,本项目用电来自E200区块建设的1座10kV配电室,负责为各产品组团区域内用电负荷供电。
5、储运
厂区内建设有原辅料仓库、堆场和成品组合式仓库。氯霉素建设项目新建液体储罐用以储存本项目所需的液体原料,本项目新建液体储罐同黄连素项目在同一罐区内,位于黄连素装置区北侧,部分原料储存依托黄连素项目新建储罐。
大宗固、液体原料由火车运输至厂区西侧边界,铁路部门在该处设置卸货支线,利用站台进行装卸。
本项目原料主要包括固体和液体化工原料。原料运入工厂后,液体原料通过卸车泵将其送到储罐区;固体原料存储于厂区原辅料仓库;桶装液体原料送往厂区堆场储存。
产品氯霉素储存于厂区成品组合式仓库。
表4-7主要原料贮存情况一览表
名称 |
规格(m) |
罐型 |
容积(m3) |
密度 |
充满系数 |
周转天数 |
数量 |
备注 |
乙酐储罐 |
DN4200*7200 |
立式 |
100m³ |
1.08 |
0.9 |
30天 |
2 |
新建 |
异丙醇储罐 |
DN4200*7200 |
立式 |
100m³ |
0.7855 |
0.9 |
30天 |
1 |
新建 |
甲醇储罐 |
DN4200*7200 |
立式 |
100m³ |
0.7918 |
0.9 |
20天 |
2 |
依托 |
氯苯储罐 |
DN4200*7200 |
立式 |
100m³ |
1.11 |
0.9 |
30天 |
1 |
新建 |
甲醛储罐 |
DN3600*6000 |
立式 |
50m³ |
1.2 |
0.9 |
10天 |
1 |
新建 |
工业盐酸31%储罐 |
DN6000*6500 |
立式 |
200m³ |
1.2 |
0.9 |
15天 |
2 |
依托 |
另外,为储存聚合氯化铝产品,本项目在车间左侧区块新建一座12000m
3的封闭液体产品储池,池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内表面涂防腐防水涂料,满足耐腐蚀性。储池顶部设置日常运行排风口、进料口及检修清掏排风设施。
本工程新建装置公用工程依托情况见表4-7。
表4-7本项目公用工程消耗及依托情况一览表
序号 |
能源种类 |
计量单位 |
年需要量 |
供应来源 |
1 |
电 |
万千瓦时/年 |
475.10 |
市政供电 |
2 |
低压蒸汽
(0.8MPa240℃) |
吨/年 |
42780 |
沈西热电公司 |
3 |
自来水 |
吨/年 |
210900 |
市政供水 |
4 |
循环水 |
m3/h |
1000 (循环量) |
厂区公用工程中心 |
5 |
脱盐水 |
吨/年 |
3100 |
厂区公用工程中心 |
6 |
氮气(0.6MPa) |
Nm3/年 |
420000 |
厂区公用工程中心 |
7 |
仪表压缩空气(0.6MPa) |
Nm3/年 |
1080000 |
厂区公用工程中心 |
4.4水平衡分析
本工程新建装置水平衡情况见图4-3及表4-8。
表4-8本工程水量平衡对比表
入方 |
出方 |
序号 |
类别 |
数量(m3/d) |
序号 |
类别 |
数量(m3/d) |
m3/d |
万m3/a |
m3/d |
万m3/d |
1 |
新鲜水 |
638.9 |
21.09 |
1 |
生产废水 |
244.4 |
8.07 |
2 |
物料带水 |
44.45 |
1.47 |
2 |
凝结水(2) |
129.6 |
4.28 |
3 |
蒸汽(1) |
129.6 |
4.28 |
3 |
生活污水 |
12.9 |
0.43 |
4 |
脱盐水 |
9.27 |
0.31 |
4 |
循环排污水 |
120 |
3.96 |
5 |
反应生成水 |
5.78 |
0.19 |
5 |
循环出水 |
24000 |
792 |
6 |
循环进水 |
24000 |
792 |
6 |
蒸发、产品及固废带出 |
321.1 |
10.6 |
合计 |
24828 |
819.34 |
|
24828 |
819.34 |
水重复利用率(%) |
92.9 |
注:(1)蒸汽计量单位已折换成表态下水体积。
(2)本项目低压蒸汽凝结水用于全厂总更衣楼洗浴用水。
从图4-3以及上表可以看出,本工程新鲜水消耗量为638.9m
3/d,脱盐水消耗量为9.27m
3/d,各工段中溴缩缩合物工段耗水量较大,为31.55m
3/d。本项目生产废水排放量为244.4 m
3/d,收集后进入厂内污水处理厂高浓度水池,办公生活用水以及循环排污水(共计132.9m
3/d)进入厂内污水处理厂低浓度水池,本工程水重复利用率为92.9%。
4.5物料平衡分析
4.5.1新建装置物料平衡分析
(1)溴缩工段
①溴缩水解装置,新建溴缩水解装置产量为866.1t/a,年生产3413批次,其物料平衡情况见图4-4-1。
②溴缩缩合物装置,新建溴缩水解装置产量为760.3t/a,年生产1707批次,其物料平衡情况见图4-4-1。
(2)还原工段
新建氨基物生产装置产量为635.6t/a,年生产1440批次,其物料平衡情况见图4-4-2。
(3)左旋工段
①分拆装置,新建氨基物分拆装置产量为469t/a,年生产3456批次,其物料平衡情况见图4-4-3。
② 制装置,新建精左(精右)装置产量为精左(精右)311.5t/a,年生产1473批次,其物料平衡情况见图4-4-3。
③ 升膜装置,新建升膜回收装置,年回收浓缩物为94.9t/a,年生产368批次,交浓缩物装置进行下一步处理,其物料平衡情况见图4-4-3。
④浓缩物回收装置,新建浓缩物回收装置,年回收氨基物为37.9 t/a,年生产批次171批,回收的氨基物回分拆岗位继续使用,其物料平衡情况见图4-4-3。
(4)成品氯霉素装置
新建成品氯霉素生产装置产量为440t/a,年生产765批次,其物料平衡情况见图4-4-4。
4.5.2特征物质物料平衡分析
4.6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4.6.1.溴缩工段
1.溴化反应
对-硝基苯乙酮 溴 溴化物 溴化氢
2.成盐反应
溴化物 六次甲基四胺 成盐物
3. 水解反应
4.乙酰化反应
5.缩合
乙酰化物 甲醛 缩合物
溴缩工段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4-5-1。
本工段在溴化反应过程中有溴化氢(G1)气体以及溴化残渣(S1)产生,成盐过程中有氯苯废气(G2)产生,而水解过程会产生水解母液(W1)。
4.6.2还原工段
反应方程式如下:
3.水解反应
3.中和
4.6.3.左旋氨基物工段
本工段分为分拆、左/右旋氨基物精制、升膜回收以及浓缩物回收四个环节,具体如下:
(1)分拆
(2)左旋/右旋氨基物精制
(3)母液升膜浓缩
(4)浓缩物成盐
左旋氨基物工段各装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4-5-3。
本工段在分拆环节中有废水(W8、W9)产生,在左旋/右旋精制过程中有含氨基物的水洗废水(W10、W11)产生,精右脱色过滤过程产生含过滤物的废活性炭(S7);在升膜回收阶段产生升膜蒸发废水(W12)以及升膜母液(W13);浓缩回收过程产生水解废水(W14),一次中和过程产生废炭(S8),脱色过滤过程产生废水(W15)。
4.6.4.成品工段
1.二氯乙酰化反应
2.氯霉素压滤、结晶
3.氯霉素干燥包装
(
成品工段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4-5-4。
相对于前几个工段,成品工段污染物产生环节及产生量较少,在氯霉素溶液过滤环节有甲醇废气散逸(G7),在回收甲醇过程中有含甲醇废水(W16)产生。
成品工段各装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4-5-4。
4.7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4.7.1废气排放情况
本项目各生产单元运行过程间歇产生工艺废气,其中的污染物包括溴化氢、氯苯、异丙醇以及甲醇。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溴化氢、甲醇、异丙醇尾气拟采取水浴吸收装置进行净化,氯苯采用水浴吸收+活性炭吸附方式吸收处理。
上述尾气经处理后通过统一的排风管道由风机引至三层楼顶27m高的排气筒排放。建设项目最终排放的尾气包括溴化氢、氯苯、异丙醇以及甲醇,因上述气体间正常状态下不发生任何反应,因此,不存在安全隐患,经同一根排气筒排放可行。经上述方式处理后,各污染物排放值均符合相应排放标准要求。
本项目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4-9-1及4-9-2。
4.7.2废水排放情况
建设项目排放的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大类。
⑴ 生产废水
建设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水解废水、分拆废水、过滤废水、水洗废水以及尾气吸收液、水流泵排水、工艺设备冷却水排水和地面冲洗水排水。
上述废水均属于高浓度废水,排入车间高浓度水池,由厂内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氯霉素车间高浓度水池的容积为200m
3。
建设项目设备冷却循环水量为24000t/d,由全厂循环水池统一提供,每天蒸发损耗240t/d,补充新鲜水120t/d,最后排入总厂循环水池。
建设项目地面冲洗水每天用水量为20t/d,排放量为12.5t/d。直接排入高浓度水池,
各工序废水具体排放情况见表4-10。
表4-9-1 废气排放源强
工艺岗位 |
编号 |
产生源 |
废气 |
产生量 |
处理措施 |
排放量 |
kg/批 |
kg/h |
kg/h |
t/a |
溴缩工序 |
G1 |
溴化反应 |
HBr |
20.99 |
9.05 |
水浴吸收 |
0.09 |
0.71 |
G2 |
成盐反应 |
氯苯 |
9.92 |
4.27 |
水浴吸收+活性炭吸附 |
0.21 |
1.66 |
还原工序 |
G3 |
异丙醇铝反应 |
异丙醇 |
40 |
7.27 |
水浴吸收 |
0.36 |
2.85 |
G4 |
还原反应 |
异丙醇 |
10 |
1.82 |
0.09 |
0.71 |
G5 |
水解反应 |
异丙醇 |
46.6 |
8.47 |
0.42 |
3.33 |
G6 |
母液回收 |
异丙醇 |
30 |
5.45 |
0.27 |
2.14 |
成品工序 |
G7 |
成品干燥 |
甲醇 |
10 |
0.97 |
水浴吸收 |
0.05 |
0.4 |
表4-9-2本项目新建装置废气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处理情况 |
排放量(m3/h) |
主要污染物 |
|
|
|
排放规律 |
排放去向 |
HBr |
氯苯 |
异丙醇 |
甲醇 |
非甲烷总烃 |
高度 |
直径 |
温度 |
kg/h |
mg/m3 |
kg/h |
mg/m3 |
kg/h |
mg/m3 |
kg/h |
mg/m3 |
kg/h |
mg/m3 |
|
m |
℃ |
处理前合计 |
20000 |
9.05 |
452.5 |
4.27 |
213.5 |
23.01 |
1150.5 |
0.97 |
48.5 |
23.98 |
1199 |
27 |
1.5 |
45 |
间断 |
大气 |
处理后排放 |
20000 |
0.09 |
4.5 |
0.21 |
10.5 |
1.14 |
57 |
0.05 |
2.5 |
1.19 |
59.5 |
标准限值 |
- |
- |
- |
2.0 |
27 |
- |
- |
22.9 |
190 |
42.2 |
120 |
|
|
|
|
|
无组织排放 |
生产装置区:氯苯:0.02kg/h;甲醇:0.005kg/h;HBr:0.01kg/h;非甲烷总烃:0.2kg/h
罐区:氯苯:0.01kg/h;甲醇:0.01kg/h;甲醛:0.006kg/h;非甲烷总烃:0.02kg/h |
表4-10本项目新建装置废水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编号 |
污染源 |
废水种类 |
废水排放量(m3/d) |
pH |
CODCr |
NH3-N |
甲醇 |
氯化物(以Cl-计) |
排放 |
排放去向 |
kg/d |
mg/l |
kg/d |
mg/l |
kg/d |
mg/l |
kg/d |
mg/l |
规律 |
W1 |
溴缩水解单元 |
水解母液 |
9.53 |
8~10 |
24.97 |
2620 |
60 |
6296 |
300 |
31480 |
820 |
86044 |
间断 |
经厂内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 |
W2 |
溴缩缩合物单元 |
乙化母液 |
10.51 |
6~9 |
24.17 |
2300 |
- |
|
- |
- |
|
|
间断 |
W3 |
溴缩缩合物单元 |
乙化洗水 |
23.54 |
6~9 |
44.02 |
1870 |
|
|
|
|
|
|
|
W4 |
溴缩缩合物单元 |
缩合洗水 |
10.47 |
6~9 |
38.22 |
3650 |
|
|
|
|
|
|
|
W5 |
溴缩缩合物单元 |
甲醇回收 |
3.07 |
6~9 |
10.56 |
3440 |
|
|
7.83 |
2550 |
|
|
|
W6 |
还原单元 |
异丙醇回收废水 |
0.56 |
6~9 |
10.2 |
18210 |
|
|
|
|
24 |
42857 |
|
W7 |
还原单元 |
异丙醇回收废水 |
0.86 |
10~12 |
23.52 |
27350 |
- |
|
- |
- |
32 |
37209 |
间断 |
W8 |
分拆单元 |
粗左分拆废水 |
1.15 |
10~12 |
26.77 |
23280 |
- |
|
- |
- |
- |
|
间断 |
W9 |
分拆单元 |
粗右分拆废水 |
1.15 |
6~9 |
26.77 |
23280 |
- |
|
|
|
- |
|
间断 |
W10 |
精左单元 |
洗涤废水 |
1.12 |
6~9 |
29.37 |
26220 |
|
|
- |
- |
|
|
|
W11 |
精右单元 |
洗涤废水 |
1.12 |
6~9 |
29.37 |
26220 |
|
|
|
|
|
|
|
W12 |
升膜单元 |
蒸发废水 |
13.82 |
6~9 |
31.51 |
2280 |
|
|
|
|
|
|
|
W13 |
升膜单元 |
升膜母液 |
4.46 |
6~9 |
82.69 |
18540 |
|
|
|
|
|
|
|
W14 |
浓缩物回收 |
水解母液 |
0.91 |
6~9 |
14.11 |
15500 |
|
|
|
|
|
|
|
W15 |
浓缩物回收 |
过滤废水 |
0.11 |
6~9 |
1.35 |
12250 |
|
|
|
|
|
|
|
W16 |
成品单元 |
过滤废水 |
1.59 |
|
5.2 |
3270 |
|
|
|
|
|
|
|
|
废气处理 |
尾气吸收废水 |
8.4 |
4~6 |
327.6 |
39000 |
- |
|
- |
- |
- |
|
间断 |
|
水流泵水 |
工艺废水 |
138 |
6~9 |
414 |
3000 |
- |
|
- |
- |
- |
|
间断 |
|
地面冲洗水及其它 |
冲洗废水 |
12.5 |
6~9 |
6.25 |
500 |
- |
|
- |
- |
- |
|
间断 |
- |
厂内污水处理站高浓度系统 |
进水 |
242.9 |
6~9 |
1170.65 |
4819 |
60 |
247 |
7.83 |
32 |
876 |
3606 |
间断 |
- |
循环水场 |
循环排污水 |
120 |
6~9 |
2.27 |
60 |
- |
- |
- |
- |
- |
- |
间断 |
- |
生活污水 |
生活污水 |
12.9 |
6~9 |
1.03 |
80 |
0.39 |
30 |
- |
- |
- |
- |
间断 |
|
厂内污水处理站低浓度系统 |
进水 |
132.9 |
6~9 |
3.3 |
65 |
0.39 |
8 |
- |
- |
- |
- |
|
|
|
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合计 |
出水 |
375.8 |
6~9 |
105.22 |
280 |
7.52 |
20 |
5.64 |
15 |
375.8 |
1000 |
|
|
|
年排放量* |
|
12.4 |
|
34.72 |
|
2.48 |
|
1.86 |
|
124.01 |
- |
|
|
注:年排放量(以330天计算)排放水量单位:万立方米/年;污染物单位:吨/年。
表4-11 本项目新建装置固废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
污染源 |
排放量 |
主要组分 |
类别 |
排放规律 |
排放去向 |
kg/批次 |
t/a |
S1 |
溴化残渣 |
溴化反应 |
12 |
18.6 |
溴化物 |
HW02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
间断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S2 |
铝渣 |
异丙醇铝反应 |
4 |
5.76 |
铝等 |
HW02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
间断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S3 |
红油 |
冷冻过滤 |
176 |
253.44 |
红油 |
HW02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
间断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S4 |
废炭 |
甩滤 |
136 |
195.84 |
活性炭等 |
HW49 废活性炭 |
间断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S5 |
废炭 |
溶解脱色 |
40 |
58.92 |
活性炭 |
HW49废活性炭 |
间断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S6 |
废炭 |
溶解脱色 |
46 |
7.87 |
氰化物 |
HW49废活性炭 |
间断 |
统一收集外售 |
|
内包装材料 |
|
|
2.35 |
|
HW49沾染毒性废弃包装物 |
间断 |
|
尾气吸附废活性炭 |
|
|
5.6 |
活性炭 |
HW49废活性炭 |
间断 |
|
外包装材料 |
|
|
5.2 |
|
一般固废 |
间断 |
|
生活垃圾 |
|
|
18.25 |
|
一般固废 |
间断 |
市政处理 |
合计 |
本工程共计产生594.19t/a,其中危险废物570.74/a,一般固废23.45t/a |
4.7.3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1)一般废物
外包装材料统一收集外售;生活垃圾统一集中交由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
(2)危险废物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滤渣、蒸馏残渣、废炭、内包装材料等2480.38t/a,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划分,均属于危险废物,在厂内专门规划场所分类暂存。危险废物送厂内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焚烧处理,不外排。
本项目固废产生及处理情况见表4-11。
4.7.4噪声
本项目连续噪声主要来源于泵类等动力装置,其噪声值控制在85dB(A)以下。间断噪声以来往车辆为主。
各噪声源的噪声强度具体情况见表4-12。
表4-12主要设备噪声源一览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声级值dB(A) |
减噪措施 |
噪声规律 |
最终声压级dB(A) |
1 |
机泵 |
85 |
低噪声设备、封闭式隔音间 |
连续 |
<70 |
2 |
干燥机 |
85 |
消音器 |
连续 |
<70 |
3 |
真空泵 |
80 |
消音器 |
间断 |
<70 |
4 |
冷凝器 |
85 |
设置隔音间 |
连续 |
<70 |
5 |
压缩机 |
80 |
设置在厂房内,加装隔/吸音材料及消声器,基础做减振处理 |
连续 |
<70 |
4.7.5本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根据工程各工段污染源“三废”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统计汇总见表4-13。
表4-13本工程“三废”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表
项目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废气 |
废气排放量 |
万Nm3/a |
15840 |
经27m高排气筒排放 |
HBr |
t/a |
0.71 |
氯苯 |
t/a |
1.66 |
异丙醇 |
t/a |
9.03 |
甲醇 |
t/a |
0.4 |
非甲烷总烃 |
t/a |
9.43 |
*废水 |
厂区污水总排口 |
废水排放量 |
万m3/a |
12.45 |
|
COD |
t/a |
34.72 |
按280mg/l计 |
氨氮 |
t/a |
2.48 |
按20mg/l计 |
甲醇 |
t/a |
1.86 |
按15mg/l计 |
氯化物(Cl-计) |
t/a |
124.01 |
按1000mg/l计 |
经沈阳市西部污水厂扩建工程处理后排入地表水 |
废水排放量 |
万m3/a |
12.45 |
|
COD |
t/a |
6.23 |
按50mg/l计 |
氨氮 |
t/a |
1.00 |
按8mg/l计 |
甲醇 |
t/a |
0.37 |
按3mg/l计 |
固废 |
产生量 |
t/a |
594.19 |
|
危险废物 |
t/a |
570.74 |
|
一般固废 |
t/a |
23.45 |
|
注:*本项目废水经过东药集团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东药集团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该污水厂设计指标,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限值。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工程废气排放量为15840万Nm3/a,其中HBr排放量为0.71t/a,氯苯排放量为1.66t/a,异丙醇排放量为18.3t/a,甲醇排放量为0.4t/a,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18.7t/a,本项目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本项目经厂内污水厂处理后排放的水量为12.4万t/a,其中COD排放量为34.72t/a,氨氮排放量为2.48t/a,甲醇排放量为1.86t/a,氯化物排放量为124.01 t/a;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94.19t/a,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为570.74t/a,一般固废产生量为23.45t/a。
4.8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本项目原料药所涉及的原料均为基础化工原料,本评价主要从工艺的角度,依据“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清洁生产目标要求,对项目现有的清洁生产水平尽量予以定量化分析,同时从原料、生产过程和产品三个方面提出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的建议方案,尽力节约能源、降低物耗,把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重要手段。
4.8.1 工艺技术及设备的先进性分析
我国最早于1954年由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总厂合成出混旋型结构。即合霉素。1958年开始生产左旋型结构。合霉素由于混有无作用的右旋型氯霉素,毒性大,疗效差,后来逐渐被市场淘汰。氯霉素的生产工艺是以硝基苯乙酮经多步化学反应,合成出混旋型,再经拆分得左旋体,然后与二氯乙烯反应得到氯霉素。后来人们又在氯霉素的结构基础上开发出无味氯霉素和琥珀氯霉素等系列产品。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在此方面工艺技术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4.8.2 产品性能先进性分析
如今,氯霉素滴眼剂等制剂产品已进入我国非处方药目录以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中,氯霉素滴眼液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急性或慢性结膜炎,包括眼睑炎,角膜溃疡,沙眼,麦粒肿、泪囊炎等。它临床疗效显著,价格便宜,知名度较高,在医院及零售药店的销售数量非常大。销售量远远超过其它眼科用药品种。尽管临床使用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未来一段时间仍然很难被其他同类药物替代。
本项目采用的改进后的工艺使产品纯度更高,其疗效更为确切。
4.8.3 原料及能源消耗分析
本项目产品的生产工艺经过相关生产和科研部门多年的改进和完善,并吸收相关企业的成熟经验,同原氯霉素生产工艺相比,各原辅材料平均消耗量均有所降低。
4.8.4 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分析
建设项目产生的工艺尾气均采取了有组织排放,减少了排放负荷,有效的控制了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工艺废水中COD浓度较高,收集后进入厂内污水处理厂高浓度池进行处理,改善了废水的水质,为后续进一步处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滤渣、残液、废酸等危险废物均由有资质的单位收集、处置,固体废物均得到了有效的处理。
设计中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主要采取控制噪声源与隔断噪声传播途径相结合的办法,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较大的风机等加消声器、隔音间,气体放空点加消声器,有效控制了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8.5废物综合利用
建设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及先进的控制手段,采用升膜回收、浓缩物回收等工艺回收中间原料,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8.6清洁生产评价小结
本工程新建装置选择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工艺技术,并采取了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了资源回用率,从整体上分析,新建装置及全厂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因此,本工程较好地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5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5.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⑴ 环境空气
本项目拟于春季开始施工,建设项目建设期需进行土方工程、对建筑材料运输装卸等,因此,施工期间由于沈阳地区春秋两季大风天气产生的扬尘将对附近大气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尽量减轻其污染程度,缩小其影响范围。其主要对策有:
①应重视施工工地道路的维护和管理,制定撒水抑尘制度,做到每天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干燥和大风气象条件下,应增加洒水次数及洒水量。
②建筑材料的堆场应当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围栏;工程脚手架外侧应使用密闭式安全网进行封闭。施工工地周围设置不低于2 m的硬质密闭围挡。
③施工期间运输车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湿润,以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并尽量减缓车速。不得使用空气压缩机来清理车辆、设备和物料的尘埃;施工工地各出入口应设置除车轮泥土设施,以保障车辆不带泥土驶出工地。
④加强运输管理,散装货车不得超高超载,以免车辆颠簸洒出;坚持文明装卸,避免袋装水泥散包;运输车辆卸完货后应清洗车厢;工作车辆及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区时冲洗轮胎,检查装车质量。
⑤散状物料运输应采取罐装或加盖苫布;散状物料运输车应尽量避开居民稠密区;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应在交通部门指定地线路上通行。
⑥加强对各种机械设备、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气和颗粒物排放。
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减少施工期的大气污染。
⑵ 噪声
①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
②要求施工单位的车辆应在交通部门指定的线路上行驶,并严格控制运行车辆的运行时间,尽量压缩汽车数量与行车密度。
③施工机械应尽可能布置于对厂界外敏感区域影响最小的地点。
④尽可能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动工具。
⑤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障。
⑥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为在高噪声源附近操作的作业人员配备防护耳塞或耳罩。
⑶ 废水
①在施工队伍应设兼职的施工用水管理员,负责供水管线和阀门的管理,防止滥用水和长流水,防止生活污水随处乱排。
②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设备用油的跑、冒、滴、漏。
③施工期间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
④施工期废水,按其不同性质分类收集,进入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
⑷ 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中的废钢筋、金属材料等应回收利用;废砂石等要及时清运,防止因长期堆存而产生扬尘等污染,优先用于回填处理,不能利用的运往城建部门制定的堆放场。
生活垃圾主要为废生活用品和食品垃圾,长时间对方会腐烂变质、滋生苍蝇蚊虫、传染疾病,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及时与环卫部门联系,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清运,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5.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5.2.1 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根据本项目产生的废气性质不同,采取两种不同的合并收集及处理方式。其中,氯苯不溶于水,经集气罩收集后由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甲醇、氯化氢、异丙醇溶于水,可一并收集进行水浴吸收处理,两路废气经处理后,经由同一排气筒统一排放,排气筒高27m,设置于厂房顶部。本项目废气收集及处理方案见图5-1。
图5-1 本项目废气处理方案示意图
(1)氯苯
建设项目氯苯的产生速率为4.27kg/h,经水浴+活性炭吸附处理(吸附效率可达到95%以上)后,尾气再经27m高排气筒有组织排放,其排放浓度为10.5mg/m
3,排放速率为0.21kg/h;净化后的尾气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满足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此工序产生的废活性炭妥善收集,将送东药厂区内305分公司进行处置。为确保吸附效率,活性炭要定期及时更换。
(2)溴化氢
建设项目产生的溴化氢尾气采用水浴吸收装置吸收处理,吸收方式为逆向吸收,该处理装置委托专业公司设计,设计处理效率为99%以上,吸收前溴化氢的产生速率为9.05kg/h;净化吸收处理后溴化氢的排放浓度为4.5mg/m
3,排放速率为0.09kg/h;净化后的尾气经27m高的排气筒有组织排放。
(3)异丙醇
建设项目异丙醇产生量较大,废气采用水浴吸收装置吸收处理,吸收方式为逆向吸收,设计处理效率为95%以上,吸收前异丙醇的产生速率为23.01kg/h;净化吸收处理后异丙醇的排放浓度为57 mg/m
3,排放速率为1.14kg/h;净化后的尾气经27m高的排气筒有组织排放。
(4) 甲醇
建设项目甲醇产生产生速率为0.97kg/h,经水浴吸收装置净化吸收,吸收方式为逆向吸收,吸收效率可达到95%以上,吸收后的尾气再经27m高排气筒有组织排放,其排放浓度为2.5mg/m
3,排放速率为0.05kg/h;其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满足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此工序吸收液排入到高浓度水池,最终汇入到综合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5)非甲烷总烃
本工程非甲烷总烃主要包括甲醇、异丙醇组成,处理的同时,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量也大幅削减。处理后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为2.36kg/h,排放浓度为118mg/m
3,均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二级标准限值。
上述不溶于水性气体由集气罩收集后经管道经活性炭吸附净化后达标排放,活性炭吸附箱材质玻璃钢,活性炭填充量约2000kg,约一年更换一次,防爆主风机材质为玻璃钢。
甲醇、异丙醇、溴化氢等溶于水性气体由集气罩收集或管路连接方式经水喷淋吸收后排放,喷淋塔与防爆主风机材质为玻璃钢。
上述尾气分别通过排风管连接在一起,再通过统一的排风管道由风机引至三层楼顶27m高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要进行景观化处理。
建设项目最终排放的尾气包括氯苯、溴化氢、异丙醇、甲醇,因上述4种气体间正常状态下不发生任何反应,因此,不存在安全隐患,经同一根排气筒排放可行。
建设项目采取上述措施后,废气中各污染物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具体废气处理及排放情况汇总见表5-2。
表5-2 本项目有组织废气处理及排放情况
废气 |
处理措施 |
处理效率
% |
排放速率
kg/h |
排放浓度
mg/m3 |
达标情况 |
排放去向 |
氯苯 |
水浴吸收+活性炭吸附 |
95 |
0.21 |
10.5 |
达标 |
所有排放尾气通过统一的排风管道由风机引至三层楼顶27m高的排气筒排放 |
甲醇 |
水浴吸收 |
95 |
0.05 |
2.5 |
达标 |
异丙醇 |
水浴吸收 |
95 |
2.31 |
57 |
达标 |
HBr |
水浴吸收 |
99 |
0.09 |
4.5 |
达标 |
5.2.2水污染物防治对策与措施
(1)工艺废水
建设项目过滤、水解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水以及尾气吸收液、水流泵水、地面冲洗水直接排入高浓度水池。
(2)生活污水
建设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全厂的污水处理装置低浓池统一处理。
建设项目废水处理措施及排放去向见表5-3。
表5-3 建设项目废水预处理措施及排放去向
工艺岗位 |
废水 |
编号 |
厂内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
排放去向 |
溴缩水解单元 |
水解母液 |
W1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厂内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 |
溴缩缩合物单元 |
乙化母液 |
W2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溴缩缩合物单元 |
乙化洗水 |
W3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溴缩缩合物单元 |
缩合洗水 |
W4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溴缩缩合物单元 |
甲醇回收 |
W5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还原单元 |
异丙醇回收废水 |
W6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还原单元 |
异丙醇回收废水 |
W7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分拆单元 |
粗左分拆废水 |
W8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分拆单元 |
粗右分拆废水 |
W9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精左单元 |
洗涤废水 |
W10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精右单元 |
洗涤废水 |
W11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升膜单元 |
蒸发废水 |
W12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升膜单元 |
升膜母液 |
W13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浓缩物回收 |
水解母液 |
W14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浓缩物回收 |
过滤废水 |
W15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成品单元 |
过滤废水 |
W16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尾气吸收液 |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水流泵水 |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地面冲洗水 |
|
排入高浓度水池 |
循环排污水 |
|
排入低浓度水池 |
生活污水 |
|
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低浓度水池 |
二、依托可行性分析
(1)总厂区污水处理站依托可行性分析
总厂区污水处理站根据总厂区搬迁产品污水产生量设计,设计处理规模为7×10
4m
3/d,其中一期处理规模为2.0×10
4m
3/d,二期处理规模为3.0×10
4m
3/d,三期预留处理能力2.0×10
4 m
3/d。本项目依托一期工程,目前厂区内现有及在建工程用水量约为20030m
3/d,其中依托污水处理站一期工程的为10909 m
3/d,富余量为9091 m
3/d,项目废水产生量464.21m
3/d,因此,总厂区污水处理站的一期处理能力能够满足本项目的排水要求。因此,从水量角度分析本项目废水依托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可行。
本项目高浓度废水COD浓度为4819mg/m
3,氨氮浓度为274mg/m
3,由表5-5可以看出,各项污染物浓度满足东药厂区总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表5-5 厂内污水处理站设计高浓度进水水质指标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设计进水水质 |
本项目污水水质 |
1 |
pH |
无量纲 |
6~9 |
6~9 |
2 |
COD |
mg/L |
10000~20000
(平均15000) |
4819 |
3 |
NH3-N |
mg/L |
300 |
274 |
4 |
N |
mg/L |
500 |
- |
5 |
P |
mg/L |
5 |
- |
6 |
石油类 |
mg/L |
50 |
- |
(2)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依托可行性分析
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隶属于国电东北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沈西九东路58号,在化工园污水处理厂东侧。北临沈西十二东路,东临细河十北街,西临新蔡公路,南部为铁路专线。工程占地247409.07m
2,设计日处理量25万吨,其中东药废水7万吨,开发区污水18万吨,工程总投资65449.04万元。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已取得环评批复,尚未进行验收。环评批复文号为沈环保审字[2013]0125号。
根据水源不同,本厂预处理工艺分为两条主线:其中7万吨/日东药废水的预处理采用曝气沉砂+臭氧氧化+水解酸化工艺;另18万吨/日市政污水预处理采用曝气沉砂+水解酸化工艺,两种废水分别经过预处理后混合,混合后的污水二级处理工艺采用改良A
2/O工艺;深度处理采用高效沉淀池+臭氧氧化+纤维束过滤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外运工艺;除臭采用生物除臭工艺。以上工艺可处理本项目产生的污水。
本项目依托总厂区污水处理站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见表5-6。
表5-6 污染物排放浓度及出水水质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水质指标 |
pH |
COD |
BOD |
SS |
氨氮 |
N |
P |
石油类 |
处理站污染物排放浓度 |
6-9 |
≤280 |
≤150 |
≤200 |
20 |
40 |
3.0 |
5.0 |
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进出水质情况见表5-7。
表5-7 设计进出水质指标 单位:mg/L
项目 |
COD |
BOD5 |
SS |
NH3-N |
TN |
TP |
设计进水指标 |
300 |
150 |
200 |
30 |
40 |
3.0 |
设计出水指标 |
≤50 |
≤10 |
≤10 |
≤5(8) |
≤15 |
≤0.5 |
本项目位于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收水范围内,污水通过管道进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目前,输水管道正在铺设中,待铺设完毕后,本项目方可运行;本项目所排尾水符合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进水水质要求,且仍具有一定的可生化性,不会影响污水厂的正常运行。经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处理达标后的废水不会对细河、浑河水质产生明显污染影响。因此,本项目污水处理站排水依托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处理可行。
5.2.3 噪声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⑴ 风机、泵类
选用低噪声、低转速、质量好的风机,并设减振基础,进、出口与通风管道采取软连接的方式,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设计采用的制冷机组、水泵等设备均设有减振措施,泵型应按工艺运行条件严格选择,使泵能在最佳效率点运行。泵的尺寸不宜过小,避免因流速加快而产生的空穴噪声,水管连接采用柔性接头。
⑵ 其它
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经厂房阻隔后,厂界噪声满足标准要求。
5.2.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94.19t/a,其中一般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3.45t/a,危险废物产生量为570.74t/a。
⑴ 一般固体废物
一般固体废物包括外包装材料和生活垃圾。外包装材料统一收集外售;生活垃圾统一集中交由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
⑵ 危险废物
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建设项目产生的滤渣、滤液、蒸馏残渣、母液残渣、废炭、废活性炭、内包装材料等均属于危险废物。
上述危险废物送至厂内305分公司进行焚烧处理。
本项目危险废物依托厂内已建成的危险废物暂存库,同时,危险废物要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进行贮存、运输和处置,为此,提出以下防治和管理措施。
①危险废物均应置于密闭的专用容器中,暂存于储存库中,并对储存库房地面进行严格的防渗处理;
②危险废物堆放处要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③危险废物贮存前应进行检验,并注册登记,作好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
④定期对贮存危险废物的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排放去向见表5-8。
表5-8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排放去向
序号 |
产生源 |
名称 |
类别 |
排放去向 |
S1 |
溴化反应 |
溴化残渣 |
HW02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S2 |
异丙醇铝反应 |
铝渣 |
HW02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S3 |
冷冻过滤 |
红油 |
HW02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S4 |
甩滤 |
废炭 |
HW49 废活性炭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S5 |
溶解脱色 |
废炭 |
HW49废活性炭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S6 |
溶解脱色 |
废炭 |
HW49废活性炭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
内包装材料 |
|
HW49沾染毒性废弃包装物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
尾气吸附废活性炭 |
|
HW49废活性炭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
外包装材料 |
|
一般固废 |
外售 |
|
生活垃圾 |
|
一般固废 |
交由市政处理 |
5.2.5地下水
(1)防渗原则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坚持“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即采取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相结合的措施。
①主动控制,即从源头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在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
②被动控制,即末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厂内污染区地面的防渗措施和泄漏、渗漏污染物收集措施,即在污染区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渗入地下,并把滞留在地面的污染物收集起来,集中送至综合污水处理厂处理;
③以特殊装置区为主,一般生产区为辅;事故易发区为主,一般区为辅。
④实施覆盖生产区的地下水污染监控系统,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及时发现污染、及时控制;
⑤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
⑥各污染区防渗设计采取地上污染地上防治,地下污染地下防治的设计原则。
⑦坚持“可视化”原则,输送含有污染物的管道尽可能地上敷设,并且对管道做明显标识,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若确实需要地下敷设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
(2)防止泄露措施
可参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中的规定,根据装置、单元的特点和所处的区域及部位,可将建设场地划为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防治区,具体的分区标准及工程设计标准如下:
①分区标准
根据工程物料或者污染物泄漏的途径和生产功能单元所处的位置,厂区可划分为非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重点污染防治区。
非污染防治区:没有物料或污染物泄漏,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的区域或部位。
一般污染防治区: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可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
重点污染防治区: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
②防渗工程的设计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防渗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宜按50年进行设计。
污染防治区应设置防渗层,防渗层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且应与所接触的物料或污染物相兼容。一般污染防治区的防渗性能应与1.5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10-7cm/s)等效;重点污染防治区的防渗性能应与6.0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10-7cm/s)等效。
本项目污染防治分区具体划分情况详见表5-9。
表5-9 本项目污染防治分区及措施一览表
设施 |
污染防治分区 |
防渗措施 |
装置区地面、液体产品储池
储罐到防火堤之间的地面及防火堤 |
一般污染防治区 |
铺设抗渗混凝土,防渗性能不低于1.5m厚渗透系数1.0×10-7cm/s的粘土层 |
污水管道、水封井、初期雨水提升池及壁板
罐区环墙式和护坡式罐基础
地下管道 |
重点污染防治区 |
铺设抗渗混凝土,防渗性能应与6.0m厚 (渗透系数1.0×10-7cm/s) 粘土层。 |
其他区域地面 |
非污染防治区 |
- |
(3)地下水污染监控
本装置地下水监测井利用公司现有地下水监测孔。布置监测孔的作用主要是:以生产车间排污管线及污水池为污染源头,围绕点源源头布置监测孔,定期监测各观测孔浓度变化,判断污染晕扩散趋势,减少或防止污染物大量渗入地下水。布设监测孔应保证①监测层位必须到达潜水含水层;②按区域总体流向,污染源下游不等间距布设若干监测孔,从而保证监测孔能实时有效的起到监测、预防的作用。
(4)地下水污染防范管理措施
①管理措施
A.防止地下水污染管理的职责属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职责之一,公司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防止地下水污染管理工作;
B.公司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应委托有资质单位负责地下水监测工作,按要求及时分析整理原始资料、监测报告的编写工作;
C.建立地下水监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与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相联系;
D.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在制定预案时要根据本公司环境污染事故潜在威胁的情况,认真细致地考虑各项影响因素,适当的时候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演练,不断补充完善。
②技术措施
A.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要求,及时上报监测数据和有关表格。
B.在日常例行监测中,一旦发现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异常,应尽快核查数据,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并将核查过的监测数据通告公司安全环保部门,由专人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核实,并密切关注生产设施的运行情况,为防止地下水污染采取措施提供正确的依据。
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a.了解全公司生产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的装置、原因;
b.加大监测密度,如监测频率由每月一次临时加密为每天一次或更多,连续多天,分析变化动向;
c.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d.与当地的环保局、地下水监测队伍建立正常的信息交流渠道,了解区域地下水的水质情况。
e.周期性地编写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
f.定期对污染区的生产装置、储罐、法兰、阀门、管道等进行检查。
(5)防治污水突发事故的措施
在事故情景下,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较大,因此必须制定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案。地下水污染事故应急措施具体如下:
在厂区发生污染物泄漏时,为防止受污染的地下水向周边地带扩散,可以采用开采厂区地下水的方法,使地下水流线向厂区集中,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污染物扩散。厂区内布设的地下水监测井可以兼具抽水功能。污染监控井及抽水井应充分加以保护,做到经常检修,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备应急使用。
在进行抽水阻断的同时,地表防渗及阻断污染源泄漏等应急手段应同时进行。阻断污染源泄漏完成24h后,对抽出地下水水质进行检测,直至各组分浓度降至预警浓度以下,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应以地面防渗等主动性措施为主要保护手段,使污染源的渗漏达到最小程度,并辅以地下水环境监测和应急保护措施进行含水层的防护。
5.3需补充完善的环保措施及建议
(1)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开停车、检修等非正常工况,加强监督管理,减少非正常放空次数,以降低废气非正常排放量。
(2)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充分重视该工程装置的环保工作,预算中要落实环保投资并保证环保设施的投资比例,以保证环保设施配备齐全。
(3)建议设计单位在进行本工程及配套的设计时,充分重视非正常工况下的安全及环保措施,如生产装置的监控、报警、水电保障等,以及事故一旦发生后,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尽快地控制和消除事故对环境的影响等。
(4)加强管理,杜绝生产废水跑冒滴漏现象。
(5)本项目危险废物大部分由厂内305公司处理,但305公司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尚未进行验收,若在本项目投产后该焚烧设施仍未验收并正常运行,企业应将暂时将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待上述设施正常运行后,再送305公司处理。
5.4本项目环保措施“三同时”一览表
表5-10 本项目环保措施“三同时”一览表
项目 |
污染源 |
环保设施 |
规模 |
1 |
废
气
治
理 |
HBr |
水吸收装置 |
废气处理量20000m3/h |
氯苯 |
活性炭吸附装置 |
异丙醇 |
水吸收装置 |
甲醇 |
水吸收装置 |
2 |
废水治理 |
工艺废水 |
高浓度池收集后进入总厂污水处理厂 |
|
生活污水 |
化粪池收集后进入总厂污水处理厂 |
- |
车间废水总排口 |
设置采样口 |
- |
3 |
噪声治理 |
风机、泵类等设备 |
选用低噪设备、减振基础、建筑隔声 |
|
4 |
固废处理 |
溴化反应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 |
异丙醇铝反应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冷冻过滤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甩滤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溶解脱色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溶解脱色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内包装材料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尾气吸附废活性炭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外包装材料 |
外售 |
|
生活垃圾 |
交由市政处理 |
|
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5.3.2.4款“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本项目大气评价为三级,本次不进行大气预测,引用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同时进行大气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
6.1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6.1.1 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沈阳市观象台位于E123°30′22″、N41°43′57″,海拔高度47m。本报告选用沈阳市观象台近30年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按HJ2.2-2008中要求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的。
(1)沈阳地区气候特征
沈阳市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4℃;采暖季平均气温-4.8℃。其中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11.0℃);非采暖季平均气温17.8℃,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24.7℃)。年降水量690.3mm,降水多集中在非采暖期的七、八两月,并以七月份的平均降水量为最大(165.5mm);采暖期各月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并以一月份为最少(6.0mm);年平均气压1011.2 hPa;采暖期平均气压1019.1 hPa,一月份平均气压最高1021.3 hPa;非采暖期平均气压1005.5 hPa,其中七月份平均气压最低999.3 hPa;年平均相对湿度63%,采暖期平均相对湿度较小58%,非采暖期平均相对湿度66%,并以七月份为最大78%,三、四月份平均相对湿度最小51%。
有关区域一般气象特征的详细情况,请参见表6-1。
表6-1 沈阳地区累年气象要素值
项目\ 月 |
十一 |
十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年均 |
采暖期 |
非采暖期 |
平均气压
(hpa) |
1018.9 |
1021.3 |
1021.3 |
1019.2 |
1014.9 |
1008.2 |
1004.2 |
1000.6 |
999.3 |
1002.7 |
1009.1 |
1014.7 |
1011.2 |
1019.1 |
1005.5 |
平均气温
(℃) |
0.3 |
-7.5 |
-11.0 |
-6.9 |
1.2 |
10.2 |
17.1 |
22.0 |
24.7 |
23.6 |
17.5 |
9.5 |
8.4 |
- 4.8 |
17.8 |
相对湿度(%) |
62 |
62 |
60 |
55 |
51 |
51 |
54 |
66 |
78 |
77 |
70 |
64 |
63 |
58 |
66 |
降水量
(mm) |
19.2 |
9.8 |
6.0 |
7.0 |
17.9 |
39.4 |
53.8 |
92.0 |
165.5 |
161.8 |
74.7 |
43.3 |
690.3 |
59.9 |
630.2 |
平均风速
(m/s) |
3.0 |
2.6 |
2.5 |
2.7 |
3.2 |
3.8 |
3.6 |
2.9 |
2.5 |
2.4 |
2.4 |
2.8 |
2.9 |
2.8 |
2.9 |
(2)地面风场特征分析
①风向频率
沈阳地区累年风资料统计结果见表6-2、表6-3,其中风向频率用风频玫瑰图来描述。见图6-1。
表6-2 沈阳地区各风向年均风频(%)月变化
风向\月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N |
14 |
12 |
11 |
6 |
6 |
4 |
3 |
10 |
7 |
11 |
11 |
12 |
NNE |
10 |
11 |
7 |
8 |
5 |
4 |
4 |
10 |
9 |
7 |
7 |
7 |
NE |
4 |
4 |
3 |
3 |
2 |
2 |
3 |
6 |
4 |
3 |
5 |
4 |
ENE |
7 |
4 |
4 |
3 |
3 |
3 |
4 |
6 |
5 |
5 |
5 |
6 |
E |
4 |
4 |
2 |
2 |
2 |
3 |
2 |
3 |
4 |
4 |
4 |
3 |
ESE |
2 |
3 |
2 |
2 |
2 |
4 |
3 |
3 |
5 |
4 |
3 |
3 |
SE |
2 |
2 |
3 |
3 |
3 |
4 |
5 |
3 |
3 |
3 |
3 |
3 |
SSE |
5 |
5 |
6 |
9 |
12 |
15 |
16 |
10 |
10 |
8 |
9 |
7 |
S |
7 |
7 |
8 |
12 |
14 |
17 |
16 |
11 |
9 |
9 |
9 |
9 |
SSW |
6 |
7 |
10 |
13 |
16 |
12 |
14 |
8 |
9 |
9 |
8 |
7 |
SW |
3 |
4 |
7 |
10 |
9 |
8 |
9 |
5 |
6 |
5 |
4 |
4 |
WSW |
3 |
4 |
5 |
7 |
7 |
5 |
5 |
2 |
5 |
3 |
4 |
4 |
W |
2 |
2 |
3 |
2 |
2 |
2 |
1 |
1 |
2 |
1 |
2 |
2 |
WNW |
2 |
1 |
2 |
2 |
2 |
1 |
1 |
1 |
1 |
2 |
2 |
2 |
NW |
3 |
6 |
4 |
4 |
3 |
2 |
1 |
2 |
3 |
4 |
4 |
4 |
NNW |
10 |
10 |
11 |
7 |
4 |
3 |
1 |
2 |
4 |
7 |
10 |
8 |
C |
17 |
15 |
12 |
9 |
8 |
13 |
16 |
18 |
17 |
16 |
13 |
16 |
表6-3 沈阳地区各风向年均风频季变化(%)
风向\季 |
采暖季 |
非采暖季 |
年 |
N |
12.00 |
6.71 |
8.92 |
NNE |
8.40 |
6.71 |
7.42 |
NE |
4.00 |
3.29 |
3.58 |
ENE |
5.20 |
4.14 |
4.58 |
E |
3.40 |
2.86 |
3.08 |
ESE |
2.60 |
3.29 |
3.00 |
SE |
2.60 |
3.43 |
3.08 |
SSE |
6.40 |
11.43 |
9.33 |
S |
8.00 |
12.57 |
10.67 |
SSW |
7.60 |
11.57 |
9.92 |
SW |
4.40 |
7.43 |
6.17 |
WSW |
4.00 |
4.86 |
4.50 |
W |
2.20 |
1.57 |
1.83 |
WNW |
1.80 |
1.43 |
1.58 |
NW |
4.20 |
2.71 |
3.33 |
NNW |
9.80 |
4.00 |
6.42 |
C |
14.60 |
13.86 |
14.17 |
图6-1 沈阳地区风向频率玫瑰图(累年值)
由表6-2和表6-3及图6-1中可看出,沈阳地区年静风频率偏高为14.2%;从季节变化看,采暖季静风频率最高为14.6%,非采暖季相对低些;各月静风频率在8%~18%,4、5月份相对较低,8、9、1月份相对较高,8月份最高;从各风向上看,沈阳地区年和非采暖季主导风向为S,频率分别为29.9%和35.6%,采暖季主导风向为N风,频率为30.2%。
②平均风速
a.风速月、季变化
沈阳地区累年平均风速月变化月变化曲线图6-2。
图6-2 沈阳地区平均风速月变化图
由表6-2可看出, 沈阳地区年平均风速2.9 m/s,非采暖季平均风速2.9 m/s、采暖季平均风速2.8m/s,非采暖季平均风速相对较大;月平均风速4月份相对较大为3.8 m/s,8、9月份相对较小为2.4 m/s。
b.风速日变化
表6-4中给出了平均风速日变化值,并绘制了日变化曲线图6-3。
表6-4 沈阳地区平均风速日变化
时间 |
采暖季 |
非采暖季 |
年 |
时间 |
采暖季 |
非采暖季 |
年 |
01 |
2.15 |
2.06 |
2.10 |
13 |
3.54 |
3.78 |
3.68 |
02 |
2.17 |
2.02 |
2.08 |
14 |
3.63 |
3.81 |
3.73 |
03 |
2.18 |
2.03 |
2.09 |
15 |
3.49 |
3.79 |
3.67 |
04 |
2.14 |
2.02 |
2.07 |
16 |
3.17 |
3.63 |
3.44 |
05 |
2.15 |
2.01 |
2.07 |
17 |
2.78 |
3.29 |
3.07 |
06 |
2.16 |
2.08 |
2.12 |
18 |
2.48 |
2.95 |
2.76 |
07 |
2.16 |
2.37 |
2.28 |
19 |
2.35 |
2.57 |
2.48 |
08 |
2.32 |
2.77 |
2.58 |
20 |
2.22 |
2.36 |
2.30 |
09 |
2.58 |
3.10 |
2.88 |
21 |
2.15 |
2.26 |
2.21 |
10 |
2.86 |
3.39 |
3.17 |
22 |
2.13 |
2.20 |
2.17 |
11 |
3.18 |
3.58 |
3.41 |
23 |
2.13 |
2.14 |
2.14 |
12 |
3.41 |
3.71 |
3.58 |
24 |
2.15 |
2.09 |
2.12 |
图6-3 平均风速日变化
由表6-4和图6-3中可看出,项目地区年日平均风速14时最大(3.73m/s),凌晨04、05时最小(2.07m/s)。一日内白天风速大于夜间,从早06时开始风速逐渐增大,到14时达到最大;16时以后风速开始下降,到次日05时降到最小。
采暖季日平均风速14时最大(3.63m/s),22、23时最小(2.13m/s);非采暖季平均风速也是14时最大(3.81m/s),05时最小(2.01m/s)。
(3)地面气温
沈阳地区累年平均气温月变化曲线图6-4。从图中可看出,项目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11℃、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24.7℃;从季节变化看,采暖季平均气温-4.8℃、非采暖季平均气温17.8℃、年平均气温8.4℃。
图6-4 沈阳地区平均气温月变化
(4)污染气象小结
①沈阳地区年非采暖期季主导风向为S,频率分别为29.9%和35.6%,采暖期季主导风向为N,频率分别为30.2%。年静风频率偏高为14.2%。
②年平均风速为2.9m/s,非采暖季平均风速为2.9m/s、采暖季平均风速2.8m/s;月平均风速4月份相对较大为3.8 m/s,8、9月份相对较小为2.4 m/s。平均风速日变化较明显,白天平均风速大于夜间,14点平均风速最大(3.73 m/s),凌晨04、05时最小(2.07 m/s)。
③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11℃、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24.7℃;从季节变化看,采暖季平均气温-4.8℃、非采暖季平均气温17.8℃、年平均气温8.4℃。
④全年和采暖季大气稳定度的分布基本相同,都是以稳定天气和中性为主,非采暖季中性天气出现的频率较高。
6.1.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5.3.2.4款“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本项目大气评价为三级,引用第1章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按照估算模式的预测,本工程有组织排放源车间排气筒污染物为甲醇、非甲烷总烃等,采用SCREEN3模式,预测结果见表6-5。
表6-5-1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一览表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 |
车间排气筒 |
预测浓度(mg//Nm3) |
占标率(%) |
预测浓度(mg//Nm3) |
占标率(%) |
预测浓度(mg//Nm3) |
占标率(%) |
污染物 |
甲醇 |
非甲烷总烃 |
氯苯 |
100 |
0.0001106 |
0.00 |
0.005222 |
0.11 |
0.0004647 |
- |
200 |
0.000498 |
0.02 |
0.02351 |
0.48 |
0.0004647 |
- |
282 |
0.0005671 |
0.02 |
0.02677 |
0.55 |
0.002092 |
- |
300 |
0.000562 |
0.02 |
0.02653 |
0.55 |
0.002382 |
- |
400 |
0.0005262 |
0.02 |
0.02484 |
0.50 |
0.00236 |
- |
500 |
0.000518 |
0.02 |
0.02445 |
0.51 |
0.00221 |
- |
600 |
0.0005271 |
0.02 |
0.02488 |
0.50 |
0.002176 |
- |
700 |
0.0005181 |
0.02 |
0.02445 |
0.51 |
0.002214 |
- |
800 |
0.0004859 |
0.02 |
0.02293 |
0.49 |
0.002176 |
- |
900 |
0.0004452 |
0.01 |
0.02101 |
0.45 |
0.002041 |
- |
1000 |
0.0004098 |
0.01 |
0.01934 |
0.42 |
0.00187 |
- |
1100 |
0.0003997 |
0.01 |
0.01886 |
0.40 |
0.001721 |
- |
1200 |
0.0003989 |
0.01 |
0.01883 |
0.38 |
0.001679 |
- |
1300 |
0.0003938 |
0.01 |
0.01859 |
0.38 |
0.001676 |
- |
1400 |
0.0003857 |
0.01 |
0.0182 |
0.37 |
0.001654 |
- |
1500 |
0.0003756 |
0.01 |
0.01773 |
0.37 |
0.00162 |
- |
1600 |
0.0003643 |
0.01 |
0.0172 |
0.36 |
0.001578 |
- |
1700 |
0.0003523 |
0.01 |
0.01663 |
0.35 |
0.00153 |
- |
1800 |
0.0003401 |
0.01 |
0.01605 |
0.34 |
0.00148 |
- |
1900 |
0.0003278 |
0.01 |
0.01547 |
0.33 |
0.001428 |
- |
2000 |
0.0003157 |
0.01 |
0.0149 |
0.32 |
0.001377 |
- |
2100 |
0.0003039 |
0.01 |
0.01435 |
0.31 |
0.001326 |
- |
2200 |
0.0002925 |
0.01 |
0.01381 |
0.30 |
0.001277 |
- |
2300 |
0.0002815 |
0.01 |
0.01329 |
0.29 |
0.001229 |
- |
2400 |
0.0002709 |
0.01 |
0.01279 |
0.28 |
0.001182 |
- |
2500 |
0.0002608 |
0.01 |
0.01231 |
0.27 |
0.001138 |
- |
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mg/Nm3) |
0.0005671 |
0.02677 |
0.002092 |
最大落地距离 |
282m |
282m |
282m |
落地浓度最大占标率(%) |
0.52 |
0.55 |
- |
落地浓度占标率10%距离(m) |
无 |
无 |
无 |
表6-5-1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一览表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 |
车间排气筒 |
预测浓度(mg//Nm3) |
占标率(%) |
预测浓度(mg//Nm3) |
占标率(%) |
污染物 |
溴化氢 |
异丙醇 |
100 |
0.0001991 |
- |
0.005111 |
- |
200 |
0.0008964 |
- |
0.02301 |
- |
282 |
0.001021 |
- |
0.0262 |
- |
300 |
0.001012 |
- |
0.02596 |
- |
400 |
0.0009471 |
- |
0.02431 |
- |
500 |
0.0009324 |
- |
0.02393 |
- |
600 |
0.0009487 |
- |
0.02435 |
- |
700 |
0.0009326 |
- |
0.02394 |
- |
800 |
0.0008745 |
- |
0.02245 |
- |
900 |
0.0008013 |
- |
0.02057 |
- |
1000 |
0.0007377 |
- |
0.01893 |
- |
1100 |
0.0007194 |
- |
0.01846 |
- |
1200 |
0.0007181 |
- |
0.01843 |
- |
1300 |
0.0007089 |
- |
0.01819 |
- |
1400 |
0.0006942 |
- |
0.01782 |
- |
1500 |
0.0006761 |
- |
0.01735 |
- |
1600 |
0.0006558 |
- |
0.01683 |
- |
1700 |
0.0006342 |
- |
0.01628 |
- |
1800 |
0.0006122 |
- |
0.01571 |
- |
1900 |
0.0005901 |
- |
0.01515 |
- |
2000 |
0.0005683 |
- |
0.01459 |
- |
2100 |
0.0005471 |
- |
0.01404 |
- |
2200 |
0.0005265 |
- |
0.01351 |
- |
2300 |
0.0005067 |
- |
0.013 |
- |
2400 |
0.0004877 |
- |
0.01252 |
- |
2500 |
0.0004695 |
- |
0.01205 |
- |
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mg/Nm3) |
0.0005671 |
0.02677 |
最大落地距离 |
282m |
282m |
落地浓度最大占标率(%) |
0.52 |
0.55 |
落地浓度占标率10%距离(m) |
无 |
无 |
可以看出,本项目车间排气筒大气污染源排放甲醇最大落地浓度值为0.0005671mg/m
3,最大落地距离为排气筒下风向282m,最大占标率为0.52%;非甲烷总烃最大落地浓度值为0.02677mg/m
3,最大落地距离为排气筒下风向282m,最大占标率为0.55%;氯苯最大落地浓度值为0.002117mg/m
3,最大落地距离为排气筒下风向282m,溴化氢最大落地浓度值为0.0005671mg/m
3,最大落地距离为排气筒下风向282m;异丙醇最大落地浓度值为0.02677mg/m
3,最大落地距离为排气筒下风向282m,因此可以看出,本项目实施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6.1.3卫生防护距离计算
按照《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核定卫生防护距离,其公式如下:
式中:C
m—标准浓度限值,mg/m
3;
Q
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无因次。
计算结果见表6-6。
表6-6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一览表
单元 |
污染物 |
面源参数(m) |
A |
B |
C |
D |
Qc
kg/h |
Cm
mg/m3 |
L(m) |
L(m)取值 |
氯霉素车间无组织排放 |
甲醇 |
145m×18.6m
|
700 |
0.021 |
1.85 |
0.84 |
0.005 |
3.0 |
0.022 |
50 |
非甲烷总烃 |
700 |
0.021 |
1.85 |
0.84 |
0.2 |
2.0 |
2.819 |
50 |
储罐无组织排放 |
甲醇 |
50×20 |
700 |
0.021 |
1.85 |
0.84 |
0.01 |
3.0 |
0.089 |
50 |
甲醛 |
700 |
0.021 |
1.85 |
0.84 |
0.006 |
0.05 |
0.328 |
50 |
非甲烷总烃 |
700 |
0.021 |
1.85 |
0.84 |
0.02 |
2.0 |
6.295 |
50 |
由表可见,经计算后,本项目生产车间的卫生防护距离均为50m;依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的相关规定,无组织排放多种有害气体的工业企业,按Q
C/C
m的最大值计算其所需卫生防护距离,但当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Q
C/C
m值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卫生防护距离级别应提高一级,因此,本项目生产车间的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00m,此范围内无居民区等敏感点,另外,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在工业区所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之内,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见图6-5。
根据《沈阳化学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基地发展规划范围涉及规划园区以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向西外800m,向东外500m,东、西、南边界外500m设为环境防护距离,对于环境防护距离内的居民全部进行搬迁,同时禁止新规划居民点和敏感点;动迁步骤可依据化学工业区的规划进度而定,但应严格限制处于动迁范围的居民点,有序引导其向距沈阳化学工业园区3km范围外的区域发展,防止其规模进一步扩大。规划园区环境防护距离见图6-6。
6.1.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
经过新大气导则推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公式,计算出本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具体见表6-7。
表6-7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一览表
单元 |
污染物 |
面源参数(m) |
Qc
kg/h |
Cm
mg/m3 |
计算值
m |
氯霉素车间无组织排放 |
甲醇 |
145m×18.6m
|
0.005 |
3.0 |
无超标点 |
非甲烷总烃 |
0.2 |
2.0 |
新建罐区无组织排放 |
甲醇 |
50m×20m |
0.01 |
3.0 |
无超标点 |
甲醛 |
0.006 |
0.05 |
非甲烷总烃 |
0.02 |
2.0 |
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距离面源中心距离。
由表6-7可见,本项目无大气防护距离。
7.1.5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1)沈阳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S,次主导风向为NW;年平均风速2.9m/s。
(2)本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能够满足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经预测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较小,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3)本项目无大气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常驻居民。
综上所述,本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能够满足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无大气防护距离,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因此本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对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是有限的。
6.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根据排水特点划分为生产废水排水系统、清净下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
(1)生产废水排水系统
本项目废水产生量为124509t/a,经收集后进入总厂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水水质执行废水排放执行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进水水质标准,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2)清净下水排水系统
本项目清净下水主要是循环水排污水,排入总厂区的污水处理站低浓度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3)生活污水系统,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排入总厂区污水处理站低浓度废水处理系统。
(4)雨水系统
污染雨水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和排放工艺装置及辅助设施污染区内初期受污染的雨水。污染雨水先排入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经泵提升排至总厂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本项目同时建设与总厂区事故池相连的排水管网,在必要时能够将发生事故时的污染雨水和消防事故污水导入事故池。
由此可见,本项目排放的废水最终全部进入总厂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对周围水体影响较小。
6.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本项目污水依托厂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因此本次环评主要分析正常工况及事故工况下厂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合水文地质勘查资料,采用数值模型预测拟建项目产生的污染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价污染组分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与范围。
一、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根据本项目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特征,结合含水层结构,地层结构,本项目主要影响第四系含水层,故以第四系含水层为研究目的层进行数值分析。
1、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1)模型模拟区域
拟建项目位于细河西北侧,东北至西南向狭长约1900m,西北至东南向820m,厂区围墙内总占地面积152万m
2,模拟范围即为评价区范围。
(2)概念模型建立
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上新近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之中。第四系含水层之间分布较稳定的相对隔水层,且从区域剖面图可知,第四系含水层埋深 22m 左右存在较为联系的隔水层,岩性为粉质粘土。本次模拟以第四系含水层的上含水层(6-27m)为目的层,5m 左右处的隔水层作为模型含水层的隔水底板。
第四系含水层地下水容易受到地表活动和污染物影响,模型设置其厚度为20-30m。根据含水层特点,概化为如下水文地质结构:
含水层垂向结构按照沉积物的渗透性特征,将地面标高到模型底部划分3个层次。
①质黏土夹粉土,局部夹黏土。厚度2.50~4.00m,层底标高25.30~28.10m。
③粗砂、砂砾互层,夹中砂、细砂。本层厚度18.00~23.00m,层底标高20.80~25.50m
③粉质黏土夹粉土,局部夹黏土。厚度2.30~5.50m,层底标高-3.10~-1.80m。
模型识别期将水平方向的含水层渗透系数根据抽水实验计算的渗透系数插值划分为不同区。
根据地下水勘测资料,分析地下水系统的内部结构、外部环境、边界条件、水文地质参数等,将模型概化为:非均质各向异性三维非稳定地下水流系统。
2、地下水数学模型
非均质各向异性三维稳定地下水流模型,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式中:μ
s—储水率,1/m;
h—水位,m;
K
x,K
y,K
z—沿 x ,y,z 方向上的渗透系数,m/d;
t—时间,d;
W—源汇项,1/d;
Ω—模型模拟区;
Γ1 —第一类边界;
Γ2 —第二类边界;
Γ3 —第三类边界;
n—边界面的外法线方向;
h0 (x,y,z) —地下水初始水位函数;
h (x,y,z,t) —第一类边界上的已知水位函数;
q (x,y,z,t) —第二类边界上已知流量函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假定平面为各向同性,即Kx=Ky。
3、初始条件设置
(1)初始水位
初始水位采用价区内观测井的水位观测值,自然相邻法插值后作为初始流场,按照内插法和外推法得到各层的初始流场。
(2)边界条件
根据调查评价区观测流场的水位,将模拟区边界设置为定水头边界,第一层以下设置通用水头边界。大气降水入渗补给、蒸发排泄源汇项依据沈阳气象多年观测值确定,不同参数分区不同时段分别计算赋值,各项均换算成相应分区上的强度,然后分配到相应单元格。
4、模拟软件选择及模拟网格剖分
本次模拟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A EPA)开发的GMS7.0。GMS 是地下水模拟系统(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的简称,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综合性的地下水模拟软件包,由MODFLOW、MODPATH、MT3D、FEMWATER、 PEST、MAP、SUBSUR-FACE CHARACTERIZATION、Borehole Data 、TINs(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s)、Solid、GEO-STATISTICS 等模块组成的可视化三维地下水模拟软件包;可进行水流模拟、溶质运移模拟、反应运移模拟;建立三维地层实体,进行钻孔数据管理、二维(三维)地质统计;可视化和打印二维(三维)模拟结果。GMS 在美国和世界其它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它是唯一支持TIN、立体图、钻孔数据、2D和3D地质统计、2D和3D有限元和有限差的集成系统。由于GMS 的模块特性,可以配置带有所需模块和模型界面的用户版本GMS。
本次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目的是在地下水流场模拟的基础上预测厂区在正常和事故条件下,地下水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因此,在模拟区单元网格剖分时对厂区位置进行了加密剖分,网格间距为10~30m,共剖分90300个单元,其中模拟区内有效单元约78258个,剖分结果如图6-7所示。
图6-7 模拟模型网格的水平面剖分
5、地下水流场模拟与参数确定
本次模拟缺少地下水动态长观资料来识别和验证模型,参数主要依据如下:
(1)水文地质参数
地下水渗透系数主要是依据本次工作在项目建设场区及周围进行的抽水试验成果,对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初步分区,给出渗透系数初值,给水度和贮水率主要是依据含水层岩性特征,按《水文地质手册》的经验值给出初值,待模型识别验证时进一步调整。
①渗透系数
在调查区(包括项目建设区域)开展抽水试验,共进行单孔抽水试验24组。计算得到含水层渗透系数,及其水平方向分区图(图6-8),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渗透系数比值参考室内达西试验测定不同岩性地层介质对水平和垂直渗透系数比,赋该值为0.1;其他层参照抽水试验结果和水平分区。
图6-8 调查区渗透系数的水平分区图
表6-8 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分区表
分区编号
参数 |
Ⅰ |
Ⅱ |
Ⅲ |
Ⅳ |
渗透系数(m/d) |
60 |
70 |
75 |
80 |
给水度 |
0.18 |
0.2 |
0.22 |
0.25 |
释水系数 |
1.110-5 |
10-5 |
10-5 |
10-5 |
②降雨入渗系数和潜水蒸发强度
依据目前观测孔观测的水位来看,地层渗透性不强,地下水侧向径流强度一般,地下水循环垂向交替较强,为降水蒸发型。大气降水量是参考沈阳市2014年气象资料给出,降水入渗系数依据地表岩性及地形条件,结合以往工作经验,给出初值,模型识别时进一步调整。
GMS中Visual MODFOLW模块在处理潜水蒸发强度是按照指数为1的阿维里扬诺夫公式计算的,其水面蒸发量按照沈阳市气象资料给出,并按0.45的折扣系数由蒸发器皿折合成区域水面蒸发量。蒸发深度是参考以往该地区蒸发量和浅层含水介质颗粒组成计算所用的蒸发深度4.0m。
(2)边界水位
根据调查区观测流场,模拟区北部边界水位20.5-25.5m,东部边界水位21.7-25.5m,作为这两个边界的定水头水位;西部和南部边界设定为流量流出边界。
模型通过识别和验证的地下水流场模拟结果与实际地下水流场对比见图6-9-1和6-9-2。
图6-9-1 识别丰水期模型模拟结果
图6-9-2 验证平水期模型模拟结果
二、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模拟
1、数学模型
地下水溶质运移可通过以下方程进行描述。
式中:Dij—含水层的弥散系数,m
2/s;
C—层的模拟污染质的浓度,mg/L;
n
e—有效孔隙度;
Cˊ—模拟污染质的源汇浓度,mg/L;
W—源汇通量;
Vi—渗流速度,m/d;
C'—源汇的污染质浓度,mg/L。
初始条件假定模拟区污染组分背景浓度为零。
应用Visual MODFLOW 中的MT3DMS 模块获得以上数学模型的数值解。
2、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建立
由于模拟区内地下水以侧向径流排泄为主,污染物的垂直迁移速率远低于水平迁移速率。以保守的原则,选取水力梯度大的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即选定丰水期模型进行预测,预测项目运行期、服务期和服务期满后的溶质运移过程。
保留模型栅格剖分和垂向分层;运行Visual MODFLOW得到溶质运移模型的水流流场如图6-9-3所示。
图6-9-3 丰水时期的预测水流场
本模拟采用最保守形式,不考虑污染组分在含水介质中的吸附和降解;溶质模型设置第四系含水介质层的有效孔隙度为0.3;纵向弥散度为20m;横向弥散度为2m;垂向弥散度为0.2m。
3、地下水污染预测工况及因子确定
(1)地下水污染途径
通过对生产装置工艺及产污环节、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工程分析,针对项目特点及工艺特征,生产污水的产生、排放、处置等过程分析该项目可能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产污环节、位置、污染途径,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情景及污染源强提供基础数据及依据。
(2)特征污染物的选取原则
根据项目的生产工艺、产品生产规模,参考同类项目事故发生的统计概率,选取危害性较大、地下水水质及生活饮用水标准严格、同类项目事故发生率高、水中溶解度大生产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排放废水中的污染物为特征污染物;并结合考虑特征污染物所在厂区和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距离敏感点的远近。
根据上述选取原则,本项目选取下表所列特征污染物进行地下水环境预测。
表6-10 地下水环境预测特征污染物
污染组分 |
水中溶解度(mg/L) |
标准(mg/L) |
检出限(mg/L) |
COD |
— |
3 |
2 |
氨氮 |
529000 |
0.5 |
0.001 |
取地下水水质III类水和生活饮用水标准 |
(3)正常工况下地下水污染预测因子确定
埋地的排污管线、物料管道发生跑、冒、滴、漏的常规污染物可能对地下水的影响,特征污染物为动植物油类、COD、氨氮;初期雨水,经混凝土防渗层进入地下水,可能对地下水的影响,特征污染物为COD和动植物油类。
(4)事故工况下地下水污染预测因子确定
事故工况下污水处理厂高浓度沉淀池池底开裂,特征污染物为COD,氨氮。
事故工况下污水管线破裂,特征污染物COD,氨氮。
4、情景设置和源强分析
(1)正常工况下情景设置和源强分析
正常工况下,即使没有采取特殊的防渗措施,按制药装置的建设规范要求,装置区、罐区也必须是钢筋混凝土进行表面硬化处理,原料、物料及污水输送管线也必须经过防腐防渗处理,因此,正常工况下不应有有机类或其它物料暴露而发生渗漏至地下水的情景发生。
(2)事故工况下情景设置和源强分析
①事故工况下,污水处理厂的高浓度沉淀池池底破裂,污水直接泄漏进入地下水。
从预测的保守原则出发,对应的特征污染物为COD、氨氮、石油类,在项目运营期,污水池目前按照1年检修一次考虑,其发生最长泄漏时间为1年。污水池液面为地面以上,废水池底部为地面以下2.0m。
以保守为原则,取污水池池底破裂,渗漏的污水在池底下方的防渗层发生水平方向扩散,经防渗层后进入地下水,池底出现破裂后,池内5m深的污水经具有6m厚渗透系数为10-7cm/s 防渗能力的防渗层进入地下水中。
污水以该防渗能力允许的渗漏速率补给地下水,渗漏量计算如下:
Q=K(h
2-h
1)/L
式中:Q—渗漏速率,m/s;
K—渗透系数,m/s;
h
2—渗漏途径终点水压,m;
h
1—渗漏途径起点水压,m;
L—渗漏途径,m。
则Q=10
-9×11/6=1.83×10
-9m/s=577mm/a。
发生最长泄漏时间为1年,则污水池总泄漏水量为2077t,将污染源设为短时源;
按照污水池进水水质浓度设定补给见表6-11。
表6-11 污水处理厂进水特征污染物浓度
污染物 |
COD |
氨氮 |
浓度(mg/L) |
15000 |
300 |
②事故工况下,污水管线破裂,经过一般防渗层破损处进入地下水。
取管道裂口为圆形,根据管道泄漏统计数据取泄漏点直径1mm,泄漏情景为多点泄漏(10个节点),源强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中液体泄漏速率计算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
L—液体泄漏速度,kg/s;
C
d—液体泄漏系数;
A—裂口面积,m
2;
P—容器内的介质压力,Pa;
P
0—环境压力,Pa;
g—重力加速度;
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经计算,在设定事故条件下污水的泄漏速率为0.00555kg/s,发生并修复污水管线、切断污染源的时间为24h,则污水泄漏量为4795.2kg。污染物浓度见表6-12。
表6-12 污水管线破裂特征污染物浓度
污染物 |
COD |
氨氮 |
甲醇 |
浓度(mg/L) |
15000 |
30 |
32 |
地面防渗被破坏,污水全部进入地下水中;
经地面防渗,按3‰的泄漏水量渗入地下水,即渗入地下的污水量为14.39kg(0.014m
3)。该情景发生的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破裂事故在24h内被发现,并采取修补措施,隔断污染源,污染源设为瞬时点源;
模拟时长分别定为300天,1000天,10年,20年,25年。
三、地下水环境预测结果分析
1、正常工况下地下水环境预测评价
正常工况情况下,同时采取防渗及检漏措施,防渗标准为 10-12cm/s,确保无漏点地面,污染物不进入地下。
2、事故工况下地下水环境预测评价
(1)事故工况下,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池池底破裂对地下水的影响
在污水处理厂的高浓度沉淀池预测COD、氨氮对地下水的影响。
①COD的影响分析
此情景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模拟见图6-10-1至6-10-4。模拟结果显示,COD在露 300 天后影响范围扩大至5222.1m
2,污染超标(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COD的限值为3mg/L)范围为4088.2m
2,最大运移距离为43.2m;1000天后COD的影响范围为13080.7m
2,COD污染的超标范围为10886.3m
2,最大运移距离为142.3m;10年后COD的影响范围为53559.2m
2,COD污染的超标范围为48224.8m
2,最大运移距离为203.4m;15年后COD污染的影响范围为2113.2m
2,COD污染的超标范围为0m
2,最大运移距离为451.3m。
表6-13 COD污染地下水预测结果表
预测时间 |
污染影响范围(m2) |
污染超标范围(m2) |
最大运移距离(m) |
300天 |
5222.1 |
4088.2 |
43.2 |
1000天 |
13080.7 |
10886.3 |
142.3 |
10年 |
53559.2 |
48224.8 |
203.4 |
15年 |
2113.2 |
0 |
451.3 |
图6-10-1 300天后污染影响范围 图6-10-2 1000天后污染影响范围
图6-10-3 10年后污染影响范围 图6-10-4 15年后污染影响范围
②氨氮的影响分析
此情景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模拟见图6-11-1 至6-11-3。模拟结果显示,氨氮在泄露300天后影响范围扩大至3311.2m
2,污染超标(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氨氮的限值为0.5mg/L)范围为2730.1m
2,最大运移距离为48.5m;1000天后氨氮的影响范围为3500.4m
2,氨氮污染的超标范围为2801.4m
2,最大运移距离为50.2m;10年后氨氮污染的影响范围为1344.8m
2,氨氮污染的超标范围为0m
2,最大运移距离为28.9m。
6-14 氨氮污染地下水预测结果表
预测时间 |
污染影响范围(m2) |
污染超标范围(m2) |
最大运移距离(m) |
300天 |
3311.2 |
2730.1 |
48.5 |
1000天 |
3500.4 |
2801.4 |
50.2 |
10年 |
1344.8 |
0 |
28.9 |
图6-11-1 300天后污染影响范围 图6-11-2 1000天后污染影响范围
图6-11-3 10年后污染影响范围
(2)事故工况下,污水管线破裂对地下水的影响
在污水管线预测COD、氨氮对地下水的影响。
①COD的影响分析
此情景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模拟见图6-13-1至6-13-4。模拟结果显示,COD在泄露300天后影响范围扩大至438.5m
2,污染超标(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COD的限值为3mg/L)范围为391.3m
2,最大运移距离为36.8m;在泄露1000天后影响范围扩大至10050.1m
2,污染超标范围为6129.6m
2,最大运移距离为101.6m;在泄露10年后影响范围扩大至13581.5m
2,污染超标范围为0m
2,最大运移距离为339.4m;在泄露30年后影响范围409.4m
2,污染超标范围为0m
2,最大运移距离为501.4m。
表6-16 COD污染地下水预测结果表
预测时间 |
污染影响范围(m2) |
污染超标范围(m2) |
最大运移距离(m) |
300天 |
438.5 |
391.3 |
36.8 |
1000天 |
10050.1 |
6129.6 |
101.6 |
10年 |
13581.5 |
0 |
339.4 |
30年 |
409.4 |
0 |
501.4 |
图6-13-1 300天后污染影响范围 图6-13-2 1000天后污染影响范围
图6-13-3 10年后污染影响范围 图6-13-4 30年后污染影响范围
②氨氮的影响分析
此情景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模拟见图6-14-1至6-14-2。氨氮在泄露300天后影响范围扩大至438.5m
2,污染超标(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氨氮的限值为0.5mg/L)范围为401.3m
2,最大运移距离为41.6m;1000天后氨氮的影响范围为350.1m
2,氨氮污染的超标范围为229.6m
2,最大运移距离为46.8m。
表6-17 氨氮污染地下水预测结果表
预测时间 |
污染影响范围(m2) |
污染超标范围(m2) |
最大运移距离(m) |
300天 |
438.5 |
401.3 |
41.6 |
1000天 |
350.1 |
229.6 |
46.8 |
10年 |
0 |
0 |
0 |
图6-14-1 300天后污染影响范围 图6-14-2 1000天后污染影响范围
预测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无防渗措施条件下,拟扩建厂区项目对地下水具有一定影响,已影响到下游部分村屯和地表水,但不具有向下游继续扩散的趋势;在正常工况有防渗措施条件下,厂区项目对地下水不构成威胁;在非正常工况无防渗情景下,仅氨氮对周边地下水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生产装置泄露风险情景下,污染物在模拟区检出范围和超标范围较大,已严重影响厂区下游地下水,对下游地区的村屯和地表水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污染扩散范围具有向下游地区扩大的趋势。此种情景条件下,污染物对模拟区地下水风险加大,但采用适当的措施,如在厂区外围采取地面截留、加固地面防渗功能等防渗措施,将会大大降低风险。总之,化工医药类污染物的泄漏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远大于正常工作排污水中的常见污染物,因此,在正常工况下,采取防渗措施,定期检查输送管线、装置区的安全性,将会有力的防止地下水遭受污染。
6.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固体废物来源、分类及处理/处置方案见表6-19。
表6-19 本项目固废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工艺岗位 |
名称 |
类别 |
产生量 |
排放去向 |
溴缩工序 |
溴化残渣 |
HW02 |
18.6 |
厂内305分公司危废焚烧装置 |
还原工序 |
铝渣 |
HW02 |
5.76 |
厂内305分公司危废焚烧装置 |
还原工序 |
红油 |
HW02 |
253.44 |
厂内305分公司危废焚烧装置 |
还原工序 |
废炭 |
HW49 |
195.84 |
厂内305分公司危废焚烧装置 |
左旋工序 |
废炭 |
HW49 |
58.92 |
厂内305分公司危废焚烧装置 |
左旋工序 |
废炭 |
HW49 |
7.87 |
厂内305分公司危废焚烧装置 |
|
内包装材料 |
HW49 |
2.35 |
厂内305分公司危废焚烧装置 |
|
废活性炭 |
HW49 |
5.6 |
厂内305分公司危废焚烧装置 |
|
外包装材料 |
|
3.5 |
统一收集外售 |
|
生活垃圾 |
|
14.25 |
由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 |
由“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章节可知,本项目的固废排放去向是可行、可靠、合理的。以上固废治理措施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杜绝了二次污染的产生。由于本项目固体废物全部进行了有序处置/处理,因此对环境影响较小。
6.5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设备噪声强度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有机泵、干燥机等,噪声源噪声值为75-90dB(A)。具体情况见表6-20。
表6-20 本项目设备噪声强度 (dB(A))
序号 |
设备名称 |
声级值dB(A) |
减噪措施 |
噪声规律 |
最终声压级dB(A) |
1 |
机泵 |
85 |
低噪声设备、封闭式隔音间 |
连续 |
<70 |
2 |
干燥机 |
85 |
消音器 |
连续 |
<70 |
3 |
真空泵 |
80 |
消音器 |
间断 |
<70 |
4 |
冷凝器 |
85 |
设置隔音间 |
连续 |
<70 |
5 |
压缩机 |
80 |
设置在厂房内,加装隔/吸音材料及消声器,基础做减振处理 |
连续 |
<70 |
(2)噪声影响预测公式
①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 )计算公式
lg(1/T )
—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
—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
②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 )计算公式
lg( + )
—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预测点的背景值,dB(A)。
③室外声源在预测点的声压级
L
oct(r)= L
oct(r
0)-20lg(r/r
0)+△L
oct
式中:L
oct(r)、L
oct(r
0)—距声源r、r
0处的声压级,dB;
r、r
0—预测点到声源的距离,m;
△L
oct—各种衰减量,dB。
(3)噪声预测结果
各噪声源对各厂界影响预测结果见表6-21。
表6-21 厂界噪声预测结果(dB(A))
测点 |
昼间 |
夜间 |
本底值 |
贡献值 |
叠加值 |
本底值 |
贡献值 |
叠加值 |
东厂界 |
54.2 |
30.0(42) |
54.5(55.1) |
43.6 |
30(42.0) |
44.0(44.3) |
南厂界 |
52.7 |
33.7(35) |
53.8(54.0) |
42.7 |
33.7(35) |
42.9(43.0) |
西厂界 |
53.9 |
47.3(48.2) |
55.2(55.3) |
43.9 |
47.3(48.2) |
44.6(44.6) |
北厂界 |
55.1 |
25.5(49.2) |
55.1(55.9) |
43.5 |
25.5(49.2) |
43.5(44.6) |
标准值 |
65 |
55 |
注:(1)“()”内为非正常工况下厂界噪声预测结果。
(2)标准值为噪声排放限值。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实施后东、南、西、北四个厂界昼、夜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功能区所对应的标准要求。
(4)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工况噪声预测值与背景值相比变化较小,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声环境功能区所对应的排放限值要求。
7环境风险评价
遵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项目特点,采用对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对环境后果计算等方法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提出减少风险的事故应急措施及社会应急预案,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以期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公害的目的。
本项目属于制药工程,涉及物料及工艺环节物料较多,将针对本工程涉及的装置、物料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7.1 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关于风险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见表9-1,同时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工程环境风险评价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等级判定结果见表7-2。
表7-1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一览表
类别 |
剧毒危险性物质 |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
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 |
爆炸危险性物质 |
重大危险源 |
一 |
二 |
一 |
一 |
非重大危险源 |
二 |
二 |
二 |
二 |
环境敏感地区 |
一 |
一 |
一 |
一 |
注: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属于《建设项目管理名录》中规定的需特殊保护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及社会关注区,属于非环境敏感地区。
表7-2 危险物质辨识及等级判定结果一览表
序号 |
危险源辨识 |
辨识结果 |
评价等级 |
危险化学品名称 |
临界量(t) |
本工程(t) |
1 |
甲醇 |
500 |
1.0 |
非重大危险源 |
一级 |
2 |
氯苯 |
5000 |
99 |
非重大危险源 |
3 |
甲醛 |
5 |
50 |
重大危险源 |
4 |
丙酮 |
10 |
1.5 |
非重大危险源 |
5 |
溴素 |
20 |
105 |
重大危险源 |
6 |
异丙醇 |
1000 |
72 |
非重大危险源 |
7 |
乙酐 |
5000 |
200 |
非重大危险源 |
|
本项目甲醛、溴素为毒性物质,且储罐储存量大于临界量,为重大危险源,因此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其评价范围确定为以本项目厂址为中心半径为5km的圆形区域。
7.2 环境风险保护目标
根据项目建设所在区域环境状况及评价等级,确定风险评价的大气重点保护目标为以本项目厂址为中心外延5km圆形范围内的人口集中区和社会关注区,具体见表7-3及图7-1。
表7-3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内保护目标一览表
类别 |
序号 |
保护目标 |
相对
方位 |
距源点最近距离(m) |
人数
(人) |
环境空气 |
1 |
侯三家子村 |
NW |
4720 |
1024 |
2 |
花牛堡 |
NW |
4810 |
2112 |
3 |
三牤牛村(拆迁中) |
N |
1540 |
1052 |
4 |
岳家村(拆迁中) |
W |
2120 |
648 |
5 |
前马村(拆迁中) |
E |
460 |
355 |
6 |
小青村(拆迁中) |
E |
4820 |
3330 |
7 |
马贝村(拆迁中) |
S |
2750 |
2590 |
8 |
正宇弘泽湾 |
SW |
3220 |
8250 |
9 |
靓墅花园 |
SW |
3300 |
4550 |
10 |
潘城阳光 |
SW |
4050 |
6110 |
11 |
紫金城 |
SW |
4830 |
4000 |
12 |
于洪区社会福利院(搬迁范围内) |
S |
2560 |
|
地下水 |
|
岳家村(拆迁中) |
SW |
2380 |
1357 |
7.3 风险识别
7.3.1物质风险识别
⑴ 化学品性质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物料主要有异丙醇、氯苯、乙酐、甲醇、甲醛、溴素和丙酮等。其理化性质见表7-4。
表7-4 主要原料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表
名称 |
理化性质 |
毒性和危害 |
异丙醇 |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乙醇和丙酮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熔点-88.5 ℃,沸点80.3 ℃。闪点(℃):12,爆炸下限(V%):2。自燃温度(℃):398.9 ,爆炸上限(V%):12 |
危险性分类: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
丙酮 |
熔点-94.9℃,沸点56.53 ℃,闪点-20℃。
爆炸下限(V%):2.5;爆炸上限(V%):13.0
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
危险性分类: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
甲醛 |
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
pH值:2.8~4.0;相对密度(d2525):1.081~1.085g/mL熔点:-118℃;沸点:-19.5℃;折光率(n20D):1.3746;闪点:60℃;临界温度:137.2℃;临界压力:6.81MPa;爆炸极限:7-73 V%。
|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乙酐 |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乙酸气味,味酸,有吸湿性熔点(℃):-73.1,爆炸上限[%(V∕V)]:10.3,相对密度(水=1):1.08 ,爆炸下限[%(V∕V)]:2.0 ,临界温度(℃): 326,沸点(℃):138.6 ,最大爆炸压力(MPa):0.600,饱和蒸气压(kPa):1.33(36℃) ,临界压力(MPa): 316 |
乙酐易燃,其蒸汽遇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遇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氯苯 |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不愉快的苦杏仁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等多数有机溶剂。熔点(℃):-45.2,爆炸上限[%(V∕V)]:1.3,相对密度(水=1):1.08 ,爆炸下限[%(V∕V)]:9.6,闪点(℃):28,引燃温度(℃):590 |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过氯酸银、二甲亚砜反应剧烈。 |
溴素 |
理化性质:暗红褐色发烟液体,有刺鼻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二硫化碳、盐酸。 |
强氧化剂,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对大多数金属及有机组织有腐蚀性,遇氢、甲烷、硫磺、锑、砷、磷、钠、钾及其他金属粉末剧烈反应,有爆炸危险。 |
二氯乙酸甲酯 |
无色液体,有醚样气味。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熔点: -52℃;沸点: 143℃;闪点: 80℃ |
遇明火能燃烧。受热分解能放出剧毒的光气。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
甲醇 |
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常温下对金属无腐蚀性(铅、铝除外),略有酒精气味。熔点-97.8℃,沸点64.5℃,闪点12.22℃。 |
甲醇有毒,误饮5~10毫升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 |
⑵ 危险性识别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判断标准,对本企业所涉及的化学品进行逐一筛选,危险性识别标准见表7-5。
表7-5 物质危险性标准
|
|
LD50 (大鼠经口)
(mg/kg) |
LD50 (大鼠经皮)
(mg/kg) |
LC50(小鼠吸入,4小时)(mg/L) |
有毒
物质 |
1 |
<5 |
<1 |
<0.01 |
2 |
550<25 |
1050<50 |
0.150<0.5 |
3 |
2550<200 |
5050<400 |
0.550<2 |
易燃
物质 |
1 |
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0C或200C以下的物质 |
2 |
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0C,沸点高于200C的物质 |
3 |
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0C,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 |
爆炸性物质 |
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 |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等技术资料,对本项目涉及化学品的理化性质、毒理性质等进行分析,具体危险性质详见表9-3。识别结果见表7-6。
表7-6 化学品危险性质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闪点℃ |
沸点℃ |
爆炸极限(%) |
LD50
(大鼠经口)mg/kg |
LD50
(大鼠经皮)mg/kg |
LC50
(小鼠吸入,4h)mg/kg |
危险性类别 |
上限 |
下限 |
1 |
异丙醇 |
12 |
80.3 |
12 |
2 |
1780 |
— |
— |
易燃液体 |
2 |
丙酮 |
—20 |
56.53 |
13 |
2.5 |
5800 |
— |
50 |
易燃有毒 |
3 |
甲醛 |
60 |
-19.5 |
73 |
7 |
800 |
— |
590 |
可燃有毒 |
4 |
乙酐 |
— |
138.6 |
10.3 |
2 |
— |
— |
— |
易燃液体 |
5 |
氯苯 |
28 |
138.6 |
— |
— |
2290 |
— |
— |
可燃液体 |
6 |
溴素 |
— |
993 |
— |
— |
— |
— |
750 |
有毒 |
7 |
二氯乙酸甲酯 |
80 |
143 |
— |
— |
— |
— |
— |
— |
8 |
甲醇 |
12.22 |
64.5 |
1.2 |
1.4 |
5628 |
— |
82776 |
易燃液体 |
识别结果表明:建设项目涉及的化工原料中,属危险物质共有8项,分别是异丙醇、丙酮、甲醛、乙酐、氯苯、溴素、二氯乙酸甲酯、甲醇,其中丙酮、甲醛及溴素为有毒物质,其余均为易燃物质。
7.3.2生产工艺系统风险识别
生产设施危险性识别见表7-8。
表7-8 生产设施工艺参数及危险性分析
装置 |
设备名称 |
材质 |
参数/容积 |
数量 |
工况 |
介质 |
风险
类别 |
重大危险源辨识 |
温度℃ |
压力 |
名称 |
用量
kg/批 |
溴缩工段 |
套用氯苯储罐 |
不锈钢 |
20000L |
2 |
70-80 |
常压 |
氯苯 |
1900 |
火灾 |
非 |
溴化反应罐 |
搪玻璃 |
3000L |
6 |
106-112 |
0.44-0.76MPa |
溴素 |
187 |
中毒 |
非 |
稀甲醇换热器 |
不锈钢 |
30m3 |
1 |
90-155 |
常压 |
甲醇 |
900 |
火灾 |
非 |
乙化反应罐 |
不锈钢 |
5000L |
3 |
100-130 |
1.4-1.6MPa |
乙酐 |
378 |
火灾 |
非 |
缩合反应罐 |
不锈钢 |
2000L |
3 |
75-80 |
1.4-1.6MPa |
甲醛 |
195 |
火灾 |
非 |
还原
工段
|
异丙醇铝反应罐 |
碳钢 |
1500L |
1 |
25-28 |
常压 |
异丙醇 |
1614 |
火灾 |
非 |
还原反应罐 |
搪玻璃 |
3000L |
4 |
75-80 |
1.4-1.6 |
异丙醇 |
1614 |
火灾 |
非 |
水解反应罐 |
搪玻璃 |
5000L |
4 |
170-190 |
常压 |
丙酮 |
76 |
火灾 |
非 |
成品工段 |
二氯乙酰化反应罐 |
不锈钢 |
2500 |
|
75-80 |
1.4-1.6MPa |
二氯乙酸甲酯 |
294 |
有毒 |
非 |
蒸醇罐 |
碳钢 |
1000L |
1 |
100-130 |
负压 |
甲醇 |
344 |
火灾 |
非 |
本工程易燃、易爆部位主要是加氢反应部分。该装置生产过程中各反应装置涉及火灾危险介质。因此,本项目装置具有火一定的灾、爆炸危险性。
7.3.3储输系统危险性分析
建设项目储运系统主要包括原料罐区、成品库区、危险化学品库区以及各种物料输送系统等。主要风险事故依次为泄漏、火灾、爆炸。
建设项目所用各种原料以公路运输为主,在运输过程中,路线较长,车流量较大,因此存在发生意外交通事故的可能,致使物料洒漏,造成交通阻塞,伤及人群;更严重时发生燃烧、爆炸,严重影响相关区域内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秩序。
上述依托的成品库区、危险化学品库区为全厂公用,风险评价已在东药全厂公用工程报告中有详细论述,因此不再重复论述,只针对本项目新建的液体原料罐区进行分析。
7.4 源项分析
7.4.1最大可信事故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2004)的定义,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以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在本项目所涉及的物质中,丙酮、甲醛、溴素及甲醇均具有挥发性及毒性,其中,甲醛、甲醇单罐储存量较大,同甲醇及溴素相比,甲醛毒性较大,因此如果甲醛罐泄露对环境危害最为严重,假定:(1)操作员工未按规程操作,或是装卸设备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导致涉及甲醛的管道、罐体、阀门的破裂;(2)阀门受蚀。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本工程甲醛储罐发生泄漏事故作为本次风险评价的主要源项。本项目对泄漏事故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7.4.2事故发生的概率(以石化企业为例)
1、化学品事故
根据资料报导,到1987年的20~25年间,在95个国家的登记的化学品事故中,发生过突发性化学事件的常见化学品及其所占的比例、化学品物质形态比例、事故来源比例及事故原因分析比例列于表7-9。
表7-9 化学品事故分类情况
类别 |
名称 |
百分数(%) |
化学品类别 |
液化石油气 |
2.53 |
汽油 |
18.0 |
氨 |
16.1 |
煤油 |
14.9 |
氯 |
14.4 |
原油 |
11.2 |
化学品的物质形态 |
液体 |
47.8 |
液化气 |
27.6 |
气体 |
18.8 |
固体 |
8.2 |
事故来源 |
运输 |
34.2 |
工艺过程 |
33.0 |
贮存 |
23.1 |
搬运 |
9.6 |
事故来源 |
机械故障 |
34.2 |
碰撞事故 |
26.8 |
人为因素 |
22.8 |
外部因素(地震雷击) |
16.2 |
2、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总厂建厂以来事故调查
2000年至2007年,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总厂发生的重大事故如下:
(1)2005年10月26日,张士制药公司无菌粉车间钠盐工段干燥岗位,因乙醇蒸气遇电火花起火,造成火灾,直接经济损失23.5万元。整改措施:
①结合市国资委的通报,提出10点要求,强调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开展大检查,要逐个岗位、逐台设备、逐个动火点进行隐患排查,每发现一处隐患,都要坚决整治,务必保证安全;当生产组织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一定要保安全,切实落实以人为本;
②全厂开展电力系统大排查,不留死角,进行电气设施的专项整治,对查出的隐患坚决预以整改;
③全厂全员性的应急预案实际演练活动,尤其是全员参加的本岗位灭火,逃生演练;
④在对无菌车间复产时,按照此次火灾产生原因,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硬件条件。
⑤聘请安监局等有关专家,对易燃易爆岗位、工艺控制和设备等,进行诊断。
(2)2005年12月19日,张士制药公司无水乙醇脱色岗位,因操作者违反工艺纪律,罐内乙醇加热超温引起超压,致使玻璃视镜破裂,乙醇蒸汽瞬间燃烧,引起火灾,直接经济损失3493元。整改措施:
①张士公司加强全员的安全防火教育,突出对遵守工艺操作规程、异常情况辨识和处理、消防安全常识、初期火灾扑救知识的培训,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防火素质。
②开展全公司的工艺安全大检查,对工艺操作规程的执行从严管理,从严从重惩处各类违章操作行为。
③组织开展全公司的设备安全大检查,突出对施工整治,建立健全易燃易爆岗位危险设备检查检修制度,确保设备安全。
(3)2000年5月12日,张士制药公司SD车间中和岗位盐酸计量罐动火时,发生爆炸,分析原因是此岗位为不防爆岗位,由于使用P-NA酯化酸内含微量甲苯,长期积存,清洗不到位,导致爆炸,造成焊工死亡,同时导致保修工一人重伤,一人轻伤。事故原因为对现场缺乏检查,事故类别为其它爆炸。损失10.683万元。整改措施:
①将回收盐酸改回为精制盐酸,杜绝溶媒进入中和岗位。
②全厂开展工艺安全大排查,查纠工艺安全存在的问题。
③加强动火审批和设备清洗制度的贯彻落实。
(4)2001年1月18日,四车间消旋组厂房地下管路漏水,操作工去厂房外部关闭暖汽阀门,不慎从铁架上2.5米高处坠落,伤到头部,经入院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事故原因为未采取安全措施进行登高作业,事故类别为高处坠落。事故损失为2.1366万元。整改措施:
①将需登高作业开闭阀门部位安装操作平台。
②对全厂各个需要登高作业开闭阀门的部位进行排查,采取安装操作平台或将阀门降低高度等措施,确保安全。
③对全厂登高作业进行大检查,查纠登高作业不戴安全带,不进行安全防护的违章行为。
(5)发生重伤3人,轻伤37人,具体分析如下:
①工种主要为:制药工、维修工、电工。
②事故原因主要为:违反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缺陷、对现场缺乏检查、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其他。
③事故类别主要有:其它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物体打击、中毒。
④伤害部位包括:四肢骨折、躯干骨折、面部烧伤、眼部烧伤、手部烧伤。
⑤整改措施:
A、开展安全大检查,加大隐患整改和违章查纠。
B、加大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C、积极引入先进的劳动保护装置和器材。
D、开展设备设施、安全附件的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设施状态完好。
E、实施安全否决条例,将事故发生情况纳入各单位经济责任制考核。
经上述分析,最终确定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甲醛储罐泄漏,发生事故的原因多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设备构件失灵、密封不合格等。事故发生的概率情况见表7-10。
表7-10 不同程度事故发生的概率
事故名称 |
发生概率(次/年) |
发生频率 |
管道、输送泵、槽车等损坏,小型泄漏事故 |
10-1 |
可能发生 |
管线、贮罐、反应釜等破裂泄漏事故 |
10-2 |
偶尔发生 |
管线、阀门、贮罐等严重泄漏事故 |
10-3 |
偶尔发生 |
贮罐等出现重大爆炸、爆裂事故 |
10-4 |
极少发生 |
重大自然灾害引起事故 |
10-5-10-6 |
很难发生 |
由表可知,本项目主要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为生产装置发生破裂、甲醛泄漏,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本项目甲醛储罐大储存量为50m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通过类比相关泄露事故频率,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为10
-3/年。
7.4.3甲醛储罐泄露事故源强
假定装置中甲醛泄漏、扩散
本项目假定甲醛输送管道的连接处(接头)泄漏,在30min内得到控制。
a.液体泄漏量的估算
甲醛泄漏速度采取柏努利(Bernoulli)方程计算,具体如下:
式中:Q——液体泄漏速度,kg/s;
Cd——液体泄漏系数,取值0.65(裂口形状圆形);
A——泄漏口面积,m
2;
ρ——液体的密度,kg/m
3;
P——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
0——环境压力,1.01×10
5Pa;
g——重力加速度,取值9.81m/s
2;
h——泄漏口上液位高度,m。
特性参数取值:C
d=0.65、ρ=799kg/m
3、泄漏口直径d=0.025m、P=0.1Mpa、h=5m。
b.液池面积的估算
储罐区设置防火堤,本次泄漏按照最不利情况考虑,即按照液面布满整个防火堤内区域,防火堤尺寸为16m×5m,因此,甲醛泄漏液池面积为80m
2。
c.蒸发量的估算
液池表面上气流运动使液体蒸发,蒸发速度为:
式中:Q——蒸发速度,kg/s;
α、n——大气稳定度系数,取值5.285×10
-3、0.25或0.3;
p——液体表面蒸汽压,取16826Pa;
R——气体常数,取8.314kJ/mol·K;
T
0——环境温度,取289K(16℃);
u——风速,取年平均风速4.0m/s、1.5m/s、0.5m/s;
r——液池半径,m。
气象条件选取典型气象条件:稳定度D、风速为年均风速3.12m/s;稳定度E、风速为1.5m/s;不利气象条件:稳定度F、风速为小风0.5m/s。按照以上公式,计算结果见表7-11。
表7-11 泄漏源强的估算
源强估算 |
单位 |
数值 |
泄漏时间 |
min |
30 |
液体泄漏速率 |
kg/s |
10.2 |
液体泄漏量 |
t |
18.36 |
液池半径 |
m |
1.6 |
液池面积 |
m2 |
80 |
蒸发量 |
4.0m/s,D稳定度 |
kg/s |
2.15 |
1.5m/s,E稳定度 |
kg/s |
0.92 |
0.5m/s,F稳定度 |
kg/s |
0.41 |
7.5 后果计算及环境影响分析
7.5.1事故后果计算
本项目后果计算主要对甲醛储罐发生泄漏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甲醛毒性
甲醛对人的危害阈值具体见表7-12。
表7-12 甲醛对人的危害阈值一览表
序号 |
评价标准 |
阈值名称 |
甲醛浓度(mg/m3) |
1 |
半致死 |
LC50 |
590 |
2 |
伤害浓度 |
IDLH |
27 |
3 |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
MAC |
3.0 |
——预测条件的选取
风速选择沈阳市年均风速2.9m/s、D类稳定度,小风风速1.5m/s、E类稳定度,静风风速0.5m/s、F类稳定度三种条件。
——预测模式
扩散过程模式计算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93)中的非正常排放模式,计算下风向地面任一点(X,Y)的浓度,浓度C按下式计算:
——有风情况(U10≥1.5m/s):
式中:Ca—烟团在t时间、位置(x、y、o)上的污染物浓度,mg/m
3;
Q—污染物排放源强,mg/s;
U—风速,m/s;
t—烟团运行时间;
T—排放时间;
He—排放源有效高度,m。
——静小风情况(U10≤1.5m/s):
式中:
式中:
u、v——分别为x,y方向的风速;
γ
01、γ
02——是小风静风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按导则附录B选取,σ
x=σ
y=γ
01(t-t'),σ
z=γ
02(t-t')。
——预测结果
甲醛泄漏扩散预测结果见表7-13。
表7-13 甲醛扩散预测结果一览表
t |
风速 |
稳定度 |
最大距离(km) |
Cmax
mg/m3 |
C=590mg/m3 |
C=27mg/m3 |
C=3mg/m3 |
30
min |
u=2.9m/s |
D |
84.9 |
289.1 |
2573.6 |
40132 |
u=1.5m/s |
E |
156.7 |
421.9 |
1431.2 |
109725 |
u=0.5m/s |
F |
30.5 |
122.8 |
449.3 |
31343 |
45
min |
u=2.9m/s |
D |
- |
- |
2975.2 |
7.566 |
u=1.5m/s |
E |
- |
- |
2082.7 |
135 |
u=0.5m/s |
F |
- |
- |
- |
1.875 |
60
min |
u=2.9m/s |
D |
- |
- |
- |
2.35 |
u=1.5m/s |
E |
- |
- |
- |
43.2 |
u=0.5m/s |
F |
- |
- |
- |
1.42 |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假定的气象条件下,甲醛最大浓度为109725mg/m
3,达到LC
50最大距离为156.7m, IDLH最大距离为421.9m,此范围内没有常驻居民区。
本项目甲醛泄露事故伤害范围示意图见图7-2。
根据上述预测结果可知,泄漏事故发生后对周边常驻居民影响较小,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对厂区内职工进行紧急疏散。
7.5.2事故伴生/次生污染分析
如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以下伴生/次生污染:
1、消防污水
2、燃烧烟气
3、液体废物料
4、污染雨水(事故时下雨)
本次“事故伴生/次生污染分析”主要考虑由于火灾爆炸事故引发的水环境风险,主要是消防污水和污染雨水。
① 项目排水系统设置
——排水系统:
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本项目废水排放采用分流制,建有生产污水管网、清净下水管网和雨水管网。污水经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处理;雨水管网并入园区雨水系统,初期雨水经切换井进入污水管网。
——消防水收集系统:
根据石油化工行业的设计规范,本项目新建的生产装置在厂房内部,储罐均配套设置围堰,围堰内有集水沟或集水井,与污水管线相连。一旦发生事故,消防水经围堰收集可以进入污水系统;对于溢流至雨水排放系统的事故污水可以在雨排口设置雨水缓冲池、提升泵及切换阀门,将事故污水切换至污水排放系统。
② 本项目事故污水核算
参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09),项目实施后事故污水核算如下:
V
总=(V
1+V
2-V
3)
max+V
4+V
5
式中:
V
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m
3:
V
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
3;
V
2= Q
消t
消
Q
消——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同时使用的消防设施给水流量,m
3/h;
t
消——消防设施对应的设计消防历时,h;
V
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
3;
(V
1+V
2-V
3)
max——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
1+V
2-V
3,取其中的最大值。
V
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
3;
V
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
3;
V
5=10qf
q=q
a/n
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
q
a——年平均降雨量,mm;
n——年平均降雨日数;
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a。
根据以上公式及《石油化工企业设计消防规范》(GB50160-2008),项目实施后占地面积小于100hm
2,同一时间火灾按1处考虑。
本项目罐区存放可燃物料最大的储罐异丙醇罐含物料约90m
3,因此,V
1=90m
3;项目消防用水量按150L/s,火灾延续时间为3h计算,则V
2=1620m
3;V
3=0m
3。所以(V
1+ V
2-V
3)
max =1710m
3。
生产废水量V
4按生产车间正常排水3h水量计算,因此V
4=30m
3。
项目所在地区年降雨量为706.3mm,降雨天数为78天,则日平均降雨量按9.06mm计,车间总占地面积3.7ha,则污染雨水量V
5=335m
3。
综上分析,本项目事故污水最大量为V
总=(V
1+V
2-V
3)max+V
4+V
5=2075m
3。
本项目事故废水依托厂区事故池储存,厂区现有事故池容积13000m
3,位于厂区西部污水处理站中,现已建成,随时可以投入使用。事故废水依靠重力作用流入事故池中。因此,厂区现有事故池容积能够满足本项目事故废水的储存要求,本项目事故废水依托厂区事故池储存可行。
7、其它安全防范措施
(1)所有自动控制系统,应同时并行设置手动控制系统。
(2)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规范要求进行防爆设计,采用门窗泄压措施,车间内设通风。
(3)设备、容器、管道等需检修并运用明火时,必须彻底排出物料,并确认车间空气和设备内部空气中可燃物质成分浓度低于爆炸下限,采取严格防火措施,才能将火源器材带入禁区进行检修。
(4)对设备应建立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制度,对出现的故障要及时排除,使各种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和清除设备、管线的跑、冒、滴、漏。
(5)在厂内发生风险事故是,须保证厂区雨水排放口处的闸门处于封闭状态,从而避免事故废水或消防废水排入雨水管线造成环境污染。
(6)工程实现环境污染三级防控体系,即围堰+事故池池+排水切换装置,能够实现将污染控制在厂区内的目的。具体如下:
一级防控措施:罐区均设有围堰,生产厂房的交通入口、检修通道处均设有梯形缓坡,确保发生事故时消防污水及泄漏物料控制在围堰、厂房范围内,经污水管网进入到事故池中。
二级防控措施:建设“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设有污水总排口1个、雨水总排口1个。雨排口设有切换阀门,切换阀门能够将雨排系统中的初期污染雨水及事故污染雨水截留至污水系统。雨排系统中的污水能够自流至污水系统,不需要设置机泵。
三级防控系统:厂区设有总容积为13000m
3事故池,用于事故污水的缓冲及储存。经核算,13000m
3的事故污水储存系统能够满足本项目事故污水的储存要求。储存在事故池中的事故污水限流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保证不对其造成冲击。
一旦发生事故,消防污水及泄漏物料收集可以进入污水系统,储存于事故池中;对于溢流至雨水系统的事故污水可以切换雨排口处的切换阀门,将其切换至污水系统,储存于事故池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厂区设置污水排放管网、雨水排放管网、雨污管网切换系统、事故池、污水处理系统等几级事故风险减缓防线,确保事故污水不对外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事故污水三级防控方案见图7-3。
图7-3 事故污水三级防控方案示意图
7.6风险管理及减缓风险措施
7.6.1风险防范措施
⑴ 机构设置
车间将设置专门的安全环保机构,承担本项目运行后的安全环保工作。负责整个车间的环境管理、事故应急处理等工作;环境监测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根据目前国家环境管理要求和项目的实际情况,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操作规则和事故应急计划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手段和设施,加强安全教育,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⑵ 总图布置和建筑的安全防范措施
建设项目工程设计中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车间和厂区总图布置应严格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 1999年修订版)设计;建筑方面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等有关规定的要求,保证项目建成后的安全运行。
①车间和厂区总平面布置应严格执行国家规范要求,所有建、构筑物之间或与其它场所之间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防止在火灾或爆炸时相互影响。车间和厂区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事故防范要求,有应急救援设施、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
②土建设计中,构筑物设计考虑防雷、防静电措施和耐火保护。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规范要求进行防爆设计,采用门窗泄压措施,车间内设通风装置。
③生产装置区应保证通风,以利可燃气体的扩散,防止爆炸。生产装置区内的安全卫生设计充分考虑了防爆区和非防爆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和安全距离。
④按规范设置建构筑物的安全通道,以便紧急状态时保证人员疏散;工艺联合装置内设有必要的检修、吊装通道,可兼作消防通道。
⑤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高压水消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
⑥在生产车间按物料性质和人身可能意外接触到有害物质而引起烧伤、刺激或伤害皮肤的区域内,均设置紧急淋浴和洗眼器,并加以明显标记。并在装置区设置救护箱。
⑦禁火区均设置明显标志牌;凡容易发生事故及危害生命安全的场所以及需要提醒人员注意的地点,均按标准设置各种安全标志;凡需要迅速发现并引起注意以防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均按要求涂安全色。
⑧选择厂区内最高建筑物的显著位置处设置风向标、风袋,以便指导人员的撤离和疏散。
⑶ 危险化学品管理、储存、使用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危险物质在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为避免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厂内应切实作好防范工作,设置专人管理。本项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根据用途和类型不同储存在不同的储存场所,并设有相应的围堰。
①危险化学品管理:将严格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来管理;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对从事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经常性对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
②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设立专用库区,符合储存危险化学品的条件(防晒、防潮、通风、防雷、防静电等安全措施);危险物质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登记,入库后应定期检查;建立健全安全规程及值勤制度;对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及警示牌,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数量进行严格登记;对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应经有关检验部门定期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凡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岗位都应根据消防条例,配置合格的防毒器材、消防器材,以及通讯、报警装置,并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所有进入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岗位的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③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
⑷ 工艺设备及装置安全防范措施
①所有管道系统均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制作及安装,由当地有关质检部门进行验收并通过后方能投入使用;物料输送管线要尽可能减少使用接合法兰,以降低泄漏概率;定期进行试压检漏。
②按《安全标志》规定设置有关的安全标志;作业现场物料输送管道,应涂刷安全标准色,并标明物料名称和走向标志,阀门应有开关标记,漆色符合有关规定。
⑸ 自动控制设计的安全防范措施
①采用DCS集中控制,设置集中控制室、工人操作值班室、分析化验室,与工艺生产设备隔离,操作人员在控制室内对生产过程实行集中检测、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
②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用于对火灾情况进行监控。
③在装置区设置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随时监测操作环境中可燃气体的浓度,报警信号映入主控室,以便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保证安全。
④各储罐均应配置性能良好的液面显示和压力指示装置,并能达到联锁自控。当储罐出现液面过限和超压时,能自动报警,同时自动联锁切断进料罐门,避免出现由于满罐冒顶及超压引起的爆罐(管)泄漏事故。
⑹ 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①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仪表负荷、消防报警、关键设备等按一类负荷设计,采用不间断电源装置,事故照明采用带镉镍电池的应急灯照明。
②电气设计均按环境要求选择相应等级,根据车间的不同环境特性,选用防腐、防水、防尘的电气设备;在设计中应强调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GB50254-96)等的要求,确保工程建成后电气安全符合要求。
③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执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爆炸危险区内应按有关标准选用相应防爆电气设备。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内可产生静电的物体,如设备管道等都采用工业静电接地措施;建、构筑物设有防雷设施。
⑺ 消防系统设计
①项目设计依据国家现行消防法规的要求,结合总图布置、工艺特点及物料性质等,从工艺生产、总图布局、建构筑物防火处理、防雷接地、火灾自动报警、可燃气体监测、防爆等各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所带来的损失。
②厂区内设有消防水池,储备消防用水;消防水量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确定;消防供电为双回路供电。
③消防供水管道分别接自厂区室内及室外消防管道。室外消防管网为枝状,设置室外地下式防冻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室内消防管网为环状,各车间内设置室内消火栓。
④为有效预防火灾,及时发现和扑救,在高低压配电间和控制室各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有人值班的控制室设报警控制器。在建筑物的重要部位和火灾危险较大部位,设光电感烟探测器。在出入口、楼梯口设手动防消报警按纽。
⑤按规范要求除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罐区设置泡沫灭火器外,厂内要安放一定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⑥设置事故水池,用于储存消防废水。消防废水池容积需满足消防废水储存需求。
⑻ 其它安全防范措施
①所有自动控制系统,应同时并行设置手动控制系统。
②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规范要求进行防爆设计,采用门窗泄压措施,车间内设通风。
③设备、容器、管道等需检修并运用明火时,必须彻底排除物料,并确认车间空气和设备内部空气中可燃物质成份浓度低于爆炸下限,采取严格防火措施,才能将火源器材带入禁区进行检修。
④对储罐等设备应建立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制度,对出现的故障要及时排除,使各种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和清除设备、管线的跑、冒、滴、漏。
⑤在厂内发生风险事故时,须保证厂区雨水排放口处的闸门处于封闭状态,从而避免事故废水或消防废水排入雨水管线造成环境污染。
⑥工程可以实现环境污染三级防控体系,即围堰+事故污水收集池+排水切换装置,能够实现将污染控制在厂区内的目的。
⑦在事故情景下,项目区产生的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较大,因此必须制定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案。定期检修排污、排水管道及化工产品储存设备,避免跑、冒、滴、漏事件的发生;依据具体场地条件,隔水较好的地段充分利用天然条件防渗;地下水下游方向应考虑修筑地下防渗墙,减缓污染的地下水向下游流动的趋势,预防厂区发生事故后,污染物大规模扩散破坏周边地下水水质;制定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及时作出反应,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减小损失。
7.6.2风险应急预案
⑴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建设项目成立专门的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见表7-14。
表7-14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成员 |
职务 |
联系方式 |
宋红军 |
总经理、党总支书记 |
13898880268 |
张 利 |
副总经理 |
13998358236 |
符艳君 |
环保主管 |
13842044732 |
马岩 |
工艺主管 |
13252814073 |
王旭 |
安全主管 |
15640205530 |
丁 昊 |
设备主管 |
13840163804 |
毛伟 |
设备主管 |
15640152340 |
郭玉林 |
溴缩工段段长 |
15640152312 |
赵春雷 |
溴缩工段技术员 |
13998391654 |
郭永恒 |
还原工段段长 |
15640205517 |
刘佳明 |
还原工段技术员 |
13842055885 |
杨 勇 |
左旋工段段长 |
18640281663 |
龙 宇 |
左旋工段技术员 |
13804970340 |
张红伟 |
氯霉素工段段长 |
15640205211 |
石成龙 |
氯霉素工段技术员 |
13840591858 |
注:以上人员出现工作调动或通讯方式出现变动需及时备案
⑵ 应急救援小组工作职责
①负责“甲醛泄漏环境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
②发生事故时,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实施救援行动;
③向环保处汇报,并及时做好现场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
④做好本预案的培训工作;
⑤制定每年一次的演练计划和方案。
⑶ 救援小组人员职责
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全面指挥工作。
副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救援、人员疏散、生产系统开、停车工作及向领导和相关处室报告事故情况。
组员:①按照安全预案进行人员的进行初期的抢救;
②戴好防毒面具,对泄漏部位进行抢修。
⑷ 具体方案:
①戴好防毒面具对泄漏点进行抢修,阻止有害源的供给,用沙土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放处理场所。
②对泄漏点接触到的部位进行全面的冲洗,直到在排放扣出的水的PH为中性为止。
⑸ 甲醛泄漏的几种原因
①由于操作不当有个别阀门没有关闭;
②由于计量不准确造成多加料;
③由于泄料时没有严格看守,将料打出罐外;
④由于罐体管路腐蚀造成泄漏。
⑹ 突发事故的现场处理要求
①必需尽快截断甲醛等泄漏点,关闭阀门,减少泄漏,对泄漏物质用围堵、吸收等方法进行处理,防治危害扩大、或进入其它岗位,控制泄漏物进入下水系统,以免造成污染和伤害到其它岗位;
②在处理泄漏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保证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⑺ 事故的调查和整改
在完成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后,进行事故的调查和总结工作,对事故写一个完成的事故报告上报相关处室。
7.6.3东药公司与园区的环境风险联动建议
环境保护部2012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建立企业、园区和周边水系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完善有效的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和有效的拦截、降污、导流等措施。
东药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中应设有专门人员同园区应急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汇报,启动园区、企业联动机制。
为完善东药公司与园区环境风险联动机制,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协同应对机制,在产业基地内部包括园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可建立信息互联、资源互通、工作互动机制;在相关部门之间如安监、环保、消防、公安、海事、交通等在平时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商讨、研究、评估化工园区整体安全状况、危险化学品管控情况、安全生产事故及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要点等,必要时可以开展多部门联合模拟演练。
(2)加强环境应急物资装备体系建设。产业基地环境应急物资装备体系的建设可以采取企业、园区、政府、社会相结合的立体模式,构建统一的应急物资装备信息获取与调用平台。园区也可以根据区内化工企业实际风险特点,在充分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规模、调配时间、调配路径等多重因素,采取重点企业储备为主、园区补充储备或园区统一储备的物资装备储备模式,确保在突发事件应对时,有充分的应急物资供调配使用。
7.7环境风险设施“三同时”验收表
环境风险设施“三同时”验收表详见表7-15。
表7-15 环境风险“三同时”验收表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设 计 指 标 |
1 |
报警
系统 |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各生产车间、装置区 |
液面显示和压力指示报警器 |
各储罐,与装置DCS通讯 |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
|
2 |
风
险
防
范
设
施 |
导流设备 |
车间外围 |
危险废物 |
防腐、防渗、桶装或罐装 |
设置风向标、风袋 |
厂区内最高建筑物的显著位置处 |
事故水收集系统、事故泵 |
收集事故消防排水 |
排水系统切换阀门 |
用于污水收集系统的切换 |
4 |
车间废水总排口设置采样口 |
|
5 |
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及组建应急队伍 |
|
7.8环境风险分析小结
通过物质危险性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建设项目虽有危险物质存在,但不存在重大危险源;结合企业在下一步设计中落实和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项目投产后加强生产安全和环境管理,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8.1 概述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主要是评价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损失费用和采用各种环保治理措施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环境损失费用主要有因污染物排放和污染事故造成对周围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的损失价值、资源能源的流失价值和维持各种环保治理设施而投入的运行、维修及管理费用等。环境经济收益主要包括实施各种环保措施后,对资源能源的回收与综合利用价值、减轻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环境经济损失和收益一般都是间接的很难用货币的形式计算,也很难准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目前对于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无统一的标准和成熟的方法及有关规范,使该项工作有一定难度。本次评价仅从上述内容中的某些方面作一定程度的描述和分析。
8.2 环保投资估算
本项目固废暂存及处置、废水处理等措施均依托厂区统一处理,环境保护投资主要用于尾气处理、废水收集设施、噪声治理及施工期环境保护等设施的投资。环保投资估算见表10-1。
表8-1 环保治理措施投资估算一览表
序号 |
投资项目 |
投资目的 |
环保投资 |
1 |
工艺尾气水浴吸收装置 |
降低尾气排放负荷排放负荷 |
50 |
4 |
活性炭吸收装置 |
降低尾气排放负荷排放负荷 |
40 |
6 |
高浓度废水收集池 |
收集工艺废水 |
50 |
7 |
污水管网铺设 |
收集工艺废水 |
50 |
9 |
车间废水总排口设置采样口 |
监控废水排放情况 |
12 |
10 |
运营期设备消声、隔声、减振降噪 |
保护声环境 |
30 |
11 |
棚布 |
减低施工扬尘 |
10 |
12 |
围挡 |
减低施工扬尘 |
15 |
13 |
施工设备消声、隔声、减振降噪 |
减低噪声污染 |
20 |
14 |
施工结束后土地复原 |
美化环境 |
10 |
15 |
绿化 |
美化环境、降低污染影响 |
20 |
合计 |
|
|
307 |
本项目总投资14343万元,由表8-1可知,本项目环保投资共计3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
8.3 效益分析
8.3.1社会效益
本工艺路线是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的专有技术,为国内外独家采用与其他厂家采用的植物提取法相比,在质量成本清洁生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建设氯霉素项目,符合国家倡导的“有市场、有效益、有资本金、有竞争力”的固定资产投资原则和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符合节省投资、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本项目的建成,将有助于提高沈阳市乃至东北地区医药行业的实力,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8.3.2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分析主要数据及评价指标见表8-2。
表8-2 经济分析主要数据及评价指标汇总表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数据及指标 |
备注 |
1 |
项目总投资 |
万元 |
14341 |
|
2 |
其中:项目报批总投资 |
万元 |
14341 |
|
3 |
销售收入 |
万元 |
25864.13 |
|
4 |
增值税 |
万元 |
2350.3 |
|
6 |
利润总额 |
万元 |
9891.94 |
|
7 |
所得税 |
万元 |
1483.79 |
|
8 |
税后利润 |
万元 |
8408.15 |
|
9 |
内部收益率 |
% |
78.98 |
|
10 |
财务净现值 |
万元 |
32963.29 |
|
11 |
投资回收期 |
年 |
2.79 |
|
由表8-2可知,项目建成后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达到设计生产纲领满负荷生产年份,全年销售收入25864.13万元,利润总额9891.94万元,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均达到同行业较高水平,说明本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及抗风险能力。
8.3.3环境效益与损益分析
(1)环保措施的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环保措施投资为3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2.1%;该投资能够保证环保设施的落实和投用。这些环保设施的建成和正常运行,能够保证废气、废水达标排放,固废有序处置/处理,厂界噪声达标,能够带来较好的环境效益。
(2)环境损益分析
本项目虽然能够保证废气、废水达标排放,固废有序处置/处理,厂界噪声达标,但项目实施的同时增大了环境的纳污负荷。经预测,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是有限的
第9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环境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专业管理。加强环境监督,是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环境监测是工业污染防治的依据和环境管理的依据。加强污染监控工作,是了解和掌握企业排污特征,研究污染发展趋势,开展环保技术研究和综合利用能源的有效途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对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关注,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能够及时的掌握本企业的生产和排污状况,制定严格的环境管理与污染监控制度,确保建设项目在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各项环保措施的认真落实。
本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主要是依据本项目环评报告中各专题提出和分析过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等等,提出本项目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供各级环保部门及企业对该项目实施环境管理是参考。
9.1环境管理
9.1.1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
环境管理是通过法律、经济、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危害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以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目的。环境管理要纳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业务部门分工负责。因此,在厂内设置环境管理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环境管理机构依托全厂环保处,并设置负责生产车间的专职环保员,负责本项目环境保护日常工作。在各车间的主要排污岗位应设置兼职的环保员,负责对环保设置的操作、维护和保养以及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做好记录,建立排污档案。
9.1.2明确管理职能
厂内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负责组织贯彻实施国家、省、市及行业制定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及具体环保要求。同时负责监督、检查各生产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及有关政策和规定的情况;
2、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厂的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制定环保考核制度、条例、办法等;
3、定期检查和监督全厂环保设施额运行、维护,保证环保设施正常、高效运转,同时参与全厂原料控制和水务管理;
4、组织开展环境保护专业的技术培训,以提高环保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组织环保科研和学术交流,推广利用先进技术和经验,特别是清洁生产工艺;
5、领导和检查环保监测工作,依据监测结果,对生产部门进行污染控制的指导和处罚;
6、监督检查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执行情况,监督所有项目严格执行报告中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
7、处理环境纠纷及污染事故,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8、负责环境统计计划,并根据统计数据对环境质量进行定时定量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
9、负责环保工作年度总结,对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整改完善意见。
9.1.3环境管理手段
1、经济手段
在东药集团内部把环境保护列入统计评分计奖的指标。
2、技术手段
在制定产品标准、工艺文件和操作规章等工作中,把环境保护的要求统一考虑在内。
3、教育手段
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干部和扩大职工的环境意识,使干部和职工自觉地为环境保护进行不懈的努力。
4、行政手段
将环境保护列入岗位责任制、纳入生产调度,以行政手段督促、检察、批评、表扬、奖励或惩罚,使各部门更好的完成环保工作。
9.1.4管理建议
1、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1)各种环保装置运行操作规程(编入相应岗位生产操作规程);
(2)各种污染防治对策控制工艺参数;
(3)各种环保设施检查、维护、保养规定;
(4)环境保护工作实施计划;
(5)固定废渣综合管理办法;
(6)绿化工作年度计划;
(7)厂内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办法。
2、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清洁生产意识。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环境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管理的需求。
3、加强监测数据的统计管理,建立完善的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档案,指定总量控制指标,并纳入各级生产组织的经济考核体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4、加强绿化管理,绿化设施施工,美化布局、绿化管理、建设花园式工厂。
9.2环境监测
9.2.1机构组成
该厂可设置独立的环境监测站,归安环科管理,人员 2-4 人,负责本项目的监测工作。也可委托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监测。
9.2.2机构职责
1、依据国家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站的各项规章制度;
2、按有关规定及时完成常规监测任务,汇总监测数据,建立污染源档案,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上级主管部门;
3、定期分析监测结果及发展趋势,以防污染事故的发生,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以便采取措施;
4、加强环保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熟练掌握监测技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参加环保治理工程的竣工验收、污染事故的调查及监测分析工作;
6、搞好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校验工作,确保监测工作正常进行;
7、按规定要求,编制污染监测及环境指标考核报表。
9.2.3监测计划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由本项目独立的环境监测站负责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的定期和不定期监测,并应配备相应的监测仪器及设备;也可委托当地环保监测站,对本项目污染源、污染物进行监测。监测计划表见表9-1。
表9-1 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内容 |
监测点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1 |
废气 |
车间排气筒 |
甲醇、氯苯、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等 |
每季度1次 |
厂界无组织排放 |
甲醇、氯苯、甲醛、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 |
每季度1次 |
2 |
废水 |
厂区总排放口 |
污水量、pH、COD、氨氮、甲醇、氯化物(以Cl-计) |
每月1次 |
3 |
噪声 |
生产车间及厂界四侧 |
等效连续A声级 |
半年1次 |
4 |
地下水 |
厂区及周边现有监测井 |
COD、氨氮 |
每季度1次 |
9.3排污口规范化
根据国家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和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试行)》的技术要求,企业所有排放口,包括水、气、声、固体废物,必须按照“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和规范化要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绘制企业排污口分布图,同时对污水排放口安装流量计,对治理设施安装运行监控装置。排污口的规范化要符合沈阳市环境监测部门的有关要求。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由国家环保总局统一定点制作,并由沈阳市环境监理部门根据企业排污情况统一向国家环保总局订购。企业排污口分布图由沈阳市环境监理部门统一绘制。一般污染物排污口,设置提示式标志牌,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污口设置警告式标志牌。
标志牌设置位置在排污口(采样点)附近且醒目处,高度为标志牌上缘离地面2m。排污口附近1m范围内有建筑物的,设平面式标志牌,无建筑物的设立式标志牌。
规范化排污口的有关设置(如图形标志牌、计量装置、监控装置等)属环保设施,建设单位必须负责日常的维护保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如果需要变更的必须报环境监理部门同意并办变更手续。
9.4污染物排放清单
为有效衔接排污许可证制度,将本项目的工程组成、原辅材料组分要求、主要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总量指标、执行的环境标准、拟采取的环保措施以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汇总整理,为将来排污许可证管理提供依据。
表9-2 本项目排污情况一览表
一、项目组成 |
|
|
项目名称 |
建设规模 |
备注 |
1.1 |
主体工程 |
1 |
溴缩工段 |
生产缩合物32t/a(不含自用) |
新建 |
2 |
还原工段 |
生产氨基物:298t/a(不含自用) |
新建 |
3 |
精制工段(包括分拆、精制、回收等工序) |
生产左旋氨基物:40 t/a(不含自用),右旋氨基物346 t/a, |
新建 |
4 |
成品工段 |
生产氯霉素:440 t/a |
新建 |
1.2 |
辅助生产设施 |
1 |
软化水处理站 |
—— |
新建 |
2 |
仓库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3 |
罐区 |
新建乙酐、氯苯、甲醛等共计5个储罐,一座液体产品储池 |
新建液体原料罐区 |
4 |
仪表维修车间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5 |
中央化验室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1.3 |
公用工程 |
1 |
供水系统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2 |
变、配电室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3 |
供热工程 |
—— |
依托沈西热电厂 |
4 |
循环水站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5 |
消防池及泵房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6 |
办公区、食堂等生活设施 |
—— |
依托全厂公用工程 |
1.4 |
环保工程 |
1 |
尾气净化设施 |
—— |
车间集中尾气1级水喷淋吸收装置/活性炭吸附后经27m高排气筒排放。 |
2 |
污水处理站 |
—— |
依托全厂20000m3/d污水处理厂 |
3 |
事故池 |
—— |
依托全厂13000m3事故池 |
二、主要原材料 |
|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年用量 |
供应来源 |
|
2.1 |
氯苯 |
吨/年 |
614.6 |
国内市场 |
|
2.2 |
盐酸 |
吨/年 |
8071.5 |
国内市场 |
|
2.3 |
异丙醇 |
吨/年 |
702.2 |
国内市场 |
|
2.4 |
甲醇 |
吨/年 |
3076.9 |
国内市场 |
|
2.5 |
溴素 |
吨/年 |
801.5 |
国内市场 |
|
2.6 |
甲醛 |
吨/年 |
306.7 |
国内市场 |
|
2.7 |
三氯化铝 |
吨/年 |
201.0 |
国内市场 |
|
2.8 |
乙酐 |
吨/年 |
836.1 |
国内市场 |
|
2.9 |
针剂炭 |
吨/年 |
14.5 |
国内市场 |
|
2.10 |
洗湿炭 |
吨/年 |
116.7 |
国内市场 |
|
2.11 |
铝锭 |
吨/年 |
245.6 |
国内市场 |
|
2.12 |
小苏打 |
吨/年 |
94.8 |
国内市场 |
|
2.13 |
乌洛托品 |
吨/年 |
740.3 |
国内市场 |
|
2.14 |
液碱(45%) |
吨/年 |
1568.1 |
国内市场 |
|
2.15 |
对硝基苯乙酮 |
吨/年 |
852.8 |
国内市场 |
|
2.16 |
不洗碳 |
吨/年 |
11.8 |
国内市场 |
|
2.17 |
二氯乙酸甲酯 |
吨/年 |
230.5 |
国内市场 |
|
2.18 |
精盐 |
吨/年 |
210.9 |
国内市场 |
|
三、污染物排放 |
项目 |
排放速率(kg/h) |
排放浓度(mg/m3) |
排放标准(mg/m3) |
|
3.1 |
废气 |
有组织排放 |
废气排放量(m3/h) |
|
- |
- |
|
HBr |
0.09 |
4.5 |
- |
|
氯苯 |
0.21 |
10.5 |
27 |
|
异丙醇 |
1.14 |
57 |
- |
|
甲醇 |
0.05 |
2.5 |
190 |
|
非甲烷总烃 |
1.19 |
59.5 |
120 |
|
无组织排放 |
生产装置区 |
HBr |
0.01 |
|
|
|
氯苯 |
0.02 |
|
|
|
甲醇 |
0.005 |
|
|
|
非甲烷总烃 |
0.2 |
|
|
|
储罐区 |
氯苯 |
0.01 |
|
|
|
甲醇 |
0.005 |
|
|
|
甲醛 |
0.006 |
|
|
|
非甲烷总烃 |
0.02 |
|
|
|
3.2 |
废水 |
厂区污水总排口 |
|
排放速率(kg/d) |
排放浓度(mg/l) |
排放标准
(mg/l) |
|
废水排放量(m3/d) |
375.8 |
- |
- |
|
COD |
105.22 |
280 |
300mg/l |
|
氨氮 |
7.52 |
20mg/l |
20mg/l |
|
甲醇 |
5.64 |
15mg/l |
15mg/l |
|
Cl- |
375.8 |
1000mg/l |
1000mg/l |
|
3.3 |
固废 |
产生量 |
t/a |
594.19 |
- |
|
危险废物 |
t/a |
570.74 |
- |
|
一般固废 |
t/a |
23.45 |
- |
|
四、污染物排放总量 |
|
4.1 |
废气 |
废气排放量 |
万Nm3/a |
15840 |
|
|
HBr |
t/a |
0.71 |
|
|
氯苯 |
t/a |
1.66 |
|
|
异丙醇 |
t/a |
9.03 |
|
|
甲醇 |
t/a |
0.4 |
|
|
非甲烷总烃 |
t/a |
9.43 |
|
|
4.2 |
废水
(厂区污水总排口) |
废水排放量 |
万m3/a |
12.45 |
|
|
COD |
t/a |
34.72 |
按280mg/l计 |
|
氨氮 |
t/a |
2.48 |
按20mg/l计 |
|
甲醇 |
t/a |
1.86 |
按15mg/l计 |
|
氯化物(Cl-计) |
t/a |
124.01 |
按1000mg/l计 |
|
4.3 |
固体废物 |
产生量 |
t/a |
594.19 |
|
|
危险废物 |
t/a |
570.74 |
|
|
一般固废 |
t/a |
23.45 |
|
|
五、污染防治措施 |
|
项目 |
污染源 |
环保设施 |
规模 |
|
5.1 |
废
气
治
理 |
HBr |
水吸收装置 |
废气处理量20000m3/h |
|
氯苯 |
活性炭吸附装置 |
|
异丙醇 |
水吸收装置 |
|
甲醇 |
水吸收装置 |
|
5.2 |
废水治理 |
工艺废水 |
高浓度池收集后进入总厂污水处理厂 |
|
|
生活污水 |
化粪池收集后进入总厂污水处理厂 |
- |
|
车间废水总排口 |
设置采样口 |
- |
|
5.3 |
噪声治理 |
风机、泵类等设备 |
选用低噪设备、减振基础、建筑隔声 |
|
|
5.4 |
固废处理 |
溴化反应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 |
|
异丙醇铝反应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
冷冻过滤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
甩滤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
溶解脱色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
溶解脱色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
内包装材料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
尾气吸附废活性炭 |
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处理 |
|
外包装材料 |
外售 |
|
|
生活垃圾 |
交由市政处理 |
|
|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设 计 指 标 |
6.1 |
报警
系统 |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各生产车间、装置区 |
液面显示和压力指示报警器 |
各储罐,与装置DCS通讯 |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
|
6.2 |
风
险
防
范
设
施 |
导流设备 |
车间外围 |
危险废物 |
防腐、防渗、桶装或罐装 |
设置风向标、风袋 |
厂区内最高建筑物的显著位置处 |
事故水收集系统、事故泵 |
收集事故消防排水 |
排水系统切换阀门 |
用于污水收集系统的切换 |
6.3 |
车间废水总排口设置采样口 |
|
6.4 |
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及组建应急队伍 |
|
七、日常监测计划 |
序号 |
项目内容 |
监测点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
7.1 |
废气 |
车间排气筒 |
甲醇、氯苯、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等 |
半年1次 |
|
厂界无组织排放 |
甲醇、氯苯、甲醛、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 |
半年1次 |
|
7.2 |
废水 |
厂区总排放口 |
污水量、pH、COD、氨氮、甲醇、氯化物(以Cl-计) |
半年1次 |
|
7.3 |
噪声 |
生产车间及厂界四侧 |
等效连续A声级 |
每年1次 |
|
7.4 |
地下水 |
厂区及周边现有监测井 |
COD、氨氮 |
每年1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评价结论与建议
10.1 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为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异地改造建设项目氯霉素建设工程,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园区,采用较为先进的化学合成法,生产氯霉素及中间体产品,氯霉素年产量440吨。
本工程总投资14341万元,设计年开工时数为7920h。
10.2 区域环境状况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化学工业园区,厂址东侧紧邻细河九北街,南侧为空地,西面为铁路,北面紧邻沈西六东路。本工程的建设地点及行业性质符合园区发展职能及工业用地规划。
(2)环境保护目标
①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周围居民区,包括前马村、三牤牛和岳家村。
②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附近地表水为浑蒲灌渠,列为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③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区无城镇供水水源地,仅部分村屯,如三牤牛、前马、岳家村等集中或分散开采地下水,主要作为农业灌溉水源。因此上述村屯中处于厂区下游的岳家村等村地下水井即为本次评价的地下水保护目标。
④声环境:确保公司厂界噪声达标,公司周围居民区声环境维持在现有水平。
(3)环境质量现状
①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NO
x、SO
2小时均值及NO
x、SO
2日均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PM
10、PM
2.5日均值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甲醇、HCl一次值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要求;非甲烷总烃小时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P244》(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中的相应标准。PM
10、PM
2.5日均值超标原因主要是地表裸露以及场地施工引起扬尘导致的。
氯化氢、甲醇、非甲烷总烃、氯苯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企业厂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
②评价区地下水除硝酸盐氮、氨氮、铁、挥发酚以及总硬度略超标外,其它指标基本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限值的要求。
③建设项目厂址处昼、夜间噪声值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3类标准要求。
④评价区内5个监测点位的监测项目各污染物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三级标准要求。
10.3工程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本项目工艺拟采用合成工艺生产氯霉素及其中间体产品,本工程主要由溴缩单元、还原单元、精制单元及成品单元组成。
本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①废气:本项目正常工况下有组织废气排放源各生产单元产生并经集气罩收集的的工艺废气,以及装置及罐区产生的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甲醇、溴化氢、异丙醇、氯苯、NMHC。②废水:本项目排放的废水主要为各单元产生的工艺废水、尾气吸收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Cl
-;以及循环排污水以及生活污水。③固废:本项目固废产生源主要为生产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渣、,废气处理产生的废碳等。④噪声,本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有压缩机、机泵、空冷器等。噪声源噪声值为75-100dB(A),产噪设备主要布置于生产车间及设备用房内,通过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源进行减震和隔声处理。
本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①废气:废气排放量15840万Nm
3/a,污染物排放量为甲醇:0.4t/a,溴化氢:0.71 t/a;异丙醇:18.3t/a,氯苯:1.66t/a;非甲烷总烃:18.7t/a;②废水,废水排放量12.4万t/a,COD:34.72t/a,NH
4-N:2.48t/a,甲醇:1.86t/a,Cl
-:124.01t/a;③固废,固废产生量594.19t/a, 其中危险废物570.74 t/a。
10.4污染防治措施
10.4.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⑴ 环境空气
由于建设项目建设期需进行土方工程、对建筑材料运输装卸等,因此,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将对附近大气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尽量减轻其污染程度,缩小其影响范围。其主要对策有:
①应重视施工工地道路的维护和管理,制定撒水抑尘制度,做到每天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干燥和大风气象条件下,应增加洒水次数及洒水量。
②建筑材料的堆场应当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围栏;工程脚手架外侧应使用密闭式安全网进行封闭。施工工地周围设置不低于2 m的硬质密闭围挡。
③施工期间运输车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湿润,以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并尽量减缓车速。不得使用空气压缩机来清理车辆、设备和物料的尘埃;施工工地各出入口应设置除车轮泥土设施,以保障车辆不带泥土驶出工地。
④加强运输管理,散装货车不得超高超载,以免车辆颠簸洒出;坚持文明装卸,避免袋装水泥散包;运输车辆卸完货后应清洗车厢;工作车辆及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区时冲洗轮胎,检查装车质量。
⑤散状物料运输应采取罐装或加盖苫布;散状物料运输车应尽量避开居民稠密区;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应在交通部门指定地线路上通行。
⑥加强对各种机械设备、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气和颗粒物排放。
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减少施工期的大气污染。
⑵ 噪声
①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
②要求施工单位的车辆应在交通部门指定的线路上行驶,并严格控制运行车辆的运行时间,尽量压缩汽车数量与行车密度。
③施工机械应尽可能布置于对厂界外敏感区域影响最小的地点。
④尽可能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动工具。
⑤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障。
⑥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为在高噪声源附近操作的作业人员配备防护耳塞或耳罩。
⑶ 废水
①在施工队伍应设兼职的施工用水管理员,负责供水管线和阀门的管理,防止滥用水和长流水,防止生活污水随处乱排。
②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设备用油的跑、冒、滴、漏。
③施工期间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
④施工期废水,按其不同性质分类收集,进入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
⑷ 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中的废钢筋、金属材料等应回收利用;废砂石等要及时清运,防止因长期堆存而产生扬尘等污染,优先用于回填处理,不能利用的运往城建部门制定的堆放场。
生活垃圾主要为废生活用品和食品垃圾,长时间对方会腐烂变质、滋生苍蝇蚊虫、传染疾病,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及时与环卫部门联系,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清运,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10.4.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⑴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甲醇、溴化氢、异丙醇尾气采用水吸收装置吸收处理,处理效率达到99%以上;氯苯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吸附可达到95%以上。
上述尾气分别通过排风管连接在一起,再通过统一的排风管道由风机引至三层楼顶27m高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要进行景观化处理。
⑵ 废水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含盐量较高的溴缩废水、异丙醇回收废水先进入高盐水池,经过沉降后,排入高浓度收集池。
其他工序废水、尾气吸收液、水流泵水、地面冲洗水经收集后直接排入高浓度收集池。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东药总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所有汇入高浓度水池的水均排入到综合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⑶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外包装材料统一收集外售;生活垃圾统一集中交由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
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建设项目产生的滤渣、滤液、蒸馏残渣、母液残渣、废炭、内包装材料等均属于危险废物。拟送入厂区内305分公司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危险废物应暂存于厂内危废暂存库,不得随意倾倒、堆放;危险废物要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进行贮存、运输和处置。
⑷ 噪声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选用低噪声、低转速、质量好的风机,并设减振基础,进、出口与通风管道采取软连接的方式,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设计采用的制冷机组、水泵等设备均设有减振措施,泵型应按工艺运行条件严格选择,使泵能在最佳效率点运行。泵的尺寸不宜过小,避免因流速加快而产生的空穴噪声,水管连接采用柔性接头。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经厂房阻隔后,厂界噪声满足标准要求。
10.6环境影响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① 沈阳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S,次主导风向为NW;年平均风速2.9m/s。
② 本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能够满足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经预测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较小,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③ 本项目无大气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常驻居民。
综上所述,本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能够满足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无大气防护距离,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因此本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对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是有限的。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根据排水特点划分为生产废水排水系统、清净下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
① 生产废水排水系统
本项目生产废水产生量为79794t/a,经收集后进入总厂区的污水处理站高浓度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出水水质执行废水排放执行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进水水质标准,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② 清净下水排水系统
本项目清净下水主要是循环水排污水,排入总厂区的污水处理站低浓度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③ 生活污水系统,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排入总厂区污水处理站低浓度废水处理系统。
④ 初期雨水系统
污染雨水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和排放工艺装置及辅助设施污染区内初期受污染的雨水。污染雨水先排入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经泵提升排至总厂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本项目同时建设与总厂区事故池相连的排水管网,在必要时能够将发生事故时的污染雨水和消防事故污水导入事故池。
由此可见,本项目排放的废水最终全部进入总厂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排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对周围水体影响较小。
(3)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位于公司厂区中部,不临近厂界,经预测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限值要求。
(5)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①正常工况、有防渗措施,废水的泄漏对潜水含水层不构成明显影响,因此,该工况下对全区各含水层不造成污染影响。
②非正常工况、有防渗措施,废水的渗漏不构成对地下水的严重影响,也不会破坏下游地下水水质。
10.7环境风险评价
本项目在确保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切实落实的基础上,在加强风险管理的条件下,工程选址和建设从环境风险的角度考虑是可以接受的。
10.8公众参与采纳情况
建设单位对本项目一共进行了三次公众参与,第一次是在委托环境影响评价机构7日内在沈阳晚报上对项目进行工作公示的方式,告知公众关于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介绍;第二次在环境影响报告初稿完成后,在辽沈晚报上公示,告知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评价的结论,以上选用的媒体均为沈阳地区发行量及影响力较大的报纸媒体;第三次是通过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更具体的向公众介绍项目的情况及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公开征询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两次报纸公示期均无反对意见,受访群众及周边企业代表对本项目建设均无反对意见。
10.9综合评价结论
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程选址与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相协调,符合开发区环境规划要求,选址合理;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可靠,污染物排放可实现最大程度削减,废气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相关标准限值的规定;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全部进入沈阳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集中处理;并满足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水、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应认真落实本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和环保对策建议,加强环境管理,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从环保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可行。
11附件
11.1委托书
11.2本项目备案文件
11.3监测报告
11.4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意见